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14325000000001

第1章 补鞋的父亲

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和不公正的政治待遇,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了。作为“臭老九”儿子的父亲便带着母亲和我住到乡下的外婆家。那时候,家中虽穷,有时甚至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但是有着外公外婆的疼爱和父母的呵护,加上农村特有的那种淳厚朴实的民风,我没有“享受”到多少“吃苦受罪”的遭遇。

不知不觉中,我长到了七岁。为了让我能在城里上学,父母亲托关系回到了城里。同旬进城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白手起家。而我们家本来就很穷,往往是一顿饭分做两顿吃,一件衣服总在半夜里洗早晨再穿,补丁盖着补丁,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好在当时已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母亲在政策落实中进工厂当了工人,而父亲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吃上“皇粮”,便买了一台补鞋机,干起了走街串巷为人补鞋的行当,且一直干到今天。

父亲走街串巷给人家补鞋对于少不更世事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尽管父亲百般宠爱我,但我对他的“工作”却一直是耿耿于怀,尤其是父亲还常常到学校门口干活,一干就是一天半天的,常引起同学的注意。而那些土生土长的城里娃有时还故意当着我的面说“瞧,那个修‘破鞋’的又来啦!”终于,有一天在吃晚饭的时候我猛丁地冲父亲嚷了一句:“以后不许你再到我们学校门口去补鞋了!”

“为啥?”父母均不解地望着我。

“为啥?还不是因为你干那丢死人的补鞋活让同学们笑话我?”

那晚,我第一次挨了母亲一巴掌,而受到伤害的父亲却羞愧得满脸通红,未吃完饭便回到房间去了。

那以后,父亲再没到学校门口干过活。渐渐地,我对这事也淡忘了。

然而,小学五年级的一次演讲比赛活动,却让我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从此不再歧视父亲的“工作”。

五年级下半学期的一天,按照语文老师的要求,我第一个走上讲台,朗读诵自己的演讲稿《我骄傲,我的父亲是一位铁路工人》。然而,当我刚面对大家报完题目的时候,便听到台下一位同学“扑哧”笑了一声,且声音不小地说:“他的父亲不是修破鞋的吗?怎么当起铁路工人来啦?”……

我的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就在我感到羞辱的时候,我敬爱的老师走上讲台,他在批评了那位同学不遵守纪律的时候,面对全体同学说:“人,没有贵贱之分;工作,没有好孬之分。有的,只是我们人的思想认识的高低、狭隘和丑陋之分。这位同学的父亲是补鞋的,并不丢人,相反,很伟大。因为他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所换得的钱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维系着自己家庭的幸福,这是那些靠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义之财的人所无法相比的,如果换上你们,你们会为有干补鞋活的父亲而感到丢人,不为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和自豪吗?当然了,他的演讲稿毕竟只是一篇作文……”同学们安静地听着,而我却被老师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更为自己对父亲的伤害而愧疚。

那晚,父亲很晚才回家,当他听到他唯一的儿子羞愧地向他道歉认错时,激动而深情地把我搂在了他那宽阔温暖的怀里,久久地……

如今,我也已娶妻成家,这些如烟的往事虽已过去了好多年,却给我鞭策和警励,它一直在忠告我要学会生活、善待生活,善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以事论人、不以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