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妈妈置身职场,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家中的宝贝,担心他吃得好不好、穿得如何、玩得怎样。怀着担忧工作,效率当然不会高。这时,妈妈不妨在上午索性暂时抛开对孩子的担心,全身心地工作,然后中午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和他进行沟通,亲口问一问他的状况,听一听他稚嫩的声音,在了解孩子情况的同时,也可以一解相思之苦。这就好比让妈妈在午间吃了一颗定心丸,下午来临的时候,妈妈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很多幼儿园的老师也表示,大多数家长早上8点将孩子送到学校,下午4、5点,甚至6点才能接回家,使得孩子在白天非常想念妈妈。因此,幼儿园也很支持妈妈在白天的时候给孩子打一通电话,随便跟孩子聊些什么。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妈妈虽然将自己放在幼儿园里,但心中还是非常挂念自己。孩子一旦明白自己在妈妈心中的重要地位,就不会感觉被忽视、被冷落。
陶陶自从被送到幼儿园之后,变得越来越内向,似乎跟妈妈也不那么亲近了。有一次,陶陶耍脾气不去上幼儿园,陶陶妈一气之下打了他一巴掌,他竟然大喊了一句:“妈妈坏,妈妈不要我了,每天送我去幼儿园!”陶陶妈愣住了,才知道原来陶陶心中是这样认为的。顿时,她觉得愧疚极了——陶陶上幼儿园这么久,自己竟然没有去关心他内心的想法。于是,陶陶妈当天送陶陶去幼儿园的时候,跟老师商量,自己每天往幼儿园打一通电话,请老师转给陶陶。老师表示很支持。
这样,陶陶妈给自己的手机定了一个定时提醒,每天吃过午饭的时间,都会准时给陶陶打一个电话。内容无非是问问陶陶,“今天上午过得怎么样”“中午的饭好不好吃”“上课时学会了什么”,最后再告诉陶陶:“你要乖乖的,妈妈下班就去接你。”而陶陶也逐渐变得爱和妈妈讲电话了,他有时很自豪地说:“妈妈,老师今天又给我发了一朵小红花!是奖励我聪明的!”有时又说:“妈妈,我今天画了一张画,我回家拿给你看!”有时甚至会主动问妈妈:“妈妈,你今天工作累吗?累了就回家。”或者用稚嫩的英文说:“Mommy,ILoveYou!ByeBye!”令陶陶妈感动不已。
陶陶妈还听陶陶的老师说,为了每天能够在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炫耀”自己的优点,陶陶做什么事情都比以前更认真了;而每次接完电话之后,整个人也都是精神抖擞的,心情特别好,跟其他的小朋友交流起来也很愉快。
陶陶的每一通电话,都是老师接通之后直接给陶陶,谈话的内容老师从来不介入,陶陶和妈妈道完“再见”之后,就直接挂掉电话。这使得陶陶感觉自己很受尊重,觉得自己像个小大人似的,不用受别人的管教。时间一长,陶陶也逐渐因此变得胆大起来,不再是刚去幼儿园时畏首畏脚的胆小孩子了。
孩子都是很依赖自己的妈妈的,因为妈妈是他从出生以来在肢体上、“语言”上、情感上接触最多的人,一旦他们开始长时间地离开妈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恐慌,甚至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不要自己”了。这就告诉妈妈们,千万不要上了班就对孩子不闻不问,或者将对孩子的思念藏在自己的心底。坚持在每天工作之余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关心他一天的情况,表达自己的爱,这会给孩子带来较强的安全感,对孩子的身心都会有好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妈妈给孩子打电话,一定要保持乐观和“点到即止”的原则。一方面,用积极的态度询问孩子一天的活动,表扬他的听话,告诉孩子自己很快就能和他见面了;而不能说“妈妈也很想陪着你,但是妈妈没有办法,必须上班”,这会让孩子觉得妈妈上班是一件被迫无奈的事情,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点到即止”,是指妈妈可以跟孩子很愉快地说“爱你”,但不能过于悲戚地表露想念,否则孩子也会感染到这种不良的情绪,觉得不能和妈妈见面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家中或幼儿园里都郁郁不振。
上班族妈妈,每天和孩子愉快地通话一会儿,随时关注孩子的状况,又能加深彼此的感情,还能帮助孩子保持健康愉悦的身心。可见,上班族妈妈别觉得这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要抓住每个午餐时间,给孩子致一通亲情电话。
职场妈妈育子经
孩子幼小的心灵就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需要妈妈精心的呵护与定时的灌溉。午间一通亲情电话,就像是给孩子的心灵之花注入了养分和活力,使其开得更加健康与娇艳。因此,妈妈千万不要吝啬中午的这几分钟,这几句简单的话语,就是对孩子爱与关怀的体现。
下班回到家,先来个五分钟亲子互动
上班族妈妈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怀着对宝贝无限的想念回到家,进门的第一件事情当然是要和孩子“亲热”一番。不过,这刚进门的时间应该怎样利用起来,妈妈们却可能不那么明了。有的妈妈拖着一身疲惫回家,跟宝贝打声招呼,亲一下小脸蛋,可能就交代过去了,然后跟孩子说一声“妈妈很累”,就没精力再应付孩子了。殊不知,这样对孩子来说却有可能是一种情感上的“打击”——孩子在家中等待了一天,积蓄了一天的盼望,好不容易把妈妈盼到家里,还没来得及将攒了一天的思念和热情释放出来,妈妈可能就已经转身做别的事情去了。这不仅会让孩子备受冷落,还可能降低孩子日后对妈妈的期待程度。因此,妈妈一定要明白孩子心中所想,在进家门的五分钟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
一般来说,妈妈应该在回到家中的五分钟里,专心地和孩子进行互动,把这五分钟的时间全部给孩子,才不至于使孩子有“期待落空”的感觉。那么,这五分钟该怎样分配呢?
首先,妈妈在上了一天班之后,对孩子的想念是很浓的;而孩子在等待了妈妈一整天之后,盼望妈妈回家的心情也是很急切的。因此,进门的前半分钟,妈妈和孩子多半会来一个亲密的互动。比如亲亲孩子的脸,叫一声“宝贝”,告诉孩子自己很想他;接着也可以让孩子亲亲自己,然后问他有没有想自己。当然了,来个大大的拥抱也是很必要的。
接着,妈妈可以询问,孩子白天在家中做了些什么。一般来说,孩子都很有兴趣告诉妈妈自己白天的行动,到这一环节他们往往会侃侃而谈。但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语言能力还不十分发达,对白天的事情回忆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孩子很可能表达得比较慢,也没有什么章法,往往是“嗯嗯啊啊”说了半天之后,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但妈妈一定不能表现出没有耐心的样子,也不要得过且过,敷衍孩子。妈妈可以通过自己的回应和询问,引导孩子有条理、有重点地说出白天所做的事情。孩子说完之后,妈妈还要适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好给孩子以鼓励,比如“我家宝贝真是太能干了”“宝贝好懂事”,等等。妈妈这样一夸奖,孩子第二天在家中的表现就会更好,因为他们总是希望再次得到妈妈的表扬。有些妈妈可能心中想着其他的事情,或者看孩子说不出个所以然,注意力就逐渐转移了。孩子说了几个单词,妈妈也只是“嗯”“好”的敷衍。妈妈这种“不关心”,孩子都能够感应到。也许到了下一次,孩子就不那么乐意与妈妈沟通了。也有时,妈妈可能连孩子说了什么都没听懂。比如孩子说了个“今天我抢了妞妞的玩具”,妈妈就心不在焉地回答:“好,我家儿子真是太厉害了!”这样的结果,无疑让孩子觉得自己抢玩具是正确的,是能得到妈妈表扬的。可想而知,下一次孩子遇到比较弱小的伙伴时,还会去抢他们的玩具。
这就告诉妈妈,听孩子说话一定要专心。妈妈刚进家门,孩子说的话往往是自己攒了一天的话,或者是很期待跟妈妈分享的事情,因此孩子对这些对话的记忆往往比较深刻。如果这时妈妈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那么孩子的价值观很可能就会因此受到影响。
终于下班了,张颖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回家的公车,路上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可爱的女儿圆圆。母女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圆圆每天都会等着张颖回家,哪怕张颖晚到家几分钟,圆圆都会打电话来询问妈妈。这天,张颖准时回到家中,刚打开门,就看到圆圆已经在门口等待了。那样子,就像一只等待食物时焦急的小鸭子。看到张颖,圆圆立刻扑上去,甜甜地喊了一声“妈妈”。紧接着就像一个小管家婆似的,把张颖的包、脱下的衣服接过来,踮着脚放到门口的衣帽架上,然后立刻将张颖拉到沙发上,一头扎进了张颖的怀里。张颖也高兴得合不住嘴,忍不住跟圆圆来了个“零距离”的互动。
接着,张颖就把圆圆揽到腿上,问道:“圆圆小同志,你今天和姥姥玩得怎么样?”圆圆立刻响亮地回答道:“我和姥姥去动物园玩了!可好玩了!”张颖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是吗?那真是太棒了。圆圆还记得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吗?”圆圆抢着回答:“记得记得!我看到了……看到了……”本来还抢着说“记得”,但话到嘴边,圆圆就说不出来了。张颖笑着等待了一会,见圆圆还是想不起来,就提示道:“圆圆跟姥姥买了票之后,走到动物园里边,第一个看到的是什么?”圆圆又想了几秒,恍然大悟地说道:“鹦鹉!我们第一个看到鹦鹉!”“呵呵,鹦鹉是很漂亮的小鸟。圆圆还看到什么呢?”圆圆的记忆像被打开了一般,一连串说了很多动物,看着妈妈很有兴趣的样子,她也越说越兴奋。
说了一会动物园的事情,圆圆又像个小大人似的,问张颖:“妈妈,你今天工作累吗?”张颖很欣慰也很认真地回答道:“今天的工作有一点点累,妈妈整理了很多资料。但是妈妈工作得很开心!”圆圆又有些不解:“累了还开心吗?”张颖回答:“当然了。只要认真做事情,把工作完成,就会很开心。圆圆去动物园也很累,但也很开心,对吗?”“对!”圆圆大声回答着,又和妈妈笑成了一团。
有圆圆这样一个可爱、懂事的孩子,想必是每个妈妈的心愿。但这并不是天生的,妈妈们只要认真教,用心和孩子沟通,每个孩子都能成长得这么可爱。
除了谈话内容和专心的态度,妈妈下班进家门,还要注意哪些细节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妈妈千万不要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记得有个很优秀的妈妈,曾经在自己的门口挂了一个牌子:“请忘掉工作的烦恼和劳累,带着微笑走进家中”。总把工作的情绪和劳累表现在家中,这样的妈妈就摆脱不了爱抱怨的形象,还会让孩子觉得工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从而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工作产生一种排斥感。当然,妈妈消极的状态,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使其经常处于悲观、沉闷之中,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职场妈妈育子经
妈妈进门的前五分钟必须留给孩子,还要精彩地呈现给孩子。就像人们在对一场盛宴期待已久之后,吃到美味的大餐。这五分钟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母子、母女之间的关系影响也是很大的。妈妈要把握这“黄金五分钟”,使其发挥最高的教子、亲子效率。
饭后加个“大脑营养餐”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对父母,每天晚上吃完饭之后,会互相抱怨白天在单位发生的事情,最后他们的孩子成为了一个庸庸碌碌的“办公室八卦女”;一对父母每晚卿卿我我、互道衷肠,他们的孩子成为了一个“情场高手”;另外一对父母,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不断地为琐事而争吵,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辩论手……
这则笑话虽然夸张,但却反映了一个真实的现象:父母所做的事情,会影响孩子的性情、喜好、价值观,从而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闲暇时刻,妈妈就要尽可能地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引导孩子向着最健康、最积极的方向发展。
对于上班族妈妈来说,一天之中比较闲暇的时光可能就是晚上了。忙碌地做饭、吃饭,简单地打扫过后,就能拥有1~2个小时的闲暇时光。在这一段时光里,妈妈做些什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大不同的。常见的状况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无为型”,即妈妈什么都不做,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看书,舒缓一整天的劳累;二是“整理型”,妈妈不断地整理家中物品、打扫卫生,以求绝对整洁;三是“工作型”,这样的妈妈通常是“拼命三娘”,白天工作还不算,晚上不加班就觉得全身不舒畅;四是“絮叨操心型”,不停地在脑中核对已完成的事情,搜索未做的事情,叮嘱、唠叨丈夫,生怕忘掉了什么事情似的;五是“亲子互动型”,和孩子消磨掉这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光。
从生活、工作的角度来看,前四种类型的妈妈并不应该受到指责,她们的做法也有一定正当的原因。但如果从育子、亲子的角度来说,前四种做法无疑给孩子带来的是较多的负面影响。长期处于前四种状况之下的孩子,难免会因为妈妈的冷落而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孤独,甚至也会让孩子过早染上某种“症状”。比如,妈妈一回家就休息,孩子会觉得看到妈妈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很“懒”的,因此也不自觉地懒了起来;妈妈一刻也不休息忙着处理家事、工作,也会让孩子缺少情感交流,而变得冷漠、麻木,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妈妈很唠叨,也可能导致孩子在妈妈的影响下变得事无巨细,甚至很挑剔。幸运的是,很多妈妈没有明显的上述症状,但有些妈妈不仅有,还可能有不止一种。这就要求妈妈检讨自身,尽量不要在晚上做太多其他的事情,而多把美好的时光留给自己和孩子。
夜晚城市远离喧嚣,陷入一片沉静,很适合启发孩子进行一些思考。妈妈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大脑营养餐”,比如和孩子一起画画,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开发孩子的大脑;也可以陪孩子玩一会填字、猜字之类的游戏,这不仅能增加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另外,给孩子讲故事,在让孩子增长见识的同时,思考力、记忆力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陈文和丈夫都是广告设计师,平时的工作很忙碌,常常要加班到半夜。自从儿子川川降生之后,陈文为了方便,就将加班的工作搬到了家里。正因如此,陈文平时陪伴川川的时间很少,晚饭过后,川川总是一个人坐在偌大的客厅里玩耍。本来,陈文也没把这当回事,但后来她渐渐发现,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川川都会黏着对方,“叔叔”“阿姨”地叫个不停,希望对方能和自己一起玩,那渴求的眼神,看起来让人格外怜爱;而家里没有客人的时候,川川则总是很安静地坐在客厅里玩,那小背影看上去让人格外心疼。
陈文想了很久,觉得一定是自己长期以来对孩子的忽视,使孩子内心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妈妈即使在家,也不会陪我玩,妈妈属于工作。因此,他干脆就不会去邀请陈文和自己玩。
得到这样的结果,陈文觉得既愧疚又伤心,怪不得川川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和妈妈很亲昵。她决定改变自己对川川的态度。
陈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放弃了设计师的工作,调到了公司的行政部门,形成了规律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