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上班族妈妈的教子百科全书
14390400000005

第5章 时间可以挤出来——忙妈妈也是好妈妈(4)

前文我们常常提到,妈妈在家不必当一个“保姆”式的人物,将做好家务当做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但不得不说,作为家中的女主人,家务也是妈妈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责任。而一个相对整洁的环境,也是家庭生活最基本的条件。再加上,如果妈妈希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周末和长假,那平时就更要有计划地及时做好家务。否则,结果不是家里一团糟,让家人生活在乱七八糟之中,就是永远都抽不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一个完整的假期。

于是,很多妈妈便十分感慨:“家务那点事,说多不多,但也绝对不少,每天也要占据相当一部分的时间,这使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无形中就少了很多。如果把这些时间都能用来陪伴、教育孩子,那将会多出多少时间和孩子共处啊!”实际上,妈妈们的这种想法并不难实现。试想,如果妈妈能够在做家务的同时,教给孩子如何整理、打扫,或者干脆引导孩子和自己一起动手,那么做家务不仅会变成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且妈妈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培育出一个“小管家”。

如今大部分80后妈妈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很多妈妈心疼孩子,不愿意让他在这么小的时候就接触家务。但实际上,做家务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首先,小孩子对周围的事情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探索欲望,常常会有自己动手的渴望,比如很多孩子在刚会吃饭的时候总是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拿着勺子吃。因此,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动手欲望。其次,孩子能够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得到最快速的成长。做家务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如何在细节上做好,有时也需要稍微动一动脑筋,对于缺乏经验的孩子来说更是“一道难题”。因此,孩子在做家务的同时也会主动、积极地去思考,这就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最后,无数鲜明的事例已经告诉我们,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他长大之后才能很好地适应独立生活和适应社会,否则,孩子很可能成为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辨菽麦”“不食人间烟火”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种坏习惯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大多数美国孩子,一旦成年之后就会离开父母身边,自己租房过独立的生活,他们往往能很快适应,就得益于他们从小被培养做家务的受教育经历。在美国,很多孩子还不到1岁,就已经开始自己负责扔尿布;到了10岁左右,基本的家务和简单的饭都已经会做了。但是美国孩子并不觉得这样很累很辛苦,相反,他们总是生活得很快乐、很自由、很独立。因此,妈妈千万不要吝惜让自己的孩子早点接触家务,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有益无害的事情。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韩茹和宝贝女儿菲菲愉快地唱着歌,开始了一天的大清洗工作。按照往常的惯例,韩茹将大件扔进洗衣机中洗,一些不宜放入洗衣机的衣物则自己拿了个大盆开始洗,而小手帕、小袜子,则通通交给了4岁的菲菲。

看见“任务”分配下来,菲菲别提多兴奋了,她快速跑到卫生间,拿出自己的专用“洗衣小脸盆”,先是接了一盆清水,然后像模像样地从盒子里抓了一把洗衣粉,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均匀地撒在清水中。撒完之后,菲菲又娴熟地用小手在清水中搅和了几下,看着洗衣粉融化得差不多了,菲菲就将脏衣服分类,把小手帕、小口罩等较干净的物品,先放到了盆里,还用手轻轻按揉了几下,好让它们被充分浸透。弄完这些,菲菲又迈着快乐的小步子,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将小板凳放到阳台上、妈妈的大盆边合适的位置,接着又给自己搬了一个小板凳;最后,又给妈妈拿了一个大盆,给自己拿了一个小盆,好方便待会将洗干净的衣物放到里面。看着菲菲熟练地做着这些工作,韩茹非常开心,忍不住表扬了菲菲一句,菲菲却很“淡定”地说:“这有什么难的?妈妈你忘了,我前几次就会做了!”韩茹笑着点了点头。

母女俩正式开始洗衣服了。她们彼此面对面,有说有笑,不一会,就把脏衣服全都洗完了。菲菲看上去一点也不累,反而更加兴奋,对着韩茹大喊道:“妈妈,我们真厉害!把脏衣服全都洗干净了!”接着,母女俩异口同声地喊出了每次劳动过后的“口号”:“讲卫生,心情好,不生病!”

这天天气非常好,第二天一早,两人洗的衣服就干了一大半。韩茹将干的衣服收下来,放到床上,菲菲看到后就一个箭步冲了过来,开始和妈妈一起叠衣服。只见她伸屈着几个小手指,动作虽然还有点不稳,但速度却很快。她尽量用心地把每个边角都叠整齐。突然,菲菲喊了一句:“妈妈,你好像放错了!”说完,她从韩茹叠的一堆长衣裤里,抽出了一件衬衣。两人相视而笑,菲菲很快就将衬衣放进了上衣那一堆衣物里。

谁说“家务”和“孩子”不能兼顾?如果妈妈都能像案例中的韩茹那样,根据孩子的体力和能力,将一部分家务分给孩子做,那么不但能多出很多时间来和孩子共处,还能和孩子一起享受劳动的快乐,更能让孩子练就一身生活本领。

除了让孩子洗简单的衣物之外,妈妈可以交给孩子的家务还很多,比如让孩子收拾家里的小物件,整齐地摆到抽屉里;教孩子学做一道简单的凉拌菜;让孩子学习洗碗;把擦拭小面积地板(如卫生间、孩子的玩具室)的任务交给孩子,等等。妈妈教孩子做家务,尤其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别担心孩子会犯错,比如打碎了碗;也别将“你弄不好”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干脆直接上手代劳。这样的做法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慢慢变得畏首畏尾,不敢随心所欲地去做事。

当然,教孩子做家务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别让过小的孩子接触火、热水、利器等,要等到孩子慢慢有了驾驭的能力,且知道如何防范危险,再慢慢将家务事的做法都教给他。

职场妈妈育子经

孩子的内心其实对大人所做的事情是很渴望的,他们喜欢玩过家家、喜欢用土来模仿妈妈“做饭”,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既然如此,妈妈为何不直接让孩子参与到实际家务中来呢?这不仅能创造很多“亲子时间”,还能让孩子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有独当一面的本领,何乐而不为呢?

“爱我你就陪陪我”

近年有一首非常流行的儿歌叫《爱我你就陪陪我》,曾经唱遍大街小巷。歌里很真实地表达了孩子的内心想法:爸爸妈妈总说爱自己,但自己并不明白爱到底是什么,而能够深切体会到的感觉是,爸爸妈妈经常“抱抱我”“陪陪我”,就是令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在一些大人的观念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小孩子懂什么?只要保证他穿暖、吃饱、有得玩,就是对他最好的照顾了。其实,这样想的大人并不真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很多时候,孩子渴望父母的陪伴,比吃美味、玩玩具的渴望要强烈得多。换句话说,孩子能够直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疼爱方式,并不是父母给了自己天下最好的美味、最昂贵的衣服和玩具,而是父母肯花时间来专心地和自己待在一起,和自己对话、玩耍。

有的妈妈也许会说:“我也很想陪着自己的孩子,但我白天要上班,下班之后可能有聚会要应付,有时还要去处理一堆琐事。即使回到了家,我可能还要做没完没了的家务……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陪他啊。”的确,上班族妈妈的时间非常宝贵,身居家庭,又要兼顾老人和不少杂事。但假如我们每天列一个表,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加起来,就会发现它们远远不至于花费24个小时。也就是说,我们还有空闲的时间没有利用起来,或者说在不经意之间就将这些时间无意义地消磨掉了。这也正验证了那句百传不息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因此,妈妈们就要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将它变为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再者,这种陪伴其实也是一种休息,并不过多消耗妈妈的精力,甚至与孩子之间亲切的交流,还会让妈妈做起其他事情来更加精力充沛。

可见,妈妈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比如,如我们前文所说的,每天早上、晚上、节假日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陪伴,不要让没完没了的工作和家务成为和孩子相处的障碍。这样,在孩子的心中就会形成这样的概念:妈妈虽然有工作要忙,但是她在家时,大部分时间都在陪我玩、陪我说话。这样,孩子对妈妈就有一种安全感,自身也会体会到一种幸福感。这样的感觉对孩子的成长、身心健康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相反,当孩子自认为活在“孤独”“缺少爱”的氛围之下时,他的心灵就会渐渐变得孤僻,缺乏安全感。

芳芳生下女儿小婕的时候,因为是早产,所以孩子的身体比较弱,芳芳歇完产假之后,干脆辞掉了工作,准备带女儿到大一点的时候,再重回职场。但后来,这样那样的事情耽误着,直到小婕快两岁的时候,芳芳才算正式回到了工作岗位。在小婕的心中,妈妈是不轻易和自己分开的。因此,芳芳刚上班的那段日子,小婕显得很不开心。但芳芳想,自己要回到职场,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许过一阵子,小婕就会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