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1366——1402)字鼎石,河南邓州(今邓州市)人,元代色目人後裔。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被施以磔刑。後人尊其忠义不屈,在各地有铁公祠以祀之。南明时,赠太保、諡忠襄,清乾隆时諡忠定。
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着,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其才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赐字“鼎石”。
建文帝即位(1398)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负责督运粮饷。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南下与建文帝争夺皇位。行至济南时,朱棣命人把敦促铁铉投降的书信以弓箭射入城池,铁铉则将《周公辅成王论》射回朱棣,劝其效法周公,忠心辅佐建文帝。朱棣大怒,命强攻济南。铁铉与诸将奋力抵抗,两军相持三月,朱棣被迫自动解围。建文帝闻讯,遣官赐金慰劳铁铉等将士,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后又升任兵部尚书。同年,铁铉配合盛庸在东昌(今聊城)大败朱棣。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即位。铁铉闻之,几次欲自杀,被劝止,带残兵驻淮南以图复兴,兵败后被擒。朱棣亲自审问,铁铉背立庭中,大骂朱棣叛逆无道,被割掉耳鼻煮熟,塞入本人口中。朱棣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后被凌迟,杀其子。行刑时,仍连声大骂朱棣。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济南大明湖北岸建铁公祠。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长孙朱允炆即位,为明惠帝。但此后不久,藩王势力日益扩大,对帝位构成威胁。为巩固帝位,朱允炆听取大臣建议,意欲削藩。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燕王,势力最大。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借口,起兵北平,举兵南下,发动了与侄子朱允炆夺取皇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济南抗战朱允炆派大将军李景隆征伐,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负责督运粮饷。李景隆兵败,河北及山东北部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次年四月,朱棣在济南城外大败李景隆,随之包围了济南。
此时,济南城内只有都指挥盛庸所部,兵力单薄。危急时刻,正在外地为李景隆的北伐军运送粮草的铁铉闻济南危在旦夕,便“急趋济南与盛庸歃血为盟,相约死守”。
建文帝朱允炆,是元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朱允炆本为太子朱标之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深感悲痛,决定将皇位传给朱标长子朱允炆。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后来朱元璋也就死了,年轻的朱允炆登基即位。其叔朱棣迫于削藩的压力和对于朱允炆继位的不满,起兵谋反。
朱允炆派出“大将”李景隆迎战朱棣。这个李景隆是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很厉害,李景隆却是个烂人。当时朱棣的军队有十几万人,李景隆的军队有六十万,率领数倍于朱棣的人马浩浩荡荡出征却节节败退,后来实在不像样被朱允炆削了帅印,这也就算了,朱棣攻至京城后,他竟充当内应帮助朱棣破了城。不会打仗不是你的错,可是又出了rpwt也就令人不齿了。
当战争开始的时候,铁铉作为一名山东的地方官承担了为李景隆大军押运粮草的任务。他尽职尽责,从无延误,然而他的辛勤工作并不能挽救战役失败的结局。李景隆溃败的时候,他跟随李景隆撤退,但他撤退的速度要远远慢于他的烂人主帅。
一路上,他不断的收拢被击溃的士兵,并将他们组织起来,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这实在是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而且随着李景隆的溃败,沿路的各府县闻风而降,大家都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前途打算了,可是这个人却依旧干着这样的工作。不光官员和将领们不理解,连被他收容的那些士兵也不理解,他们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容他们,准备把他们带到哪里去。
“济南。”他说道,“我们要去守卫济南。”士兵们用不信任的眼光打量着他,“主帅都跑了,大人您能守得住吗?”“我是山东参政,是朝廷委派的官员,这是我的职责。”
如果说铁铉是一个武将出身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许不足为奇。但让人吃惊的是,他只是一个不懂军事的知识分子,战争开始之前,他的人生就是读好书和做好官。第一次看到战场上血腥屠杀的场面,他也曾经犹豫和胆怯过,以他的官职,如果愿意投降朱棣,是能够捞个好前途的。但他最终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这些话说一说容易,可是拿什么去对抗敌人冰冷的刀剑呢,四书五经,还是仁义道德?这些都没用了,但铁铉有他自己的武器,那就是他的爱国热情和不屈的信念。
当铁铉到达济南城时,城内挤满了人心惶惶的逃难百姓和打了败仗的残兵败将,治安情况很差,有战斗力的士兵极度缺乏,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然而,上天没用给他更多的时间收拾这一切,朱棣已经带着他的十几万军队准备攻城了。
这是一场看似胜负悬殊的较量,很多人如果处在书生铁铉的角色上,早就开门投降了,事实摆在哪里,李景隆最强大的六十万军队已经彻底垮塌,现在城内不过是些漏网之鱼,论军事素养,铁铉等人也不是常年与蒙古人作战的朱棣的对手。
朱棣似乎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主动采用攻势,把自己所有的军队驻扎在城下。他已经打败了所有强大的敌人,拥有了更强的实力,无数的州府都投降于他,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眼前的这座柔弱不堪的城池居然不投降,而且挡住了自己的去路。
铁铉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不懂军事,但他是一个极有悟性的人,严酷的战争环境又让他迅速成长了起来,了解了战争的规律,并最终被推举为济南城的镇守者。加上他在济南城内遇到的李景隆的部下,天才将领盛庸的帮助,使得他成了困扰朱棣内心多年的噩梦。
朱棣在准备妥当后,派遣士兵向济南城发动了进攻,叛军日夜攻打,铁铉亲自在城楼上指挥战斗,身先士卒,他的这种行为感到了原本垂头丧气的士兵们,在这些战败者的眼中,铁铉成了一个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在铁铉的鼓舞下,防守官兵士气大振,连续打退朱棣多次进攻,叛军在城下徘徊数日,始终不得门道,每天除了抬回无数具尸体,再无任何进展。
朱棣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蛮横之人,他观察了济南的地形后,想出了一条很是毒辣的计策,他决堤放水,希望用洪水淹没济南城,并摧毁城内守军的意志,这一招确实厉害,守军是不能一边游泳一边打水仗的,而这种人为的灌水法用编织袋也赌不住(估计那时候也不能有编织袋,麻袋到是能有)。眼看城池就要失守,铁铉并不慌张,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不但可以缓解眼前的危机,还有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铁铉的计划是这样的,他预备了一千人前去诈降,并希望朱棣单骑入城接收,以表示他的诚意。他相信,在危急关头的投降,朱棣是不会怀疑的。
朱棣果然中计,单枪匹马前来,济南城城门大开,似乎在等待着新主人的到来,而实际上,这座不设防的城市是铁铉张开的一口麻袋,正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就在朱棣骑马即将进入城内时,城内忽然有人叫了一声:“千岁!”这正是行动的暗号,叫声未绝,麻袋已经收口,从城门上突然降下类似武侠片种机关的铁板,意图将朱棣困在城内。
这算得上是一个极为精妙的设计,可惜呀,可能因为紧张,那位操作的仁兄手稍微急了点,铁板没有隔住朱棣,却正好打在他的马头上。朱棣被搞懵了,慌不择路,换了一匹马逃命去了。
这件事激怒了朱棣,于是他再次命令士兵猛攻济南城,但济南仍旧防守严密,朱棣一连打了三个月,竟没有任何进展。
为了打破僵局,朱棣决定使用他最后的秘密武器——大炮。明代的大炮在战争中已经广泛应用。这下铁铉终于要面对他镇守济南以来最大的危机了,当时铁铉的手中没有火箭炮,凭着火铳和弓箭也是不可能摧毁对方的炮兵阵地的,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叛军士兵一边唱着小曲,一边装填弹药,然后点燃引线,把特制的礼物——各种大铁球,以空降的形式送给自己。
当然了,能人总是能够从没有办法的地方想出办法来的,如果铁铉真的无计可施,让叛军就此攻破城池,相信济南城内就不会到今天还有纪念他的铁公祠了。
正当朱棣准备好大炮和弹药准备炮轰济南城时,城头上出现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他立刻下令不许开炮,因为当他看到城头上铁铉挂出来的那些东西时,他知道,打不打得下济南只是小事情,要是开炮把这些玩意打坏,那才真是大麻烦。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朱棣如此投鼠忌器呢?铁铉手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而且即使有什么值钱的玩意,只要开炮打进城去,所有的一切都将归自己所有了,还忌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