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上班族妈妈的教子百科全书
14390400000014

第14章 抓住关键——再忙也不能忽略的品格教育(4)

又如,有的妈妈可能会说出一些使孩子变得不“善良”的话。比如,假如有人在街边晕倒,妈妈如果催促孩子:“快走,不要管闲事!”甚至对孩子说出“傻子才多管闲事”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从而变得自私、冷血。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还会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试想,谁会愿意和冷漠、永远不会伸出援手的人交朋友呢?妈妈也许会说,在今天这个社会,教孩子做好事“太有风险了”,万一我们的本意是做好事,但却遇到了不怀好意“碰瓷儿”的人呢?当然,妈妈的这种考虑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冷漠、袖手旁观的理由。妈妈应该告诉孩子,要用能够保护自身的方式来帮助别人。比如,当我们看到路边有突发疾病的人,可以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看到有人遭遇偷窃、袭击,那么可以快速找周边的巡警,或者拨打110。总之,在保护自我安全的前提下,对需要的人发起帮助,这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妈妈应该将正确的观念和做法教给孩子,而不要一味让孩子置身事外。

职场妈妈育子经

孩子就像是一张全新的白纸,妈妈的每一个教诲、每一个行为示范,都会在上面留下深深的印记,这些印记组合起来,就可能是孩子一生的命运。因此,妈妈要想孩子的一生积极、优秀,就要时刻牢记,给孩子正确、正面的影响,别让自己不经意的偏激言行误了孩子的一生。

做个慷慨的“小大人”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也是人们公认的美德,懂得分享的人,不但会获得别人的夸赞,还能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缘。一个慷慨的、懂得分享的人,不但其一生常能处于快乐的交际氛围中,还能在不顺利的时候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因为分享,带给他们的其中一个收获就是好的人际关系。

不过,很多孩子在和别人的交往中更多表现出的是相反的行为:不是牢牢守住自己的东西不愿别人去动它,就是总想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孩子这种“独享”的意识和行为,总是让妈妈感到担心和困惑。那么,妈妈如何能培养孩子分享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首先,妈妈要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意识。其实,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这些明确的“所有权概念”。在他们的脑袋里,不仅会把自己的东西看成自己的,还会把别人的东西也看作自己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看到别人有好吃的、好玩的,会那么“理直气壮”地抢过去的原因了。因此,如果孩子在3岁以前有这种霸道的行为,妈妈并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要过于责怪孩子,只要顺其自然,偶尔在言语中教育就可以了。

不过,当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如果还是如此“霸道”,那么妈妈就要抓紧时间开始矫正孩子的行为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教育,孩子能够及早改掉自私自利的毛病,习惯与别人分享、分担的生活。

嘟嘟今年三岁半,小身板长得结实,小嘴说话利索,性格也活泼可爱。本来这一切都顺心如意,令妈妈董红心满意足。但最近,董红发现了嘟嘟一个“严重”的缺点:嘟嘟自私得有点过头。

上周末,董红的同事小刘来家里玩。小刘看见胖乎乎的嘟嘟,喜欢得不得了,给他买了很多零食。嘟嘟也分外高兴,守着小刘跟她说个不停。这时,董红笑着说:“嘟嘟,小刘阿姨对你多好,快亲她一口谢谢她!”嘟嘟二话不说,很响亮地亲了小刘一下,还奶声奶气地喊了句“小刘阿姨真好”。小刘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董红又说道:“嘟嘟乖,喂小刘阿姨吃一颗饼干,让她尝尝好不好吃。”嘟嘟笑得像花似的小脸突然凝滞不动了,他看了看手里的饼干,又看了看小刘阿姨,过了半天,才像服从命令似的,把饼干放到了小刘嘴边。谁知小刘刚吃下去,嘟嘟就“哇”地哭了起来:“饼干没有了!饼干没有了!”他边哭还边用小手打起了小刘:“小刘阿姨坏!”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让董红吓了一跳,她有点生气又有点尴尬,一边对小刘说着抱歉的话,一边板起面孔训斥嘟嘟的行为。嘟嘟被训斥,更加觉得委屈,干脆跑到卧房里大哭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董红有意无意地向嘟嘟要“零食”,一会让他分给爸爸吃一口,一会让他喂自己一口。但嘟嘟都像没听见似的,自顾自地吃,董红再多说几句,他就把零食护得紧紧的,还做出一副想哭的委屈表情。董红意识到,嘟嘟自私的行为有点过头了。

又是一个周末,董红抓着电话跟堂姐董微说了半天的话,约好了让董微带着女儿妞妞,来给嘟嘟“上一课”。

妞妞已经8岁了,一进门,妞妞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带着嘟嘟到玩具房玩去了。一会,董微把一包薯片递给了妞妞,还特意说:“妞妞,来,妈妈给你买的薯片。”妞妞接过来,打开袋就“吧唧吧唧”吃了起来。吃着吃着,她看到嘟嘟在盯着自己,就问道:“嘟嘟,你想吃吗?我们一起分享吧。”嘟嘟显然对“分享”这个词感觉很新奇,他边接过表姐递过来的薯片,边好奇地看着她。妞妞继续说:“分享就是,我把我的东西给你吃,你把你的给我吃。不要自己霸占着吃。这就是分享。”

过了一会,妞妞又从董微的包里拿出一个造型非常别致的玩具,她在手里摆弄了一会,看见了嘟嘟那渴望的眼神,就递给他说:“来,给你玩一会。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也是分享。”接着,她又说道:“好吃的一起吃,好玩的一起玩,这样就不是‘小气鬼’,大家就都喜欢你!”嘟嘟竟然像听懂了似的,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玩具,递给妞妞说:“表姐,嘟嘟的‘飞翔’给你玩!”妞妞“噗”的一声笑了:“是‘分享’,不是‘飞翔’!”嘟嘟也傻傻地笑了起来。

晚上,董微带着妞妞走了,董红问嘟嘟:“嘟嘟,你今天玩得开心吗?”“开心,和妞妞姐姐玩最开心!”董红趁机教育:“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开心吗?因为妞妞姐姐总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你吃、分给你玩,你就会觉得开心,就会喜欢妞妞姐姐。如果你也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别人当然也会非常喜欢你。懂了吗?”嘟嘟认真地点了点头。

妈妈要让孩子学会分享,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分享中体会到快乐。有的妈妈觉得孩子有些自私,就强迫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往往会导致孩子更加“吝啬”,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到快乐,只觉得自己是在被训斥的情况下不得已失去了自己的东西。所以,妈妈最好让同龄的小朋友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让他们先体会分享的快乐,再学着将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

教孩子学分享的过程中,妈妈不妨多给孩子戴戴“高帽子”,经常说:“你是善良、乐于与别人分享的孩子。”让孩子在分享的同时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感觉到光彩。而不要总是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抠、这么小气”,这样就会强化孩子自私的那一面,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不好的,而分享的行为又会变成被迫的。这样的教育效果当然不会好。

妈妈还可以创造一些环境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比如说,每个月家里都有一个“分享礼物日”。在这一天,孩子要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分享给家里人,同时也得到爸爸妈妈的礼物。如果孩子没有购买能力,那么就鼓励他自己动手做一个。总之,只要让孩子体验到奉献、分享的快乐就可以了。

长期处于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常常能看到分享的好处,孩子的分享意识自然会提高,成为一个慷慨的小大人。

职场妈妈育子经

教给孩子分享,就是教给了孩子一生快乐、结交众多朋友的秘诀。晚上睡觉之前,给孩子讲一个关于分享的童话故事;特殊的节日,给孩子创造一个与家人分享美食、礼物的氛围。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塑造一个好的环境,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学会感受幸福,做个快乐的小天使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拥有万贯财产,还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纵观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例,这些其实都不与幸福成正比。因此,只有做一个乐观、知足的人,无论是什么处境之下都能感觉到幸福,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也才能享受长久的快乐。因此,妈妈培养孩子的品质,必不可少的就是学会感知幸福这一点。

一个幸福感强烈的人,不管富有还是贫穷、位高还是人微,都有一个乐观的心态,都能够活得潇洒自如,不缺乏快乐。相反,一个悲观的人,即使他拥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他照样不会有长久的快乐。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一个特别悲观,一个特别乐观。父亲觉得两个儿子的性格都有纠正的必要,于是有一天,放了一屋子玩具给悲观的儿子;放了一屋子马粪给乐观的儿子。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分别去两个儿子的房间,想看看悲观的那一个是否乐观起来,而乐观的那一个是否也得到了某种警示?父亲先去悲观的儿子的房间。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儿子的哭声。父亲很惊讶,就问儿子,为什么拥有这么多玩具,他还要伤心?儿子回答:“这些新玩具,总有一天会变旧、变坏,我怎么能不伤心呢?”父亲默然。他转身去看乐观的儿子,推开门,却没有儿子的身影。叫了两声,见儿子从马粪堆里欢天喜地地钻了出来。父亲同样奇怪,问儿子,就一堆马粪,有什么好高兴的?儿子回答:“爸爸,这么多的马粪,肯定有一只小马驹藏在里面,我正在找呢!”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活得幸福。因此,做一个乐观、知足的人,就是拥有了最有意义的人生。相信每一位妈妈都有这样的共识:孩子无需受世人瞩目,也不一定要富甲一方,但他一定要快乐。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要有一颗懂得感知幸福的心。那么,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呢?下面的案例能给妈妈们一些启发。

璐璐是一个典型的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她从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料下长大,吃最好的食物,穿最漂亮的衣服,玩最好的玩具。她在家里是“唯我独尊”的小公主,自己说一,就没有人会说二。出门时,她也备受家人呵护,不是有舒适的轿车坐着,就是有家人抱着,从来没有受过行路之苦。要说“委屈”二字,璐璐更加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但凡跟璐璐有关的事情,家人都会按照璐璐的喜好行事。

本来,全家人都以为,这种将璐璐捧在手心里的生活,能让这个宝贝孩子感受到无比的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妈妈陈洁发现,璐璐很少有开心大笑的时候,也没有其他孩子看到新玩具后喜出望外的样子。总之,她对一切爱护都是一副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样子,并没有分外幸福的感觉。

非但不“快乐”,璐璐还是一个很容易生气的孩子。由于她一直生活在家人的顺从和呵护之下,因此稍微有一点事情不如其意,璐璐就会“大发雷霆”,大声哭喊、摔东西。只为上幼儿园这件事情,璐璐就在家里挑起了三次“大战争”。另外,因为璐璐一直生活在很好的物质条件之中,过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因而她想要的东西必须要得到,家人一旦没有满足,璐璐就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甚至将自己和家人隔绝开来,不理任何人,直到家人对她妥协。随着璐璐年龄的增长,她索要的东西越来越“离谱”,有一次,她竟然要妈妈在小区空地上给自己盖一个小型游乐场,供自己天天玩耍。面对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无理要求,陈洁当然是一口回绝,璐璐却为此三天都拒绝吃饭!

最近一年,陈洁觉得心力交瘁,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千方百计想给璐璐幸福,但现在的璐璐,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幸福的孩子。相反,她觉得要让璐璐感觉到幸福,已经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了。

幸福感从来就与金钱没有必然关系。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泡在蜜罐里,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得到所有人的顺从,那么将来有一天他遭遇不顺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感觉到挫折与委屈。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顺遂和优越的物质之中,这些并不是一定能带给人们幸福感。一个人要想保持长久的幸福感,就一定要有一颗懂得感知幸福的心态,能够随时从平淡、甚至逆境中,仍然保持发现、感知幸福的能力。

妈妈如何给孩子这样一个好心态呢?首先,父母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身为父母,每天怨天尤人、愁眉苦脸,对什么事情都呈现出一副悲观、忍受的姿态,那么孩子必然无法拥有一个快乐的心境。相反,他会第一时间学习到父母抱怨、担忧的样子,事事杞人忧天。试想,假如父母每天都以一种快乐的状态面对生活中的事情,凡事都能看到好的一面,那么孩子自然也会无形中“传染”父母这种快乐的态度,成为一个“乐天派”孩子。

即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父母也要以一种正面的态度来对待,要勇于承担和解决,表现出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的自信和勇气;如果父母遇事就妥协、退缩,怨言满天,那么孩子的将来就会重演父母的现状。

试想,父母结束了一天劳累的工作之后,回到家,说出“今天一天过得真充实”,或者软塌塌地说“累死我了,什么时候能休息”,这两者哪样能让孩子保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呢?

可见,孩子心态的形成,父母的影响占了绝大部分。身为一家的女主人,妈妈一定要随时提醒自己和丈夫,无论生活中有多少不快,都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这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孩子的将来。

职场妈妈育子经

每天早上醒来,告诉孩子阳光是灿烂的,空气是新鲜的,新的一天是充满希望的;每天夜幕降临后,带着孩子看璀璨的夜空,发现夜晚的美丽;出门则让孩子领略世界的丰富;回家就呈现给孩子其乐融融的氛围……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心态,是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