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跟孩子谈钱
14303400000024

第24章 教孩子关于钱币的知识

记得在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中,有一集叫《压岁钱》。故事是这样的:新年到了,小新听说小朋友们都会在这个时候收到压岁钱,就回家向妈妈要压岁钱。妈妈知道5岁的小新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压岁钱,就给了他一个乒乓球敷衍了事。

要知道,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所以不要让孩子不知钱为何物,或者拒绝让孩子沾染金钱。而要让孩子认识钱币,了解钱币,再告诉他们钱币的来源、用途等,让孩子学会自己使用钱币,甚至可以让他接触一些金融知识。

对于3岁左右的小孩子来说,硬币不过是会叮当作响的亮晶晶的玩具,而纸币只是一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罢了。此时他们也许已经知道这些东西被叫做“钱”。甚至于还知道用“钱”是可以换回一些东西的,但他们对于“钱”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总的来说会把钱等同于一般的玩具。而当孩子长到5岁左右时,就知道“钱”是用来“买东西”。此时,就可以开始教给他们一些关于“钱”的知识了。

钱有许多绰号。在国外,有人把钱叫做生面团,也有人叫它面包,还有雄鹿等。在中国,因古铜钱的形状多是外圆内方,因而钱常被叫做“孔方兄”,有古人认为钱是“不干净”的东西,因而又将其蔑称为“阿堵物”(意为“这东西”)。美元钞票有时又被人称做绿票或响吻。我国民间常把硬币叫做“钢镚”,将老版的10元人民币叫做“大团结”等。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我国于1948年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那时的人民币票面金额较大,最小的票面金额为1元,较大的有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后来,国家的财经状况有了根本好转,物价稳定,币值稳定,这套人民币的毛病也就很明显了:一是货币票面金额大,计价与流通都很不方便;二是仍留有旧中国通货膨胀的残迹,让人觉得钱不“值钱”;三是只有主币,没有辅币,不能完整体现我国货币单位的概念。因此,1955年3月1日起又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同时发行了辅币。第一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的兑换比价是1∶10000,这就是人民币价格标准的改革,也就是说将原来的人民币抹去了四个“0”。以后,又陆续发行了第三、四、五套人民币,人民币的颜色和图案都有了很大变化,印刷越来越精美,防伪技术也越来越高,但价格标准却没有再改变。目前所使用的多为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