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056

第56章 及时纠正自己的骄傲与浮躁

行军打仗,切忌兵骄将躁,学习研究,亦要戒骄戒躁。如果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遇到了一点儿困难就心烦意乱,那么必然无法在学习上有真正的收获。

魏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献之小时候聪颖过人。他跟着他的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不多久就小有所成。亲戚朋友看了王献之的字,没有一个不称好的。大家都说,如此资质的孩子若勤加练习,必能有所成就,超过父亲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赞誉之词一多,王献之就有些沾沾自喜了。他想:“大家都夸我的字好,说不定我已经写得和父亲差不多了。再过个几月,我定能超过父亲。”这样想着,他就骄傲起来,不光练字没有以前勤快,还把父母亲的督促当成了耳边风。

一天,王羲之要外出办事,一星期后才能回来。临走前,他给王献之布置了功课,要他每天写一百个字。父亲一走,王献之就在家里待不住了。他草草地写完一百个字,就跑出家门玩去了,直到晚饭时分才回来。母亲看着王献之脏乎乎的脸问道:“献之,你怎么玩了那么久?父亲布置你的功课你认真完成了吗?”王献之不耐烦地说:“完成了完成了,不就一百个字吗?待会儿我拿给娘看。”

饭后,王献之把他草草写就的一百个字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良久,摇摇头说:“献之,你的字退步了,一看就没下工夫。”王献之先是很不高兴,继而不屑地说:“那是娘不懂得书法,看不出我写的好坏。”母亲见他这样,就说:“那待你父亲回来评断。”

随后的几天,王献之仍像第一天那样,草草写完一百个字就出去疯玩一通。一天下午,父亲的朋友来家里拜访,刚好碰上玩耍回来的王献之。献之认识父亲的这位朋友,知道他也是个精通书法的人,于是便拿出写的字说:“叔叔帮我看看,我写的字是不是比父亲还好了?”客人碍于王夫人的面子,只能笑道:“好,好!”王献之听后喜上眉梢,冲着他母亲喊道:“娘,您看,叔叔都夸我的字好。”母亲听后只笑不语。

几天后,王羲之回来了。见过夫人后,他即来到了王献之的书房。那天王献之还是像往常一样出去玩了,只留下一堆乱铺乱放的纸。王羲之上前一看,随即摇了摇头。纸上的字凌乱浮躁,可见写字之人的心态。有一个字“鹅”甚至少了“我”上的一点。于是,王羲之拿笔补上了这一点。

晚饭时分,王献之玩完回到了家。他不知道父亲已经回来了,还像往常那样拿了字给他母亲看,并问:“娘,我写得如何?是不是赶上父亲了?”母亲看了半天,说:“你的字离你父亲的还差得很远,但是这‘鹅’字‘我’上的一点,倒很像你父亲的真传。这一百个字中唯有这一点写得和你父亲一样。”王献之拿回来一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早上出去玩的时候,他好像没有写上这一点,那么是谁写的呢?他忽然想到,这天正是父亲回来的日子。

王献之羞愧万分。他没想到自己的书法与父亲还有这么大的距离,一百个字中竟然没有一笔能够比得上父亲的,更别说超过他了;他也没想到母亲的鉴别能力会有这么强,居然能一眼认出父亲的笔法。从那以后,王献之不再骄傲自满了,他潜心研究书法,虚心向前辈名人学习。

王献之最后能够成为名满四海的大书法家,与他这段少时的经历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他当时不能及时纠正骄傲浮躁的心态,那么中国必然会少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师。无论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还是正在为自己的人生、家庭奋斗的社会人士,都应该看到,骄傲和浮躁是学习中最要不得的两个毛病。它们会像墨镜那样,挡住我们向前眺望的目光;会像毒药那样,麻醉我们渴望进取的心灵。

被骄傲遮住眼的我们,永远只能看到自己拥有的那点东西,并可悲地以为这些东西已经足够好、足够多了。前面还有许多我们从未见过也无法想象的美丽风景和迷人事物,我们看不见却可笑地以为已经看尽了世界的一切,这和那只井底的青蛙有什么区别?被浮躁控制住的我们,永远静不下心来体验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畅游的快乐,也无法真正领略获得学识和才能后的那种无限满足。我们奔波于琐事之间、沉浮于纷乱之中,自以为过得充实,实际上却活得毫无价值,这又比那些整日叽喳却无力高飞的鸟雀高明多少呢?

学习是一个无法预言终点的旅程。在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以前,千万不要让骄傲和浮躁成为拖住我们脚步的累赘,令我们裹足不前。让我们用一颗谦虚而宁静的心,去感知去获得最珍贵的美。

心理透视

渴望知识和才能的心,如果在不慎中装入了骄傲和浮躁,那么就会失去进取的激情和方向。戒骄戒躁,让我们的心时刻拥有虚心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