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时代潮
14294800000037

第37章 论文(1)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至关重要

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是新闻战线的一件大事,是新闻战线在政治生活中的一大举措。

我们的报纸是党的报纸、人民的报纸,我们作为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经常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身,不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不深,就容易在新闻工作中迷失方向。对一张报纸来讲,新闻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强,就唱不响主旋律,打不好主动仗,就无法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和人民的喉舌性质以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舆论导向的“祸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高度概括,是对新闻宣传重要性最集中、最典型的总结。从“祸福论”看出,我们面临的责任十分重大,特别是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每一个新闻媒体都将是一种考验。我们的工作如果出了差错,造成的影响有时是无法挽回的。怎样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呢?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学深学透。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我们要集中力量逐字逐句逐条地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领会掌握其实质,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维护党报的严肃性,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

第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要注重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认真实践。有了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们才会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同时会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曾经说过:“记者的新闻敏感来自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修养,来自强烈的新闻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不难看出,一个记者新闻敏感是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不开的。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们才能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对采访的事件、对象,对新闻素材的舍取自然而然地选择。同样作为编辑,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也会善于运用“版面语言”,突出什么,强调什么,弘扬什么,反对什么,使报纸的版面真正体现一种力量,代表正确方向。

第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必须在新闻宣传中坚持“三贴近”。毛主席曾经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使其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三贴近”坚持得越好,落实得越好,报纸的喉舌作用就发挥得更好,同样报纸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就发挥得更好。

总之,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高瞻远瞩,善于辨别真伪,善于坚持真理,才能增强大局意识,克服低俗倾向,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原载2004年第1期《报业之窗》)

正确开展报纸批评的几点体会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党报的舆论监督,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批评报道,党报要善于拿起这一武器,加大报纸新闻批评力度,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监督工作。

关于如何正确处理报纸新闻批评采访与报道,笔者在这里结合多年的新闻编采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对批评性新闻要发现线索,一访到底,形成攻势,促解问题。

话题先从沙尘暴说起。近几年来沙尘暴肆虐,为农业及其他各项事业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危害。因此,舆论哗然,新闻媒体都为之纷纷呼吁:要坚决制止毁林,爱护植被,治理生态,防止荒漠化的扩大。这使我想起了12年前的一次批评性新闻的采访。1989年3月,我和报社其他两位记者到当地林业部门采访植树造林情况,本来我们是要采访一些先进典型配合报纸搞好绿化造林宣传的,但林业部门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民勤县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毁林开荒,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黑瓜子销量好,农民有好的收入,故要毁林开荒种植黑瓜子。这一现象和线索立即引起林业部门和报社的高度重视,我们一拍即合,意在利用报纸宣传和监督,尽快加以制止。

民勤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巴旦吉林沙漠腹地,经受着风沙的严峻考验,因此,不立即制止毁林开荒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当即和林业处的负责同志一同前往展开采访活动。记者在一些乡村看到,一些农民正在雇用一台台东方红75型、100型拖拉机将一个个长满茂密沙生灌木的沙丘、沙包夷为平地,大片大片的花棒、梭梭被大型拖拉机吞噬。记得一位老人在采访时潸然泪下:“多少年来,不管冻死、饿死,柴湾里的任何一根柴是不能动的。”是的,正是有了这些沙丘,才挡住了一个个风沙口,正是有了这些林木,才阻遏了流沙移动,农田得以保护,人民得以繁衍生息。

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了大量的事实和材料后,我们写成了近3000字的通讯《历史教训岂能遗忘——民勤县一些乡村毁林开荒的事实与剖析》一稿,为了慎重和防止事实有误,我们二次赴民勤,让县上有关领导和部门审稿,县委书记立即组织召开县上四大班子及县上林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逐字逐句地对稿件进行了审核,在场领导都予以支持。稿件于3月15日刊登在《武威报》头版头条位置,并配发了一组毁林照片。稿件见报后的第3天,地委书记就利用一次大会,发表了三条意见,并在《武威报》上登载了题为《地委书记杨作林就民勤毁林开荒问题发表意见——坚持依法兴林,制止植被破坏》的消息。在此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引起民勤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决定立即采取更有力措施,制止毁坏植被、乱垦荒之风。就在这时,总编辑感到这篇稿件的分量较重,一旦省上派员来武,报社要作出采访的详细汇报,于是带我再次奔赴民勤,又对我们采访过的毁林现场进行了实地核实。这位总编辑在武威地区农业部门和宣传部门工作过,看了现场后,他心里更加有了底,在返回武威的途中,对这篇稿件进一步做了肯定,并指出力度还不够。接着《武威报》又在头版头题刊发了消息《民勤县委县政府领导闻过则喜——接受舆论监督,制止毁林毁草》,4月12日,《甘肃日报》又将我们的稿件重新编了标题后全文在第四版头条位置发表,题为《保绿洲才能保家园——民勤县一些乡村毁林开荒的剖析》。至此,《武威报》及其舆论对民勤毁林开荒的批评与宣传形成了强大攻势,而且也为制止这一歪风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对批评性新闻要认准事实,慎重权衡,勇于披露。

前面我所说的发现线索,一访到底,其中的“访”就是个基础,而且是掌握确凿事实的基础。记得有一次当地城建部门要求我和一位副总编辑前往采访有关城建拆迁的一件事。当时城建部门在城内搞住宅小区开发,小区内有一“钉子户”坚决不拆迁,一时做不通工作,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城建部门的同志要求我们在舆论上给予支持,当时谈了有关情况。虽然在城建部门基本上掌握了情况,但我们总认为是一面之词,所以又亲赴现场拍了照片(当时主人不在),写了一篇批评性报道,题为《第213户何时搬迁》,并配了照片,在《武威报》头版刊发。稿件见报后,这个“钉子户”扬言,说拍照片、发稿都没有征得他的同意,非得报复我们不可,但是正义是恐吓不了的,面对认准了的事实和舆论攻势,这个“钉子户”还是按限期搬迁了。经过对民勤毁林开荒和对拆迁“钉子户”的采访、披露,我有几点认识:一是在处理批评性稿件时,一定要认准事实。那么认准事实的途径,我想一方面要对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到事发地进行核对、证实,包括一些细节也要核实。另一方面对直接深入到事发地了解到的情况,要同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实,这样才能防止表面现象掩盖真实情况,才能反映出本质的东西来,做到公正客观。二是对事实准确无误的批评性新闻,要认真、慎重地进行权衡,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要注重稿件刊登后产生的社会效果,对有利于促进问题处理的稿件和有利于党和人民利益的批评性新闻稿件要及时刊发。三是增强对批评性新闻稿件披露的勇气。早在1940年,《中宣部改造党报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党报要成为战斗性的党报,就要有适当的正确的批评,表扬工作中的优点,批评工作中的错误,通过报纸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胡乔木同志也曾指出:“在报纸上进行批评,对于共产党的报纸来说,应该是一个根本原则。”因此对瞅准了的而且刊发后能产生强烈震动和最佳社会效果的批评性、监督性新闻稿件,不要太瞻前顾后,该批评的必须批评,该监督的一定监督,应申张正义,扶正祛邪,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报纸的权威性。

三、对刊发的批评性新闻,其内容要攻其点、不及面,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无论采访和刊发批评性新闻都要抓住一点、紧追不舍,把一件事情弄清吃透,要注意社会影响。一是就批评性稿件而言,要做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前几年,在《武威报》刊登过一篇批评性新闻稿件,文中不讲方式地罗列了一个县的一些不良倾向,因此而损害了当地人的感情和形象,由于涉及面太大,在群众中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引起了全县乃至全区不少人的反感,社会舆论对此一片哗然。此篇文章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件事一直被众人谈论了好几年才算休矣,同样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报纸形象。可见,一篇批评性新闻稿件若处理不当,会产生不良后果。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也还很多、很深刻。二是按照党报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原则,报纸批评性新闻的涉及面不能过大,以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进而产生负效应。因此,必须要顾大局、识大体,党报要同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防止帮倒忙,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一句话,就是开展新闻批评也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新闻批评也必须从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在采访上、在发稿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处理一定要得当,在这些方面一定要为党为人民负责,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玩世不恭,要综合分析、考虑,以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目的。

(原载2001年10月《报业之窗》,2002年6月获第二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二等奖)

地方党报要把广告经营同报纸宣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报业经营,主要是指报纸的广告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巨变,以报纸广告为主的报业经营的作用更加明显,地方党报应把报业经营同报纸宣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报纸宣传的自身要求和报业竞争的必然要求。

报纸宣传,尤其是党报的宣传责任重大,它对一方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发挥着巨大作用,而报纸广告作为报业经营的主渠道,又对报纸宣传发挥其保证、扶持作用,为充分发挥报纸的宣传功能创造条件,为报业的进一步振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报纸广告经营与报纸宣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目前的报业现状看,不少地方党报都是事业单位,从改革上讲,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早已成为政策,正在加紧实施,对之逐步减少财政拨款和“断奶”的步伐不断加大,把报业推向市场是必然趋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它具有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的二重性。社会属性是第一性的,商品属性是第二性的。此二性决定了报业的发展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纸,尤其党报,为了更好地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首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以保证社会效益。其次在此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报业的激烈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都促使地方党报在努力办好报纸、搞好报纸宣传的基础上,要比以往更加注重报纸的广告经营,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广告收入。与其使报业被迫推向市场,不如早下决心、早订措施,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增强市场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变被动为主动,不断促进报业发展。

地方党报要把广告经营和报纸宣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获得较好的广告收入,进而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提高报纸质量,开拓广告市场。

报纸是信息的载体,就这一载体而言,其状况和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信息传递的质量。进一步讲,报纸的质量是搞好报纸发行的关键,报纸发行的多少,决定着报纸广告收入的多少。商家及其有关方面在报纸上做广告也是有选择的,不仅选择报纸质量,而且选择报纸发行量,没有一个商家是不管报纸质量和发行量就随意在上面登载广告的,也没有一个商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而不讲求社会效益。他们把广告的社会效益完全寄托在报纸的优劣及其发行量和报纸的覆盖面上。同时,报纸的发行量是报纸广告价格的晴雨表,报纸质量好、发行量大,广告价格就高,反之则不然。因此,报纸质量是搞好广告经营的关键所在。一要提高报纸的编校质量,对新闻稿件精选细编、杜绝差错。二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在组稿上、版式设计上突出重点、讲究艺术,在遵循编辑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适应读者需求、满足读者需要。三要强化报纸策划,做到策划先行,使报纸宣传由被动变主动,靠策划突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四要瞅准党报宣传与读者和市场的结合点,对报纸及其结构很好地给予定位,使报纸的宣传思路清晰、框架鲜明。五要充分体现“党报风格、晚报特色”的办报思路,进一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力争使报纸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扩大读者群,赢得市场,扩大发行,吸引广告客户,吸纳各种经济信息,进而全面开拓广告市场,最终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依靠党报优势,扩大广告经营。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的喉舌,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报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就是认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各项主张,宣传两个文明建设,同时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党报是广大群众了解国家大事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因此而充分显不着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