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愤怒发作本身就是片面的产物,在愤怒当中是无法全面考虑问题的。全面考虑问题一般是在缓冲以后,或自己认识到愤怒,而开始控制或积极化解的时候。
检视诱因
怒火总是由某一事件或想法引发,这是导火索。引发愤怒的思绪同时也是浇熄怒火的关键。后续的事件、想法或思维则起着累积和煽风点火的作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要平息愤怒就要拔除愤怒的种子。发现诱因,并对其做出分析,调整期望,往往能够很快地降温、灭火。因此,时机愈早效果愈大。
考虑前因后果
想象一下后果,看看值不值得。气病了自己没人同情,还让对手看笑话。再看看那件引发愤怒的事情,对你、对环境的损失是不是大于愤怒造成的损失。分析愤怒是否于事无补。分析一下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案或能不能有效地计划修正。将事情纳入理性,怒火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提高觉悟
我们应该给别人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认识到伤害了别人就等于伤害了自己。在分工和合作的时代,尽可能化敌为友,关系恶化只会降低系统效率。
划清责任
不要认为一件事做得不好就是对方的责任。更不要把外界责任泛化,归咎于整个社会或整个集体。往往大多数人都是无辜的。即使是提到敏感话题,也要考虑广大善良的人民。这也能够使将来的行动有的放矢。
改变思考的角度
我们花愈长的时间思索引发愤怒的原因,便愈能编织出合理的愤怒理由。深思使怒火更旺盛。因此必须完全抛开使你愤怒的事件,重新以更乐观的心态看事情。
这些是平息怒气的最佳方案。
改变心境,才能改变人生。有一个人脾气很暴躁,常常因此得罪别人而懊恼不已,所以一直想将这暴躁的坏脾气改掉。后来,他决定好好修行,改变自己的脾气。于是他花了许多钱,盖了一座庙,并且特地找人在庙门口写上“百忍寺”三个大字。这个人为了显示自己修行的诚心,每天都站在庙门口,一一向前来参拜的香客说明自己改过向善的心意。香客们听了他的说明,都十分钦佩他的用心良苦,也纷纷称赞他改变自己的决心。
这一天,他一如往常站在庙门口,向香客解释他建造百忍寺的意义时,其中一位年纪大的香客因为不认识字,而向这个修行者询问牌匾上到底是写了些什么。修行者回答香客说:“牌匾上写的三个字是‘百忍寺’。”香客没听清楚,于是再问了一次。这次,修行者的口气开始有些不耐烦:“上面写的是‘百忍寺’。”等到香客问第三次时,修行者已经按捺不住,很生气地回答:“你是聋子啊?跟你说上面写的是‘百忍寺’,你难道听不懂吗?”
香客听了,笑着说:“你才不过说了三遍就忍受不了了,还建什么百忍寺呢?”
心理透视
安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生活就是心灵的修炼场,想要改变自己,应当从改变心境做起,而不是筑造虚华的水月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