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运城
14344500000017

第17章 分巧兵毁敌谋(7)

吴孝闵从衣袋里掏出青梅的信送到霍刚面前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把信交给霍刚,自己拿起话筒说:“要机炮营。”然后命令,“用迫击炮轰击二号高地左侧凹部,敌人正向那里集结兵力。你们派人到步兵连观察所,发现敌情免得步兵呼叫。要在敌人集结完毕,攻击发起之前先杀掉敌人的锐气!”

霍刚认出是青梅的信,他的心顿时激跳起来,真是喜出望外!但这时不是拆看妻子来信的时候,即使敌人没开始进攻,此刻也没有看家书的情绪,何况是在敌人攻击之前呢?敌人在他半亩大的阵地上,倾泻了几百发炮弹,步兵连续攻击三次了,都被霍刚击败。

董钊发火了。和尚岭方面,四十七师受阻不能前进,他带的五个师推进得十分迟缓,打打停停,走走站站,疲惫不堪。南京和西安一再催问进展迟缓的原因,董钊不敢陈述理由:

是被陈赓少量部队缠住,不即不离,又即又离,想取得进展,不能,想摆又摆不脱。因此他决心报复,搬出他的重武器来。命令把山头削平,彻底摧毁****的抵抗。

吴孝闵看到敌人把四门重炮摆到前边来,射击准备即将开始。他估量了一下形势向霍刚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不要让敌人发觉,把部队隐蔽地撤下来,空出阵地,任凭董钊用密集的炮火轰击,伤不了我一根毫毛。现在天色已近傍晚,这是敌人最后一次攻击。看来董钊这次想猛攻占领这个高地后宿营,天明继续前进。那就让他暂时占领。等敌人占领之后,立足未稳,我给他来个反突击,把敌人打下去。重占这个阵地。让董钊后退十里安营扎寨。”

霍刚明白团长的意图。在敌人炮火开始的刹那,霍刚把阵地上的一班人安全地撤下来。

敌人的炮火一开始就很猛烈。炮弹凶狠地戳击着霍刚撤空了的阵地,严严地覆盖了小小的山头。一阵接连一阵的爆炸,打得高地上浓烟滚滚,火光闪烁,弹片横飞。即使上面已经没有人了,这种阵势仍然令人感到惊心动魄。敌人在阵地上使用燃烧弹,浓烟中烧起一片大火,烈焰腾腾。在这里边是无法生存的,特别是临时的简陋的土木工事,根本抗不住重炮的轰击。山头被削去了一米,把黄土打得成了灼人的火灰。

敌人步兵开始运动。在密雨般的轻重机枪掩护下向高地上冲锋。

吴孝闵命令团的迫击炮、重机枪准备,听候命令。霍刚把准备反击的部队集拢起来,看着他们刚刚撤下来的阵地。山头像火山爆发,像烧着了一座火药库,不住地喷发着刺眼的光芒,那种爆炸的弹雨带着呼啸声重重地敲击着大地。

敌人整整一小时的轰击,中间歇了两次,企图骗诱我上当。

吴孝闵用镜子观察着敌人的动静。敌人展开一个营的兵力,冲锋队形拥挤,行动迟缓畏缩,艰难地向陡坡上爬着。

吴孝闵计算了一下,自清晨六时起,董钊把他的大军拉出来放在野外,天寒地冻,饥饿劳累,这一天的锐气已经消磨殆尽,现在是迫于董钊的命令,他的下级指挥员和士兵已经没有多少斗志了。

当敌人发现阵地上已经是空无一人,大出意外,高兴地纷纷乱乱,争先恐后往上爬,没有一点秩序和戒备的样子。

吴孝闵把手往下一劈,我方炮火和重机枪向高地上的敌人射击起来,打得敌人乱蹦乱跳,东躲西藏,乱成一片。

霍刚把手一挥,提起冲锋枪就往上冲,田芳一把拽住连长,把霍刚推向一边。他带一班人发起反击。这个班像一阵疾风卷上高地,用手榴弹,冲锋枪打起来。这个回马枪杀得敌人猝不及防,狼奔豕突,拚命逃窜,溃下阵地。

吴孝闵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田芳和突击班的攻击。田芳快得惊人,动作坚定、果敢,手脚麻利,使敌人不及反手。特别是他把连长搡到一边,先冲到前面。他的一班人也都像他一样冲了上去。不禁失声赞许:“强将手下无弱兵!”

霍刚带两个排冲上高地,抓住田芳说:“田芳,好样儿的,好样儿的……”他想不出更恰当的言语,声音里充满感激之情。

田芳严肃地说:“连长,你的职责是指挥一个连,不是指挥一个班,更不是你个人冲锋……”

霍刚激动地说:“我是连长,在紧要关头,我不能闪在一边去对别人下命令,命令是上级下给连队的,也是下给我自己的。我接受你的批评。”

团长走来用力握住田芳的手。田芳的脸顿时羞得通红,腼腆地笑了。

敌人从高地上溃下去,董钊后撤十里安营扎寨。

指导员杨玉玺对连长说:“今天轮到你在家坐镇,我带一个排去袭扰董钊,让他不能安生睡觉。一个白天他打了六个小时,我要回敬他半夜。”

杨玉玺带着一个排出动。夜幕笼罩了大沟,枪声只是零星地响几下,整个说来是安静的,不似白天六个小时的炮火连天,飞机轰炸的闹热,也没有了那淹没一切声响的机关枪声。

一切物体的轮廓都模糊了。路也辨认不清了。大沟里敌人烧起火来,把村庄和野外阵地都用火围起来,以防止我军的接近。天越黑越显得火光刺眼,整个昕水河谷像夜市一样,万家灯火,人声喧嘈,战马嘶鸣,马达轰响。寒冷的夜空,不时升起彩色信号弹,五颜六色十分好看。敌人连营几十里,大部露宿在野战工事里。两侧山峦像墙壁一样,把中间挤成窄窄的胡同。就在这样狭窄的山沟里,竟容纳了董钊的五个师。

杨玉玺向北望去,找到北斗星,辨明方向,他想,这一夜不单他这个连在袭扰敌人,全军都在紧张地行动,几万人马从北面开来,向午城地区集结,包括和尚岭,也包括他们这个团。方圆百十里的范围都在夜幕的掩护下紧张地进行着活动。他寻找敌人大本营的方位,然后悄悄地顺着山间小路走下去。

吴孝闵和霍刚通话:“告诉你,我们大部队已经从北面返回南边。纵队决定:以十旅、十一旅、十二旅、十三旅、独四旅投入战斗;三五九旅插入临汾、襄陵之间,切断敌人交通补给线。青梅那里已向翼城发动攻击。”

霍刚一听,心情激奋,不想睡去,提到青梅想起了她的来信,掏出信来一看,感情顿时像潮水一样冲决理性的大堤。他用颤抖的双手把信打开,信的开头就问:“霍刚,你现在哪里?你到了什么地方?这封信像一只白色的鸽子,带着我的心飞越霍山,飞越汾河,飞上吕梁山,飞到昕水河谷,追踪着你们胜利的步伐找你。我不知道我这封信会不会落到你的手上?

”明显地看出信纸上有一片被泪水打湿的印迹。姑娘苦涩的泪水倾洒在纸上。这点点泪痕比万语千言更动人心。当初是霍刚的泪水滴在姑娘的手上,打动了姑娘的心。现在是姑娘的泪水冲击着战士的肝肠,使霍刚整个胸膛像汪洋大海一样地翻动,奔腾澎湃不能平静了。

信里谈到了家乡的全貌和战斗的生活,谈到主力部队走后,又组建了新的野战旅,解放了济源、垣曲、皋落、绛县,现在到了翼城前线。太岳人民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支援自己的子弟兵,踊跃交公粮,做军鞋、军袜、准备送到前方;姑娘们在自己做的慰问袋上,都绣上自己的名字,慰问身在冰天雪地英勇杀敌的前方将土。青梅告诉霍刚,她已经参加战斗。她说:“我们会赢得胜利,不怕千难万险,不怕你走多远,我的心永远属于你。亲亲我吧!青梅。又及:我经过原上和徐安子村,找到烈士坟茔,找到尹秀文烈士的坟墓,给他培了土。不知怎么的,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我告诉他:日本鬼子投降了,阎锡山被打得退守晋中,现在我们正同******作战,霍刚为保卫党中央到吕梁去作战了……”

霍刚再也坐不住了,把信装起来走出连部。这会儿他多么想念指导员啊,如果指导员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分享此时的幸福和痛苦该多好!但是指导员杨玉玺偏偏不在身边。霍刚大步走向哨位向大沟里望着,他关心指导员,关心执行任务的一排人。自从读了青梅的信,觉得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亲切的。

田芳在哨位上,向连长报告:“大沟里响起一阵手榴弹声,尔后是轻重机枪的响声,随后是一片联络信号和照明弹升起。看来指导员袭击成功,把敌人扰乱了。

霍刚在哨位整整站了三个小时,指导员杨玉玺带着一排人回来了。一见连长就说:“完璧归赵,一排人不损分毫。”然后在霍刚的耳边悄声说,“青梅的信你看了吗?她是在哪儿写的?青梅好吗?信纸上有眼泪的痕迹吗?”一连问了四个“吗”。

霍刚不知怎么回答了。本来刚刚平静了一下的心,又一次被触动,指导员出去就为了给你一个看信的机会。霍刚好像什么都说不出来了,说:“她找到尹秀文的坟,在上面培了土,一边培土一边哭……”

杨玉玺听了泪水顿时顺脸流下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半天才说:“我真想痛哭一场,为我们死去的同志……青梅太好了,好姑娘,我会永远记住这件事。多会儿战争结束了,走遍死者的坟前,挨着他们坐一会儿!”

霍刚拉着指导员的手从哨位上走回连部说:“天快明了,你该休息了,带两个排和炊事班先撤,阻击任务已经完成。大部队赶到了,董钊这条牛也牵来了。”他看表,已经是凌晨三时。

当队伍集合时,杨玉玺想了一下向连长说:“给你留一挺机关枪吧!”

霍刚同意了。

从阵地上往下撤的时候,杨玉玺叮嘱连长:“我们阻击了敌人五天五夜,敌人也在摸我们的规律。我担心,我们活动的规律已经被敌人摸到了,很可能知道我们是一支小部队在孤军奋战,敌人再胆怯也会使出致命的一着。关键是我们不要疏忽大意。”他说:“现在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霍刚说:“你想到尹秀文……”

杨玉玺说:“想起死去的同志,心里是沉重的。我想去上坟,一直没有空闲。但还不是为这个……”他想了想,又嘱咐说:“你要多注意,提高警惕,不要最后出事。”

杨玉玺走下阵地总是放心不下,忐忑不安,有一种说不出的预感。他把炊事班先撤下去,把两个排和机枪班掌握在手边,不想立即下山,而是缓缓地顺着山梁向北走,警觉地向四下里观察。雾气像潮水一样从大沟里涌来,充塞了所有的山谷,而后逐渐向上漫,漫到和山岭一样平。在白色的衬景下发现黑色的人影,一路纵队地从山下上来,弓着腰向村子方向跑去,而且人数越来越多。

杨玉玺心里一惊:敌人迂回上来了!敌人企图利用大雾的掩护来包围我。他立刻把部队停下来。就在这时,从村子里传来的枪声划破夜空,随后又听到手榴弹声。看来敌人是两路进攻,正面吸引我的注意力,迂回部队从后面包围。他立即命令田芳:“发起冲锋,把背后的敌人打下去。”

田芳带一班人向迂回上来的敌人发起冲击,从背后出敌不意地猛扑上去,把敌人打得狼狈逃窜,溃下山谷,解除了侧背的威胁。

杨玉玺带一个排返身向村子里扑去。

村子里已经展开激战,原来是杨玉玺带人袭击了敌人之后,敌人立即出动,利用大雾的掩护,一路从正面攻击,一路担任迂回,断我后路。我哨兵发觉后立即鸣枪报警,同时向敌人投掷手榴弹。

霍刚听到枪响,抓起冲锋枪向枪响的地方跑去。他们和冲进村里的敌人展开巷战,把敌人打退。霍刚也听到了村背后的枪声。

杨玉玺带队赶来,一进村就找连长:“连长在哪儿?连长呢?”当他看见霍刚,一下子扑过去把对方抱住。

好在部队没有伤亡,没有被敌人捂到屋子里。哨兵是机警的,及时报警。背后迂回的敌人被打退,没有来得及形成包围。他们把敌人打退了。

连部电话铃响了:“怎么回事?”团长在查问情况。

杨玉玺报告:“敌人偷袭未成,已被打退。我无一伤亡。”

团长命令:“把部队撤到午城待命。”

走下阵地,霍刚和杨五玺走在最后边。

指导员杨玉玺说:“现在我心里踏实了,我是相信预感的。今天多玄啊!把你丢在这里,我怎么向青梅交代。”他真是感到后怕,他说:“我们太轻敌了,都怪我。我也不该听你的话,自己先撤下来。往下走的时候步子怎么也迈不利索,磕磕绊绊,我预感着有事要发生了。对于我自己来说倒无所谓,主要是连队,是你这一连之长……”

霍刚默默地听着,他在想着指导员冲进村子见到自己的一刹那,把他紧紧地抱住,那么用力,好像生怕他从此消失似的,这里蕴藏着万语千言啊!霍刚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杨玉玺笑着说:“以后你再也不许离开我一步。”

部队拂晓前撤下阵地向午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