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鸡汤激扬人生全集
14305400000077

第77章 专注、执著,幸福之本

专注、执著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忘情和忘我的投入。

一位伟人说,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可是,并不是任何人的一生都能做好一件事,这里边固然有诸如才智、环境、机遇等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缺少对所追求事物的投入。

这世上,专注者往往默默无闻,普通的如田野里耕作的农人和车间里生产的工人,谦卑的如郊外的草树和山谷里不为人知的流水。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具有献身精神,能够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

学者梁实秋曾断断续续用三十余年的时间独自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投入了几乎半生的精力。开始,梁实秋共物色了5个人担任翻译,他和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计划5年至10年完成。后来,另外四人临阵退出,梁实秋便一个人把任务承担下来。人生的遭遇是任何人都难以预料的,他在抗战爆发前完成8部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七七事变”后,为了躲避日寇的通缉,他不得不逃离北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继续进行对莎翁剧作的翻译。抗战胜利后,梁实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课余之暇,他依然坚持莎翁剧作翻译工作。1967年,由梁实秋独立翻译的莎士比亚37种作品的中文译本全部出齐,在国内大学界引起了轰动。梁实秋回忆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其间也很少得到鼓励……”梁实秋的成功,得益于他对这一工作的执著精神,得益于他一心一意的投入。任何事情都需要投入,要想成就大事就更是要锲而不舍地投入。

专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情,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投入,是“十年磨一剑”的等待。所以,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古今成大事者,大抵都具有这份执著精神。

心灵悟语

执著的信念,能帮助我们挖掘出深藏在自身的无穷力量。让我们铭记爱因斯坦的名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与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