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庄家之死
1435700000010

第10章 斯威特系:一场没有节制的游戏(5)

那段时间,斯威特的危机几乎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在上海科技支离破碎、中纺机“远嫁”别家、*ST长岭重组基本无望之后,斯威特旗下的“四大金刚”已经筋骨尽断,仅剩下小天鹅一家上市公司。往日大气磅的斯威特系,已经摇摇欲坠,根本称不上“系”了。在2005年的年初,严晓群还风光无限地在公众面前指点江山,现在却困坐愁城。对于蜂拥而来的记者,公司员工一律以“一切正在计划”为理由,将其拒之门外。严晓群的一位部下这样描述了2005年寒冬中的严晓群:“严总穿着不变的方格衬衫,一双布鞋,走路迅速无声,这段时间他比平时更加沉默寡语了。看到他时,他更多是若有所思地坐在办公桌前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

严晓群很清楚斯威特到底还有多少钱,也很清楚实际的资金黑洞到底有多大—那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填上的数字。假如一切如他所愿,没有太多的意外发生,那么假以时日,斯威特或许可以达成实业上的完整布局,把资本市场上埋下的重重危机一一化解。然而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企业,实在不能不说是过于投机取巧。

2006年2月8日,斯威特正式退出*ST长岭,重组计划彻底宣告失败。一个月后,已经无路可走的斯威特,不仅整体出售非核心资产,对于核心资产也开始贱价甩卖。严晓群北上京城,希望将手中持有的小天鹅30%的股权转给中信投资公司。听闻风声的银行立即出手,将这部分股权冻结,此时,整个斯威特已经乱成一团。7月20日,斯威特系重要成员,上海科技董事长张杰、斯威特集团财务负责人顾群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随后,严晓群也突然与所有部下失去联络。3天后,记者们终于得知,严晓群被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带走了。

就这样,那个曾经遍布全国、横跨十多个行业的斯威特帝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彻底分崩离析,留下的是一个外人始终无法弄清的庞大迷局。由于斯威特集团采用了三层交叉控股方式,直到今天,人们都很难清晰地透视严晓群一手打造出来的这个“蜘蛛网”里,究竟有多少个关联企业和子公司。比这更无法计数的是,在这场迅速的大溃败中被套的欲哭无泪的股民。

据说,在严晓群出事之前,他曾多次将自己与清末权臣李鸿章作比,他对李鸿章临终前的一段话念念不忘:“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显然,严晓群的比方只打对了一半,那个“爽手扯破”纸屋子的人恰恰是他自己。在1992~2006年的15年时间里,他从一个兢兢业业的实业家,一步步变成玩弄资本的金融大鳄,把一家扎实的企业一步步变成沙滩帝国、纸糊衣冠,最后终于轰然倒塌。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很多,说到底,要归结到企业家的内心世界。

历史可以被复述,却无法被重写。对于一段历史的创造者而言,他的宿命在他选择如何创造历史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严晓群落马,斯威特崩塌,那段“实业帝国”的春梦,其实和金陵城中的六朝烟雨一样容易破碎。

庄技观察

“公司有四类:低利润高成长率的称为‘问题儿童’;高利润高成长率的称为‘明星’;高利润低成长率的称为‘乳牛’;低利润低成长率的称为‘老狗’。我们的工作就是让‘问题儿童’成长为‘明星’,让‘乳牛’不要太快变成‘老狗’。”

许多媒体都对严晓群这个精彩的比喻赞叹不已。不过,只有最贴心的下属才有机会听到这套理论的最后一句—“如果长不成‘明星’,那么至少要变成

‘乳牛’。”

严晓群的企业究竟最终成为什么类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问题儿童”和“老狗”打造成“乳牛”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引人上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严晓群走的每一步棋都和赌局中的庄家一样,处心积虑,步步谋划。其目的只有一个:在熊市中制造牛股,尽可能多地吸纳财富资源。

严晓群用得最多、使用起来最娴熟的坐庄技法就是关联交易。

简单地说,关联交易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关联公司互相炒作、互相买卖对方股票,这种方式换手率相当高,庄家将股价炒上去之后,再逐步套现离场。另外一种就是关联公司之间相互置换资产。庄家只要将旗下企业中具有很强赢利能力的优良资产跟新收购来的上市公司的“垃圾”资产调包,就可以让每股净资产直线上升,轻松实现赢利,拉升股价之后再套现,让跟进的中小股民接盘。

和普通坐庄者不同,严晓群这一类资本炒家在股市上虽然行为轰轰烈烈,性质却扑朔迷离,动静虽大,意图却相对隐蔽,在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察觉,因此也就更具迷惑性。

最容易迷惑中小股民的时刻,主要集中在收购前后、重组计划发布前后以及年度财报发布前后。这三个特殊的时刻,也正是严晓群式的庄家设套布局的关

键点。

在收购之前,庄家基本都会用高举高打、大鸣大唱的方式引起关注。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明显,为的是让股民对被收购的壳公司产生期望,同时把一只冷门的垃圾股炒热。这个时候,会有一部分股民抱着抄底捡便宜的心态吃进垃圾股,希望囤积待涨,殊不知很可能就此中计。对于那些“一枪打”、“捞一票”就走的庄家来说,股民的抄底心态,恰好迎合了他们的套利计划。

收购一旦达成,庄家往往会适时发布重组计划,很多时候,这同样是一个圈套。所有的重组计划,基本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只说希望,不说困难。而当重组计划被公布出来,就成为最能迎合股民心态的利好消息,然后庄家将计划象征性地实施一下,把股价拉升上去。只要发现中小投资者或局外大投资者跟进,他们就会选择抽身跑掉,或是将股权拿到银行作抵押。在把后来的人套住后,股价往往会跌回去。严晓群在多起收购案中,都向股民许诺了美好的投资未来,结果却被证明是极大的谎话。斯威特在并购了小天鹅之后,即便在当地政府的催促下,也迟迟未对获得的800亩土地进行开发,即为这方面的最好证明。

通观斯威特收购的公司,它们有很多共性,表现为业绩下滑、亏损严重甚至濒临退市,基本都戴上了ST甚至*ST的帽子,失去了在二级市场上融资的功能。这时候,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就是企业赢利、成功起死回生的最好帮手。严晓群的方式是资产置换,我们可以发现,他把许多优质资产无偿赠给新公司,控制权没有失去,却把亏损大幅洗掉了,从而得到一份赢利报表。在这个时候,股民假如只看年报,便很容易被庄家迷惑,误认为新东家经营有方,值得倚靠,继而加仓跟进。其实,这只不过是庄家玩弄的财务游戏,一旦加仓,只会越套越深。

几乎绝大多数的股民都会钻进此类庄家的圈套,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实业经营、产业转移这些口号下,新入市的股民往往会放松对“有庄无庄”的判断。同样,富于经验的资深股民也容易被诱进场,因为这些庄家恰好利用了这部分股民的经验,了解他们对上市公司将会作出怎样的预判,知道股民往往追求“某某股有资金介入”、“某某股面临重组”之类的消息,更追求“业绩增长200%”这样的美妙谎言。因此,在收购前后、重组计划发布前后以及年度财报发布前后这三个特殊时刻,股民需要格外注意,入市时要慎之又慎。

严晓群的财技解读

在实际的企业运作中,严晓群是一个低调而又寡言的产业高手,而一旦进入股市,他又会以凶猛狡黠的资本炒家面目示人。其实,这两面是互为依托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正是严晓群赖以纵横中国资本市场的过人财技。

?“实业当先”

严晓群能够一再完成对上市公司的收购,却并不像其他一些资本大鳄那样遭到外界的广泛质疑,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实在是太像一个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企业家。斯威特在国内通信业的响亮名声和踏实作风,让严晓群宣布的所有故事,听起来都是那样的合理。他极少玩弄玄虚的概念与题材,即便是为新购来的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他也会选择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无论是中纺机还是小天鹅,都没有放弃本业。在这一点上,他和唐万新、宋如华、吕梁等纯粹玩弄概念的庄家是截然不同的。

?“迎合政府”

假如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个现象:严晓群选择的收购、整合对象,基本都是那些上市较早,经营不善,却有着深厚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像一钢异型、中纺机、小天鹅、长岭、小鸭等企业都归属于这一类。这些国有企业深陷泥潭,国有资产管理当局对其回天乏术,自然乐于出手套现。严晓群吃准了政府官员们急于改革、树立政绩的心态,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把这些政府不愿担的担子贱价收购进来,在“为政府解忧,振兴民族工业”的旗号下,坐收丰厚利益。

?“优质资产”

斯威特令人信任的理由,并不仅仅在于严晓群的实业情怀。和一些玩“空手道”的庄家相比,斯威特拥有的优质资产,几乎是数目最多、弹性最低的。集团拥有的高科技团队,在国内通信业尚无一家可与之比肩。同时,严晓群还看出中国房地产业渐热的趋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拿地的机会。日后,这支精悍的技术队伍和斯威特规模可观的土地储备,成为了严晓群在资本市场上最可依靠的“资本支点”。

?“反客为主”

总结斯威特的收购对象,我们可以发现,严晓群惯用的手法是:在股权转让完成之后,“慷慨”地用赠与的方式,把旗下资产送给目标公司,再利用第一大股东的身份,操纵目标公司转移产业,双管齐下,扩大自己在目标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和影响力。他通常会指示子公司、孙公司以及关联公司,分批受让目标公司的股份,以加强斯威特集团对其的控制。

?“外科手术”

在中纺机、一钢异型这样的收购案中,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手段:严晓群将目标企业的资产分割成几块,股票部分自然是最需要的,能带来赢利、完成自身造血的项目和业务也会被收入囊中,还会收纳土地、债权等优质资产;至于那些业绩连年下滑、造成企业亏损的不良资产、过时项目则悉数贱价卖掉。一进一出,自然可以迅速实现赢利,打造出相当漂亮的财务报表,方便在资本市场上融到更多资金。

?“十桶七盖”

从严晓群收购小天鹅开始,人们在对斯威特的雄厚财力惊叹不已的同时,也开始质疑这种实力。通过对斯威特一系列收购活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严晓群巧妙地利用了银行的资金支持,而非仅靠斯威特自己的资金。严晓群选择将尚未达成的协议、投资计划大鸣大放、高举高打,放出风声后向银行借贷,用以支付收购费用和投资;再把收购进来的企业作为资产抵押,继续向银行贷款,买入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显然,这种无限的循环,让严晓群手中始终有充裕的资本,可以投入到下一轮的运作当中。

?“左右互博”

斯威特系的资本运作采用了三层交叉控股体系。斯威特控股西安通邮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西安通邮控股斯威特,斯威特控股江苏南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西安通邮、斯威特、江苏南大又分别控股其他上市公司。这样的股权结构,极大方便了严晓群对敲互博,左右手交互套利。

斯威特大事记

1992年8月,摆了两年小摊的前国有仪器厂技术科长严晓群在亲友的帮助下,创办了南京斯威特新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公司隶属于中科院南方信息产业集团。

1992年底,斯威特成功开发出伪钞识别仪,市场销售极好,当年实现销售利润300多万元。

1993年,中科院南方信息产业集团退出斯威特。与此同时,大量的仿冒产品涌向市场,四川托普业务陷入困境。

1993年春,恰逢中央政府推行“乡乡通电话”工程,严晓群开发了微波接入通信设备,再度获得巨大收益,完成了斯威特集团的原始积累。

1993~2000年,严晓群指挥斯威特,先后进军点钞机、光纤接入设备、ISDN、ADSL接入设备、机械、化工设备等领域,逐步完成了斯威特的层级跃迁。

1998年前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斯威特开始出现资金紧张的状况。严晓群因此对企业战略作出调整,确定了从科技实业到产融结合的转变。

2000年5月13日,斯威特以1.045亿元受让一钢异型3 500万股法人股,占总股本的25.45%。

2000年12月,一钢异型更名为“上海科技”,斯威特成功借壳上市。同年,斯威特新技术创业公司正式更名为斯威特集团。

2001年4月,上海科技复权后涨幅居A股第8位,在中央电视台为纪念股市诞生十周年举办的活动中,被评为“十年陈股香”、“十大牛股”。

2002年2月,严晓群指挥旗下子公司,以每股0.145元的价格,购得ST中纺机38%的股权,并成功帮助其摘帽。

从2003年开始,斯威特在资本市场上完成了一系列大动作,先后收购小天鹅、陕西长岭,并在广济药业、重庆实业、南京中商、海南航空等股权运作中频频出手,斩获颇丰。除此之外,严晓群还收购了山东小鸭集团,并在长沙投资家电卖场。严晓群在这一年相继完成一系列资本重组,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斯威特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遍布数省、涉足十多个领域的产业帝国。

2004年,斯威特集团旗下二级子公司易美通讯业务瘫痪,出现巨额亏损。受此影响,斯威特系股票波动,旗下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上海科技出现资金缺口。

2005年1月,40岁的严晓群当选南京十大经济人物。同年,有消息称斯威特集团资金链绷紧,面临断裂。很快,斯威特旗下的上海科技因违规操作,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到上交所的公开谴责。随后斯威特集团下属公司被披露其拖欠上市公司上海科技资金超过3.67亿元。

2005年4月,受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银行普遍惜贷逼贷,斯威特陷入资金困局。

2006年1月,多家银行向斯威特逼债,斯威特的资金危机全面爆发。集团持有的上海科技股权遭到多家银行冻结。旗下小天鹅集团在无锡的800亩土地,因为缺少资金而未能开发,遭到当地政府批评。

2006年7月,斯威特系重要成员上海科技董事长张杰、斯威特集团财务负责人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数日后,严晓群涉嫌经济犯罪,被上海警方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