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运城
14344500000030

第30章 八纵战运城(1)

一、二打运城军民结同心

转眼到了1947年的夏天,徐向前奉命到晋冀鲁豫军区任第一副司令员。

摆在徐向前面前要做的工作太多了,由于晋冀鲁豫军区留在内线作战的正规部队少得可怜,首先要解决兵力不足这一燃眉之急。他和薄一波商量,提出扩军15万。

“扩军数字这么大?”薄一波问。

“是的,一部分给出征部队输送兵员,另一部分,升级组建内线野战部队,用作补充兵员。”徐向前说明了他的想法。

从8月到12月,他们以太岳军区的基干部队和地方武装为基础,组成了第八纵队,辖第二十三、第二十四两个旅六个团,作为晋冀鲁豫军区的主力部队;以太行军区的分区团队、县独立营、游击队,组成太行独立第一旅、独立第二旅,共六个团;以冀鲁豫第八军分区地方武装为基础,组成冀鲁豫独立第二旅;以太岳军区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军分区的地方武装,组成四个团;以冀南地方武装组成两个独立旅,从而使晋冀鲁豫军区的总兵力达到5万余人。

接着,徐向前又对作战问题进行了考虑。

9月2日起,陈谢兵团主力自洛阳等地向西进击,以一部进逼潼关、威胁西安。这样,位于晋南的敌人战略据点运城便成了插在我军后方的一个孤岛。徐向前认为,如果我军先攻占运城,西可出击关中,南可威胁陇海铁路、潼关要冲及黄河渡口,不仅对巩固晋南解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皋能解除陈谢兵团从豫西出击陕东的后顾之忧,切断敌人南逃的去路,对钳制陕西之敌胡宗南部于渭北地区,配合西北野战军的作战,亦有积极意义。

思考成熟后,徐向前向中央军委作了报告,4日,便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同意。9月10日晋冀鲁豫军区以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的名义致电第八纵队司令员王新亭、太岳军区司令员刘忠:“军委决定第八纵队主力即攻取运城。太岳军区以得力地方团营,控制临汾以西,监视临汾守敌,使其不得从地面向韩城转移。”。

运城,古名凤凰城。位于晋南南部,是山西的南大门。运城原为阎锡山部队的防地。1946年秋,胡宗南派整编第1军军长董钊率四个整编师进入晋南配合阎锡山作战,国民党南京国防部随即将临汾及东西一线以南各县划归胡宗南的西安绥靖公署。当时,驻守运城的敌人是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十六师、第十廿师各一个团,炮兵第十一团第二连,国防部汽车第六团,阎军保安第五团、保安第u团以及其他杂顽武装万余人,均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此外,城内还有阎锡山武装起来的伪政权机构三个专署、十六个县政府,以及许多逃亡地主等。敌人的城防工事,是日本军队留下来的坚固堡垒。外围以高碉堡、低碉堡、野战工事组成交叉火力网,有十二三米高的砖石结构的坚固城墙和深宽各8米的护城外壕,加上在城墙上、城墙中、城墙外构筑有大量明暗火力点,构成护城的火力网。这的确是一座具有重兵防守的坚城。

我军这一次进攻运城以前,曾打过一次运城。

那是在1947年4月4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动晋南攻势以后,4月26日,中央军委指示晋南我军:应乘胜夺取运城,并以一部向吕梁地区扩张战果,继续威胁陕北敌之侧翼。于是,当时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王新亭率领第二十四、第23旅及第十九军分区的部队,西出吕梁,在晋绥军区地方武装的密切协同下,先后解放了襄陵、汾城、蒲县、乡宁四个县,歼敌5000余人,使吕梁和太岳两地区连成一片,给进攻陕北的敌人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完成这一任务以后,王新亭立即又转到了运城前线来了。

与此同时,陈赓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的第十、第十一、第十三旅并指挥太岳军区第二十四旅和第二十军分区的部队围攻运城。

5月1日,为了引诱运城守敌出援,以便歼其一部再相机攻城,我攻城部队首先向运城西北郊的羊驮寺飞机场等外围据点发起攻击。守敌整编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及炮兵四个连、保安团等部共4000余人,依托坚固工事,在空军支援下,进行顽强抵抗。经过激烈战斗,我第四纵队等部队攻占羊驼寺机场和运城的西、北两关,并控制了运城东、南敌人要点。太岳军区的第24旅占领西关外的马家窑,第20军分区的部队控制了从风陵渡至太阳渡黄河北面的重要渡口,截断豫陕援敌的通路。

5月5日,西安绥靖公署接到******的电令:“运城为晋南战略要地,必须固守待援”,胡宗南急令整编第十师师长罗广文率第十旅和青年军第二0六师一个团,由韩城东渡黄河增援运城。

就在这时,陈赓奉中央军委命令,率领第四纵队主力,准备南渡黄河,挺进豫西,执行外线作战的任务。于是,5月9日,我军围攻运城的主力主动放弃了对运城的围攻。太岳军区的部队除第二十四旅划归第四纵队建制,改番号为第十二旅外,其余部队仍然留在晋南地区担任围困运城,牵制敌人的内线作战任务。

胡宗南见我围攻运城的主力放弃了对运城的围攻,为加强豫陕两省沿陇海路一线的防务,先从运城调走其第83旅及第80旅的一部去西安,尔后又调驻运城的青年军第206师增强陇海路东线的防务,并且指派所谓“王牌御林军”、原******驻重庆的警卫团青年军第二四八团护送第二0六师渡过黄河。”

当王新亭得知敌第28团护送青年军第二0六师至陕县后,沿太阳渡和张村垣原路线返回运城的消息后,立即命令第二十军分区司令员工庸、参谋长樊执中亲自组织战斗,坚决消灭这一敌人,截断晋豫敌人这条惟一的陆上交通线。

夜晚,下起了大雨。王庸带领部队冒着大雨及时赶到了预定地区并设下了埋伏。果然不出所料,7月12日上午10时,敌第248团携带着大量的物资返回,路经庙底村时,我第20军分区第54团和第56团对敌发起了攻击,仅经半个小时的战斗,即全歼这个美式装备之敌,俘敌团长刘麻子以下1400人。逃窜到张村沟底的少数残敌,亦被我独立第3团堵截,创造了我以地方团队的兵力,以1比50的伤亡干脆利落地消灭了国民党军一个正规团的范例。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不但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而且使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也屡遭挫折。人民解放军愈打愈强,国民党军则愈打愈弱。经过一年的作战,国民党军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下降为373万,人民解放军则由127万增长到195万。基于这种情况,******同志在为****中央所写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7个纵队、在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拉开了我军外线作战的序幕。接着,陈赓、谢富治率领太岳兵团二个纵队和一个军,于8月23日在晋南渡过黄河;同时,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向鲁西南挺进,三支大军形成一个“品”字形,在敌人的腹地中原广大地区纵横驰骋。

为了继续消灭内钱敌人,并策应我军外线作战,太岳军区王新亭部,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在运城附近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

1947年7月初,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的时候,驻防运城、安邑的胡宗南部整十师及二○六师两个团奉命南调陇海路,准备增援鲁西南。另外,将河南陕县集结的物资器材一部调往运城,由十师八十三旅二四八团执行这个任务。

太岳军区首长获悉情报后,决定以五十六团、五十五团两个连和独三团一个营参加战斗,统归太岳三分区司令员工墉指挥,坚决彻底歼敌二四八团。时间是二四八团押运物资返回运城途中,地点是平陆太阳渡至运城路段上的庙底村。战斗部署是:五十六团担任主要突击任务,配置于庙底及其附近地区;独三团一个营配置在辛店村东侧沟内,待敌进入我伏击圈内,实施尾击,断其后路,五—卜五团两个连配置在史村两侧大沟沿,向敌实施侧击。

7月9日,太岳三分区王墉司令员带五十六团由虞乡城出发,五十五团由卿头镇出发,日夜兼程,奔向指定地点。10日晚,进到平陆县西常乐镇、被敌发现。为了迷惑敌人,即以少数兵力伪装主力向太阳渡方向进行游击活动,主力则隐蔽北上,于11日晚进二月到土地庙以南(距运城40华里)庙底以北地区。王司令员对连以上干部进行简短的动员,进一步明确仨务。

他说:敌人二四八团是有20余年历史的部队,是当年国民党陪都御林军,是敌人的一支劲旅。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部队十分傲漫,自古以来骄兵必败。加之他们情况不明,地形不熟、警戒疏忽、包袱沉重(押运物资),我军设伏地点出敌意外。该地区地形不复杂,没有森林,又很少有青纱帐,容易打他个措手不及。只要我们沉着准备,待敌接近,发扬我军猛打、猛攻、猛冲的战斗作风,胜利是有把握的。团长北沙具体分配了各队的任务。王墉司令员又补充说;“三连和六连,只要从中割断敌人前后队形,直插韩村,把敌人压缩到两侧沟内,即使你们一人一枪不缴,也是园满地完成任务,给你们记一大功。”接着,又对炮连连长说:“你们必须首发命中,配合步兵冲击。”听了正司令员的动员,指战员们心情激动,摩拳擦掌,决心打好这一仗。

7月12日中午,烈日当空,我军战士被太阳晒得头晕目眩,汗流夹背,但仍不见敌人的影子。同志们怀疑敌人是否会回来?不要守株待兔。在此情况下,56团团长北沙给各营下达死命令,天黑前坚守阵地,不许乱动,一切行动听指挥,违者军法处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时针已指到14时。这时,爬在坟地大杨树稍乌鸦窝旁的我军隙望战士报告,“发现敌人前哨!”十来分钟以后,看见敌人4路纵队长蛇般地向前蠕动。这个队列说明,敌人有思想准备,遇到情况便于集中兵力。然而;敌人没有考虑到,这种队形对我军歼灭他十分有利,敌人越是集中,越有利于发挥我炮火的作用。

500米、300米、100米……当敌二四八团全部进入公路隘口我军伏击圈内,离我前卫部队只有几十米的时候,“砰!砰!砰!”三颗信号弹打响。顿时,五十六团的轻重机枪、大小火炮、长短枪一齐怒吼。顷刻,子弹呼啸,炮火连天,在浓烟的掩护下,右边一营,左边一营,中间坟地一营,三支部队犹如离弦之箭,广齐冲向公路隘口。三连和六连首先冲上去,接着,一连、二连也发起攻击。战士们等了多半天,憋了一肚子气,一个个犹如饿虎下山岗,直扑敌群。我迫击炮命中敌人指挥处。使敌惊慌失措,队形混乱。一部分敌人企图凭借周围的地形抵抗,我三连以神速动作和敌人白刃格斗,将其打乱。其它各连迅速突击,把敌人压到韩村以东沟内。在独三团、五十五团协同下,迅速对敌人形成合围形势,最后歼敌于沟内。

有一部分敌人企图南逃,五十六团一连追击15华里,激战1小时,将敌人歼灭。以后,又组织搜索队打扫战场,一股敌人,逃到辛店村沟底,也被我独三团全部消灭。

整个战斗用了两个小时,俘虏敌团长刘麻子等400余人,毙伤儿8人,缴获敌人全部美械装备,我军仅以1人死亡(奔跑累死的),20人负伤的代价,获得了1:50的重大肚私。

原太岳军区野战军陈赓、谢富治率领太岳兵团打到外线。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组建第八纵队,以便在内线收复失地,策应外线。

1947年8月1日,第。八纵队在襄陵县张厢村成立。王新亭任司令员兼政委,周仲英任副政治委员,张祖谅任参谋长,桂绍彬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旅:第二十二旅,以原太岳军区第二十二旅组成,旅长查玉升,政治委员朱佩截长补短;第二十三旅以原太岳军区第二十三旅组成,旅长黄定基,政治委员肖新春,第二十四旅,由太岳三分区的几支部队组成。根据晋冀鲁豫军区关于将各军分区部分团队组成新的野战军的指示,8月1日,太岳三分区3今步兵团和旅直属队,集结于夏县范村,正式宣布组成八纵二十四旅。王墉任旅长,王观潮任政治委员,常仲连任剐旅长,余凯任参谋长,曾柯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七十、七十一、七十二3个团。

王新亭在八纵任职以后,太岳军区司令员由刘忠担任。

8月1日,《新华日报》(太岳版)发表了乏新亭的谈话。称:“爱国自卫战争的一年,是太岳部队迅速发展与壮大的—年,数量确已与5倍于前。这是正确执行******同志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方针的结果,是实施一面战斗一面建军方针的结果,是经过土地改革的贫苦农民积极踊跃参军参战的结果。”

第八纵队成立以后,王新亭司令员率领二十三、二十四旅,并由吕梁独三旅、太岳军区各分区部队配合,执行****中央关于“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的战略方针,对运城之敌实施监视与围困。9月9日,中央军委对八纵的任务作子具体指示:王新亭所部目前任务是歼击运城出扰之敌,不使该敌增援陕县、灵宝、闵乡,以利陈赓、谢富治在陕、灵、闵及商难得手。八纵接到指示,当日包围运城,并占领了运城飞机场,阻止胡宗南将运城守敌调往豫西的企图,以策应我陈谢兵团作战。10月2日,发现运城守敌有被调走的迹象,纵队命令二十四旅坚决堵截。

八纵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牵制了运城守敌。晋冀鲁豫军区决定,攻取运城,歼灭运城守敌,从根本上解除我外线兵团作战的后顾之忧。

人民解放军二打运城的消息传来,太岳军区部队及各县游击队,积极投入紧张的练兵运动。

霎时间,指战员们的决心书、请战书如同雪片一般飞来。晋南各县百姓兴高彩烈,奔走相告,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