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14349000000012

第12章 建议和决案文书写作(6)

正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先写某次会议已审议了某个议案,依据某理由,“决定批准(或否决)”字样,再写对被审议议案的具体评价,最后用“指出”、“认为”等语发出号召。

批准性决议正文一般较短,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明,评价要恰当、全面。批准性决议的写作例文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

(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讨论和审查了******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审议了****总理代表******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会议认为,《纲要》和报告提出的今后十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和基本指导方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政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部署和措施,是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的,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是能够实现的。会议决定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批准****总理的报告。

会议认为,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和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还必须看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

会议认为,从1991年到2000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能不能在90年代巩固和发展80年代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保证其贯彻实施。******在编制年度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纲要》规定的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会议要求,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下大气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地区经济布局,努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要加强和发展农业,积极扶持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要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改组改造和提高加工工业,积极发展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要把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生活逐步由温饱达到小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会议要求,必须努力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贯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要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廉政建设,同各种腐败和违法乱纪现象进行坚决斗争;要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合理利用土地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要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会议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围绕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要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坚持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它们在经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要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把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智力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障公民正确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和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恪尽职守,忠实积极,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按照《纲要》提出的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努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心,继续真正多做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事。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和昌盛富强。

会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之际,旧的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积极投身到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埋头苦干,为实现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全面完成《纲要》确定的宏伟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十节 阐述性决议

1.阐述性决议的含义

阐述性决议是将某些重大结论的具体内容加以展开阐述时常用的一种公文,属于针对某一专题性的问题做充分说明的大型公文。例如中国共产党六届七次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属于这种“决议”,它们均用以总结党的重大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性决议同样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2.阐述性决议的写作要点

阐述性决议也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构成:

(1)标题

阐述性决议的标题由发文机关(有时为会议名称)、事由和文种类别(决议)组成,并在标题下面圆括号内写清“××年×月×日×会通过”字样。

(2)正文

阐述性决议的中心部分是正文。它的容量和篇幅均比较大。如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有八个部分三万余字。尽管如此,它对具体内容阐述时仍有一定的结构规则:首先概述某一历史问题的事实,其次加以理论分析,最后加以评价和论断。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阐述程式。

阐述性决议对事实的叙述要求全面而概括,对理论上的分析要求简洁而透辟,对评价和论断要求中肯允当。

3.阐述性决议的写作例文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

第六次全体会议1986年9月28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决策,以及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精神,根据我国全面改革发展的要求,回顾和讨论了几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全会认为,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全党同志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到本世纪末,要使我国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

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在全国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军民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以至人民内部的一切相互关系上,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

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

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

教育科学文化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要条件。当今世界,科学越来越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成为代表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应当更加自觉地依靠科学,发扬尊重科学、追求知识的精神,努力在全民族范围扎扎实实地组织教育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提高。……

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一是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搞好党风;二是以模范行动和艰苦工作,组织和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