让现代人不明白的是,远古时代的人们,为什么要如此煞费苦心地在悬崖高处创作出这么多的绘画呢?仅仅是为了装饰吗?显然不是。这里的许多岩画是在原来的岩画上无秩序地重复描绘,而且后期的绘画水平也大不如前。早期作品中洋溢的淳朴自然的风格消失了,认认真真的“创作态度”也不见了。奔跑动物的脚下不画蹄子,耳朵又漫不经心地画在背上。从内容来看,岩画大多表现人们狩猎、战争、舞蹈、放牧等生活场景,却从来不描绘周围优美的自然风光。这是不是表明,远古人类留下的这些岩画,可能是为了举行某种宗教仪式,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一次战争胜利、狩猎的成功?
关于这些岩画的作者是谁,也有不同看法。
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来自欧洲。无论是从岩画绘制的时间,还是从绘画所表现的主题来看,撒哈拉岩画与欧洲、埃及的岩画十分相似。可见,岩画的作者一定是来自欧洲或北非的白人。当这些到处漂泊的欧洲移民来到草木繁茂的撒哈拉草原后,就把这里作为自己理想中的家园。他们定居下来,生息繁衍,并且留下了这么多精美的岩画。
但有人对此观点不敢苟同。他们指出:画面上的人们有的在背上和腹部涂上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有的戴着奇怪的羚羊头形面具,这些风俗习惯却不是欧洲所有,却至今还能在西非的黑人部落中找到。而且,人们后来又在塔西里·阿杰尔高原发现了一具古代遗骸,最终鉴定为黑人。这样看来,很可能就是黑人创造了撒哈拉岩画,只是后来由于土地的日渐荒芜,他们被迫迁徙他方。但这一说法同样证据不足,从而难以服众。
吴哥城的传奇
千百年来在印度支那半岛的高棉地区生活着的土著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高棉内地的金边湖地区,到处都是幽灵与毒物,如果有谁冒犯了这些幽灵,谁便难逃厄运。据说,这些幽灵就住在金边湖旁边的一座空无一人的古城堡里。这个城堡就是今天人们所知道的吴哥城。
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墨奥特来到法国领地印度支那半岛的高棉,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在这里寻找珍奇蝴蝶的标本。为了能够深入高棉内地,墨奥特雇请了4名当地土著充当随从,走进了一大片阴暗深沉的丛林区,他的心中挂念的只是能捕获一只品种罕见的蝴蝶。当他们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时,一路上优美的风光和珍奇的动物让墨奥特开足了眼界,这些激发了墨奥特继续探寻下去的兴趣。
在这种蛮荒的地方搜寻了5天,墨奥特什么也没有发现。懊恼的墨奥特只好率同仆从准备返回,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返回的时候,5座石塔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传说中的城堡找到了。它的确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空无一人,但是它却并非是传说中所说的供幽灵居住的城堡。
这个城堡就是举世闻名的吴哥城,吴哥城的古名叫禄派,是古蔑帝国的首都。古蔑帝国是一个有次序有法律的民族,繁荣时期其人口总数达到了200万,他们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吴哥城就是其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吴哥城东西长1040米,南北长820米,是一座雄伟庄严的城市,几百座大胆设计的宝塔林立,周围更有宽200米的灌溉沟渠,好像一条护城河,守卫着吴哥城。建筑物上刻有许多仙女、大象及其他浮雕,其中,许多头像尤为壮观雄伟。在这座古城里,寺庙、宫殿、图书馆、浴场、纪念塔及回廊一应俱全。
吴哥城的泯灭始于1431年的一场战争。这一年,罗马人以7个月的时间攻陷了吴哥城,搜刮了大批战利品。第二年,当战胜者再次来到吴哥城时,却目瞪口呆的发现这里已经成了一座空旷的无人城,不但看不到半个人影,连畜生都不见踪影。这些人究竟到哪儿去了呢?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任何记载能够告诉我们这座城市空旷下来的原因。
于是猜测纷纭,有人认为可能是一场可怕的传染病侵袭吴哥城,大部分居民都相继死亡,侥幸生存者将死者焚毁以避免感染,然后怀着哀伤的心情远走他乡;也有人认为吴哥城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内乱,国民互相残杀,所有的人都被杀戮一空,然而,这种说法的一个最大的破绽在于这里没有一具尸体留下。甚至有人猜测,也许是罗马人攻占了吴哥城后将所有的居民强行带到某地去做奴隶,但是,即使这样,吴哥城也会有老弱病残和儿童留下。
究竟是什么让吴哥城就这样成了一座空城呢?也许进一步的考察能给我们一个答案,也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出这个答案。
“空中花园”之谜
许多年来,巴比伦“空中花园”一直与埃及金字塔、希腊奥林匹亚山宙斯神像、小亚细亚半岛以弗城阿尔泰密斯神殿、小亚细亚哈利卡纳苏城摩索拉斯王陵、地中海罗得岛太阳神巨像以及法罗斯岛亚历山大城灯塔一起,并称为世界“七大奇迹”,它的美丽使无数人浮想联翩。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前562年)曾经娶了一位美丽的王妃。王妃名叫塞米拉米斯,家乡在树木葱郁的北方山国米底(也有人说是波斯)。她来到巴比伦后,对这里炎热的气候、飞扬的尘土以及广阔单调的平原很不习惯,常常思念故乡青翠的山野之色,终日郁郁寡欢。为了博得王妃欢心,尼布甲尼撒就下令在巴比伦城中建起“空中花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有一百多米高,平台之上栽植各类树木、花卉,远看犹如花园悬在空中。为了灌溉便利,专门设有水管。花园底下曲径相通,上面平台则分成四层,层层相叠。每一层上都用大理石筑成小径,两旁种上各类奇花异草。在树木掩映、鲜花锦簇之中,王妃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在花园旁,每天有上百名奴隶轮流推动水轮,将幼发拉底河水化作灌溉花园的涓涓细流和喷涌的泉水。据说即使在一百年之后,空中花园依然美丽动人,使人仿佛置身仙境,令人赞叹不已。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座神奇壮观的花园在当时却颇受冷落。在许多著作中,甚至根本没有提到它的名字。曾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希腊人希罗多德在西亚旅行时,对巴比伦城的繁荣羡慕不已,并感叹“它的壮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城市”。在自己的书中,他对巴比伦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神庙、精美绝伦的浮雕和装饰、纵横交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以及商贾云集、商船如织的兴盛场面作了仔细的描绘。他赞美巴比伦的城墙可称得上是世间一绝,坚固而且宽阔,足以容纳两辆四马马车对面行驶;他甚至称赞城墙同时又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墙上镶嵌着一幅幅雄狮或神龙的浮雕,线条刚劲有力,栩栩如生。可在这本书中,他唯独没有提及空中花园。另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罗马人色诺芬也曾多次到过西亚,可他在书中同样只赞美了巴比伦城墙的雄伟,对空中花园只字不提。而第一位提出举世瞩目的“世界七大奇迹”的罗马作家普利尼,也是偏爱巴比伦城墙而忽略了这座迷人的花园。甚至连曾经在巴比伦建都的亚历山大大帝,似乎也对空中花园的美丽不感兴趣,对它避而不谈。
所以,现在有不少人提出,名闻遐迩的空中花园其实并不在巴比伦,而是在北方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当然,建造空中花园的也绝不可能是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而是比他早100年的亚述国王辛那赫瑞布。这是真的吗?
考古学家们曾经在巴比伦城的东北角发现了一座圆拱形的建筑和几口水井。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要作出结论显然太早了。而且,从城中发现的一些有关尼布甲尼撒的铭文中,也没有找到兴建空中花园的记载。而在尼尼微,亚述人似乎很早就有在城中修建园林以供游玩和打猎的习惯了。在有关亚述国王辛那赫瑞布的许多铭文中,就多次提到他在尼尼微城中建起一座美丽的花园,并把城外的河水引入园中浇灌花木。辛那赫瑞布的后代也常常提到,他们常在尼尼微的人造山形花园中捕杀从笼子里放到园中的狮子和野驴。不仅如此,在尼尼微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浮雕图案,上面描绘的可能就是空中花园。
另外人们注意到,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仅仅过了23年,显赫一时的新巴比伦王国就被波斯人的铁蹄踏得粉碎。波斯人在占领巴比伦城后不久,就改变了幼发拉底河的河道,河水从此再也不从巴比伦城外流过了。这样,即使空中花园确实在巴比伦,园中的花草树木很快也会因为缺水而枯萎,百年后的人们怎么可能看到依旧苍翠的空中花园呢?尼尼微的花园就不是这样。在一些浮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亚述人不仅用水泵抽水浇灌花园,还用水槽将山泉引入园中。那样,即使无人浇灌,花园也能在百年之后依然保持昔日风采。
也许,由于亚述和巴比伦这两个国家说同样的语言,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而且亚述人曾经统治过巴比伦,难免会使人产生错觉,把亚述和巴比伦、巴比伦城和尼尼微混为一谈。而一些人以讹传讹,无形之中毫不费力地把空中花园从尼尼微搬到了巴比伦。
当然,在事实根据还不充分的情况下,空中花园究竟是在巴比伦还是在尼尼微,还是一个难解之谜。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吗?
伊索和他的作品在世上广为流传。大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在监狱中把伊索寓言改成韵文。《狐狸和刺猬》的故事曾出现于百科全书式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修辞学》中。大雄辩家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曾用《狼与小羊》的故事劝说雅典人不要把他出卖给腓力普。演说家摩特里乌斯·法莱里乌斯(约公元前345—前283年)曾分10册将他所收集的寓言出版。奥古斯都时期的自由民费德鲁斯用拉丁文把寓言改写成诗体。亚历山大·塞佛鲁斯大帝的儿子的家庭教师、罗马人巴布里乌斯大约在公元2世纪时把寓言改写成希腊文。阿维阿努斯于公元4世纪把42个寓言故事写成拉丁文哀歌体对句。马克西姆斯·普拉努底斯教士大约于14世纪收集汇编了这些寓言,使伊索寓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过去也有人认为,伊索这个名字事实上与寓言这个词同义。伊索,或者某一个像他那样的人,最先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讲述所收集的某些寓言故事,目的是为了使世人明辨是非。在这一过程中,他当然加进了部分自己的内容,从而使伊索这个名字和寓言之间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所有这些具有伊索风格的寓言经口头一代代流传下来,最后都被视为出自伊索的手笔。例如,在古埃及的大纸草里、在西亚的古苏美尔时期和古巴比伦的泥板文书中,还有古印度梵文《五卷书》、公元前8世纪希腊的《田功农时》中,佛教经典《嘉言集》《本生经》,小亚细亚《旧约全书》中的《士师记》中都有这种伊索风格的寓言。
但近几年来,有人考证,伊索其实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寓言家阿克曼。他们认为,希腊人把埃塞俄比亚的寓言翻译成希腊文,并署名为伊索,其含义是埃塞俄比亚人。这可能是因为译者将Ethiop错读成Egop,于是,埃塞俄比亚人(Ethiopian)寓言错写为伊索(Aesop)寓言,作者阿克曼也就成了伊索。根据寓言,阿克曼是黑人被释奴隶。后来,人们将阿克曼称颂为“东方智者”,在《古兰经》中被视为“大家”,《古兰经》第31章就是以阿克曼命名的。在穆斯林世界,即使到现在还有这样一句俗话:“有阿克曼智慧的教导。”这与他是阿拉伯国家一个最著名的哲学家和寓言家是分不开的。
由此,关于伊索和《伊索寓言》的谜题依然是谜题,难道一直以来困扰文学界的谜题还将继续困扰下去吗?
纳斯卡巨型画像之谜
自从有一队空中搜索队偶然地在秘鲁南部的纳斯卡海岸石壁沙漠上发现巨型雕画像以来,这个方圆不到300千米的小地方,今日已经逐渐地扬名于世了。
“纳斯卡”画像,从任何角度来说,无疑都是值得人们研究的,如果你站立在纳斯卡沿海的山头上,你会看见山岭间分布着许多纵横交错的长线形条纹,纽约洛彻斯特的摄影家玛利莲·比尔积士称之为“纳斯卡线”。纳斯卡线呈浅灰色褐色的泥土,好像是由人工在地面上轻轻挖掘而成的。由于周围海岸的山岭都是棕红色的石板块,所以比较起来,纳斯卡线就显得颜色浅而明显、突出了。它们有仿如足球场一般巨大的昆虫石纹,又有不少巨大的鸟、兽几何图案,足足占据了好几百千米的山头地面,从这些图像所占的辽阔地域面积看来,绝不可能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也甚至不可能是几千几百人合力所能办到的事。难怪有人认为,“纳斯卡图像”有可能是来自“天外的文明”,是由外星人拜访地球时候建造的。
科学家不会轻易相信传说和神话。“国际探险组织”曾经组织考察研究过纳斯卡图像,据国际探险组织的一会员解释,纳斯卡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人聚居,我们不能轻易地遗忘了纳斯卡当地人的智慧。无疑,1500年前人类还没有飞机或太空人驾驶的火箭、卫星之类在头上飞来飞去,但是,纳斯卡人很可能利用一些纺织而成的东西,借助热空气气球在空中指挥,进行地面“纳斯卡线”的挖掘工作。还有,当时的纳斯卡人掌握了基本的勘探技术,于是乎,利用原来很小的图形而放大画在地面之上的可能性倒是存在的。至于说,纳斯卡人为什么要在地面上这样做,则至今仍然是个未知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