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1438200000036

第36章 庐山烟云藏杀机

林焕庭与王亚樵商定,以20万元高价“购买”蒋介石的人头。

接着,王亚樵就在上海蒲柏路(今太仓路西段)大华公寓里,与王亚瑛、郑抱真、许志远、朱大刚等骨干进行谋划,并派郑抱真到南京,黄立群到杭州等地,安营扎寨,一旦发现“曹将军”(“草头蒋”的谐音)行踪,格杀勿论。其他几组,王亚樵很快就确定了各自人选,但对于庐山小组,他却颇费了一番脑筋。因为,最近几年,蒋介石喜欢到庐山度假。一旦他上了庐山,便会戒备森严,对于进山之人,严加盘查,甚至连小孩的包袱、女人的内衣,都不放过。自己的手下,都是些打工、当兵出身的粗人,即使混进庐山,也与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反差太大,不便行动。正在他闷闷不乐地抽烟的时候,善解人意的王亚瑛给他送上一杯茶,提醒说:“你不是还有几个‘危楼’徒弟吗?”

“对啊!克之他们的身份、气质倒是挺合适。他们多次要求单独执行任务,这次倒是一次锻炼机会。只怕他们太嫩,未必能够承担起这副重任。”

“没有天生的刺客。不锻炼,永远成熟不了。”王亚瑛说。

于是,王亚樵决定以老带新,派遣老队员刘刚、陈成与华克之、张思明装扮成大学青年教师,利用假期,空手结伴上庐山。

郑抱真到了南京,住进了西北军老战友张风桐的家里。

1924年8月,为了反对北洋军阀,柏文蔚、王庆云、常恒芳等潜回寿县,召集旧部两千多人,在凤台丁家集举行淮上军第三次起义,袁家声被公推为总司令。郑抱真随同大哥郑绍成,参加淮上军,担任二团二营副官。次年,起义失败,部队退往河南永城,被冯玉祥的西北军庞炳勋部收编,郑抱真担任少校副官兼兵站主任,与某部营长张风桐成为好兄弟。1928年秋天,两个人相继离开部队,一直保持着联系。

张风桐在夫子庙警察分局跑外勤。见面后,张风桐好烟好酒,热情款待。酒酣耳热时,张风桐问道:“抱真兄,这次来南京,可有需要小弟效劳的事情?”

“也没啥子要紧事。离开部队后,我的家庭负担重,入不敷出。我有个表弟,名叫袁昌友,听说现在在蒋总司令的侍从室里供职,我想找到他,通过他的门路,找个饭碗。你能帮我打听打听吗?”

“这个不难。”

三天后,张风桐告诉郑抱真:“袁昌友的下落我已经打听到了,他果然是蒋总司令的侍从。不过,眼下他不在南京。他已经随蒋总司令上庐山度假去了。”

“庐山那么大,他住在什么地方?”郑抱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问道。

“这……抱真兄,这个千万要保密。传出去,我要吃官司、砸饭碗的。”

“风桐兄,你我兄弟多年,还不相信我吗?”

“不不不。据我所知,是住在太乙村。”

次日一早,郑抱真就搭乘火车,返回上海。王亚樵立即让朱大刚给住在庐山新旅社的华克之小组发去密电:“曹将军已到太乙村度假。‘礼品’随后送到。”

郑抱真问:“现在进山,一路之上,检查太严,怎么才能把手枪送上去呢?”

“你辛苦了,先回去休息,等待命令。‘礼品’送上山,总会有办法。”王亚樵说。

过了两天,王亚樵闷在家里苦思冥想,满地烟头,也没有想出什么妙招。王亚瑛深知“要想拴住男人的心,先要管好男人的胃”的道理,见丈夫食欲不振,特意下厨房,将金华火腿的骨头剔除,煮熟后,先切后斩,加上鸡蛋清搅成肉泥;菠菜剁成细泥,用精盐、白糖、料酒和味精调匀;鸡脯肉用刀背砸成鸡泥。锅烧热,下熟猪油,投入姜片煸出香味,倒入菠菜泥,稍微炒一炒就加入鲜汤,烧热之后,边搅边添加火腿泥和鸡泥,煮开后,再加入稀淀粉勾芡,淋上一些熟猪油、香油,做了一盘喷香可口的金腿翡翠羹;剔除的骨头上粘着肉,她用文火煮烂,一起端上饭桌。王亚樵啃着骨头喝着汤,有滋有味。突然,他把桌子一拍,说:“就这么着吧!”

王亚瑛手握汤勺,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这汤真美。我想啊,克之他们在山上挺辛苦。你明天就和表弟媳妇刘小莲一起,去一趟庐山,给他们送几只金华火腿,犒劳犒劳他们,顺便玩两天,也好散散心。”

王亚瑛默默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