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说话的女人惹人爱全集
14325500000024

第24章 多使用形象语言

女人或许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她们向某人诉说某件事时,虽然她们讲述的非常有逻辑性,很清楚,而听者却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充其量只是礼貌性地予以回应。

难道说,她们没有将所要讲述的内容说清楚吗?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会如此呢?她们所说的确实已经很清楚了,只不过她们在讲述这些话时,选择与使用的语言使听者听起来觉得僵硬、枯燥罢了!谁愿意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听到的是一些严肃和死板的话语呢?

与人交谈,本来是件很轻松的事。我们也知道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更好的交流与沟通的效果。既然如此,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为什么不尽量地少用一些古板、严肃的字眼,而多用一些富有情趣和形象性的语言?这样一来,或许会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具有魅力,使得听者爱听,并且听得有意思,有味道。如此一来,又何愁不能达到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的效果。

顾玲玲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很多人都喜欢跟她聊天,因为她在说话的时候总是会运用一些巧妙地比喻,并且会恰当地配以表情和动作。例如,有一次,她在跟一位同事讲述自己周末出外游玩回来很累时,是这么说得:“骨头都散架了,爬上山顶后,我喘得就像风箱一样!”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将她劳累的状态刻画了出来,使人就好像看到她在山顶上弯着腰喘粗气的样子。她这样说远比“真累啊!我都快要累死了”要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规避一些枯燥无味的语言,多运用一些形象的语言,确实能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不仅仅能让听者听起来轻松,还便于听者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你或许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在某商场看中了一件商品,向销售人员了解相关的信息时,对方是怎么跟你说的呢?毫无疑问,她会大量的使用一些生动而形象的语言,让你知晓你所看中商品的功能以及优点。这样,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接受、理解她所说的内容。

巧妙地使用形象性的语言,不仅能使他人不便了解和接受的事物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还会避免给人一种生硬、僵化的印象。确实,枯燥的语言、干巴巴的语气最容易令人反感,也提不起人们说话的兴趣。而生动的语言能够像和煦的春风一样,让你感到自然、亲切。想要成为能说会道的女人,在与人交谈时就要努力使得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并可以从下面六个方面去做。

多使用口语

口语化不等于不加选择地使用日常用语,口语化仍然要讲求语言艺术和技巧,要朗朗上口。

避免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字词

说话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汇和字眼。通俗易懂并不十分容易做到,用大众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观点、复杂的事件、重要的问题、层出不穷的事物,没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是达不到高水准的。

朴实自然

观众用耳朵接受信息,往往不会那么全神贯注。如果拐弯抹角、卖弄文字游戏,观众就会感到费解。朴实无华、自然顺畅,听起来才能使观众易于理解。

简短明晰

能够在一个句子中只表达一种意思或观点,由简短的词语组成的陈述句能够起到这种作用。能以较快的速度传播信息,要尽可能减少混乱。清晰地叙述一件事,才能让听众一听即懂。

形象生动

生硬呆板的语言,使人常常感到乏味平淡,毫无兴致可言。怎样做到形象生动呢?

选择响亮上口的词语。比如,将“立即”改成“马上”,“气候”改成“天气”等。

多用双音词。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一闪而过。双音词两个音节,音波存在时间长,给人印象深一些。例如:“曾”换成“曾经”,“虽”换成“虽然”,“乃”换成“就是”等。

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变成形象说法。比如,将难以记忆的数字转换成容易记忆的说法。例如,“到2000年,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超过50岁”,这样说比用多少多少万个容易记忆。

不用倒装句、祈使句。在文学写作中这种生动的句法并不适合于口头语言。例如,“还是党的政策好!”某某感叹地说。这种说法,听众听起来感到别扭。

节奏感强

应该尽量使语言富有节奏感。节奏感强的语句会给人一种和谐的听觉感受,容易记忆,也容易接受。要求加强节奏感,听众听起来往往能够有精神、来情绪。如果慢条斯理、拖泥带水,听众往往会产生疲倦的感觉,提不起精神,失去倾听的耐心。

会说话的秘密

呆板、枯燥的语言听起来如同嚼蜡,适当地运用一些比喻,能够将枯燥无用的内容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会让人有兴趣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