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养生保健歌诀
14299200000012

第12章 居家生活养生歌

家之歌

最好

幸福岛

避风港湾

温馨乐逍遥

夫妻恩爱和睦

教育子女敬二老

勤俭持家消费不高

家和万事兴团结一道

自强不息坦诚谦让勤劳

多开窗户通风好

勤换衣服勤洗澡

室内外常打扫

防疾病锻炼早

学知识读书报

看电视或闲聊

有事情共商讨

“家”谣

世界只有家最好,男女老少离不了,

男人没家死得早,女人没家容颜老。

外边世界千般好,不如回家乐逍遥。

男人要想身体好,下班回家半小跑。

一杯清茶一张报,闲来厨房做菜肴。

多沟通,共商讨,聊天游戏感情好。

注:参考洪昭光教授的讲演稿《做小康社会好公民,健康快乐一百岁》。

安乐窝①

老年躯体索温存②,安乐窝中别有春。

万事丢心闲堰仰③,四肢由我任舒伸。

庭花盛处凉铺革④,檐雪飞时软布茵⑤。

谁道山翁拙于用⑥,也能康济自家身⑦。

注:①摘自宋代邵雍:《林下五吟》。②索温存,索取温暖、体贴。③堰:仰面躺下;闲堰仰:无心事、无牵挂的样子。④草:竹席。⑤茵:坐褥、帐帷。⑥拙于用:笨拙、无用。⑦康济:健康、帮助。

安居吟①

居之安,平为福,万事分定要知足。

粗衣布袜山林间,放浪形骸无拘束。

好展卷,爱种竹,花木数枝喜清目。

涤烦襟,远尘俗,静里系相下指熟。

渴烹茶,饥煮粥,水淡交游论心腹。

中则正,满则覆②,推己及人人信服③。

不妄动,不问卜④,衣食随缘何碌碌!

遇饮酒,一歌曲,欢会无多歌再有。

常警醒,念无欲,世事茫茫如转轴。

人生七十古来稀,百岁光阴真迅速。

时青山,依绿水,造物同游何所求。

及时勉励乐余年,一日清闲一日福。

注:①摘自宋代邵雍:《击壤集》。②居于中心则正,满了易倾覆。③用在自己身上及他人身上都会令人信服。④不问卜:不抽签、不算卦。

“二字”诗

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

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

注:摘自清代《增广贤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夫妻八“互”歌

家和睦,需有方;有八“互”,记心上。

一互敬,多协商;二互爱,情意长;

三互信,莫乱想;四互勉,共向上;

五互助,热心肠;六互让,不逞强;

七互慰,暖心房;八互歌,心欢畅。

注:此为周总理和邓大姐一贯倡导的“夫妻八互三字歌”。

夫妻牵手

夫妻之间牵牵手,息息相通感情有,

早上出门牵牵手,神清气爽往前走,

晚上回来牵牵手,消退劳累无忧愁,

花前月下牵牵手,心心相印乐悠悠。

注:参考洪昭光教授的讲演稿《做小康社会好公民健康快乐一百岁》。

家庭健康之宝——话聊

说起话聊真奇妙,防病治病都有效。

一聊双方误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

三聊能治血压高,四聊能把肿瘤消。

话聊疏解郁闷气,话聊提高抵抗力。

天天话聊三四起,家家安乐甜如蜜。

注:参考《首席专家洪昭光教授谈——健康快乐100岁》。

八“不”歌

饭休不嚼便咽,话休不想便说,

路休不看便走,事休不想便做,

友休不择便交,衣休不慎便脱,

气休不忍便动,财休不审便获。

注:参考清代金缨《格言联壁·持躬类》。

起居养生歌

欲求健康乐逍遥,起居养生有诀窍。

黎明即起庭院扫,散步慢跑做做操。

踢腿甩臂太极拳,何必苦把仙方找。

定时大便莫憋尿,二便通畅疾病少。

一日三餐要定时,饮食有节勿过饱。

素食为主少荤肉,平衡膳食寿自高。

少量饮酒烟戒掉,防病防毒防感冒。

远眺眨眼做眼操,不要躺着看书报。

增减衣服随气候,被褥常晒勤洗澡。

春暖不要忙减衣,秋凉勿早增衣帽。

作息有序莫大劳,疲劳过度精气耗。

安闲好逸气血滞,体弱多病易早夭。

居室洁净勤通风,空气新鲜病不扰。

注:此歌流传于民间,部分修改。

中年人生活六“戒”

一戒懒惰不锻炼,

二戒过量重负担,

三戒多食致肥胖,

四戒酗酒又吸烟,

五戒纵欲耗肾气,

六戒发怒易伤肝。

中老年人的“少”与“多”

少一会儿忧愁,多一会儿喜欢。

少一次聚餐,多一次松弛时间。

少一星期紧张生活,多一次郊外休闲。

少参加一次酒宴,多一次与家人共进晚餐。

少一小时在灯光下,多一小时在日光间。

少坐一次汽车,多一次步行游览。

少吃一份肉食,多吃一份菜鲜。

少一次社交活动,多一小时睡眠。

注:参考刘文秀《健康快餐》。

退休乐

工作繁忙几十年,忽然退休在家闲。

昔日事业多红火,今日清闲失落感。

须知长江前后浪,新老交替是必然。

调整心态放眼量,振作精神乐陶然。

公益活动多参与,发挥余热作贡献。

也可安乐度日月,生活安排轻松点。

上午学歌练书法,早晨打打太极拳。

下午看报拉家常,晚上秧歌扭得欢。

尽情享受好时光,身心健康寿百年!

勉闲游①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日游?

不是尘埃便风雨,若非疾病即悲忧。

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自由。

惟有分司②官恰好,闲游虽老未能休。

注:①此文为唐代白居易所作。②分司:按唐宋之制,中央职官在陪都执行职务者,称为分司,多为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