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记者随从代表们来到了武威市第六中学参观。10余名校报“小记者”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省妇联副主任雷水贤说:在好多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武威六中注重音、体、美人才的培养,使我们很受启发。这些“小记者”将来会给武威乃至全省新闻战线增添新鲜血液。该校以“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爱我六中”为内容的德育活动中心和以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为内容的校内文化走廊吸引了参观者。省委宣传部部长姚文仓激动地说:六中在校风建设、校园建设、育人环境建设上堪称典范。六坝乡蜻蜓村的文化室里琳琅满目,迎面墙上悬着全村“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宏伟蓝图,室内农业科技、文化娱乐、生活常识等各类图书应有尽有。高坝镇发展庭院经济的图片展览,更使参观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姚文仓同志即兴赋诗:“高坝名镇,经济繁荣。重教重科,精神文明。郁郁葱葱,气象不同。改革开放,壮志凌云。”
在四坝乡迎接代表们的是气势雄伟的民间“攻鼓子”舞。几十名鼓手精神抖擞,鼓声激越奔放,气氛热烈欢畅,观者无不心潮激荡。最有趣的是,化了妆的乡党政领导,手持彩带,翩翩起舞。《光明日报》记者老陈同志说:“这是一条好新闻!”
代表们所到之处都感到耳目一新,从内心深处发出钦佩之情。武威农村掀起跳交谊舞热,这一现象在兰州市附近农村也是少见的。这说明农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情景使平凉地委副书记张新民诗情满怀:“改革开放威力强,凉州大地起沧桑。羌笛不再怨杨柳,攻鼓声声动西凉。”
(原载1992年6月20日《武威报》)
夜宿干城
——红军走过的地方纪行之一
编者按:1936年秋,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11月9日西路军进入我区境内分两路西进,五军和三十军先后经大靖、土门、大河驿、武威城日夜兼程到永昌县;九军经古浪大鱼沟、干城、横梁、古浪城、大河驿、武威城、四十里堡到达永昌县。红军在我区境内行军半月左右,打了许多胜仗。但伤亡也严重,仅古浪城一战,就伤亡近千人。红军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起悲壮义举。虽然最后惨败,但广大指战员英勇的革命精神却永存河西,为以后革命的胜利播下了火种。红军走过的地方现在建设得怎样?这是A41"1关注的问题。最近记者就此情况进行了采访,本报将陆续报道,以飨读者。
对于今天戴着太阳镜、骑着雅马哈飞驰的年轻人来说,长征已是遥远而传奇的故事,但是,流逝的岁月却永远冲淡不了红军西征的悲壮业绩。
1936年11月9日,西征红军分3个纵队渡过黄河、穿越景泰荒滩进入古浪县境内。10日,河西红军改称“西路军”。同日,红九军经干沟、乱泉子台、大鱼沟于拂晓前抵达干柴洼(今干城乡所在地)与敌马元海部交战,打了一昼夜。这次突围红军伤亡200多人。
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心情,踏上了这块51年前洒满红军鲜血的土地。
记者绕着弯弯山路,爬过漫漫荒坡来到四面环山的干城。这时已是黄昏时分,村里的人们锄草归来,三五成群地讲述着永远也讲述不完的山里的故事。提起红军当年战斗的情景,老人们忆起一幕幕往事,年轻人也从祖辈口中得知红军战斗过的那个山头。
50多年的峥嵘岁月过去了,干城面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住在干城的那天夜里正好放电影。夜幕笼罩着整个山峦,黑压压的人群围着放映机。虽说去年干城人均口粮只有19公斤,但从灯光下那一张张乐观的面孔上看不出饥寒的阴影。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干城儿女,供应了救济粮。
乡领导告诉记者:干城是贫困的,但剩余劳力多和发展养殖业却是干城的优势。他们西出阳关,东闯关中,从青藏高原、汉中盆地,到祁连雪峰、火焰山下都留下了干城男子汉的足迹;腾格里沙漠、内蒙古荒原洒下了干城“娘子军”的汗水。全乡大搞劳务输出,从去年的1300余人达到今年的3121人,共收入现金87万余元。全乡50多名能工巧匠就是山乡人民脱贫的领头雁。近几年干城的养殖业也有迅速发展,养羊专业户达到94户,拥有山绵羊4263只。青土坡上芳草萋萋,不少人发了“羊财”。当了一辈子羊倌的郭福春,他的羊群已发展到160只,去年仅此一项收入就达4600余元。
商品经济的观念和竞争的意识像春风一样吹到了这个山乡。在干城村我们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从永丰台出嫁到干城村的一位年轻妇女第一个带头钉起了鞋,可是被娘家人看见后她竟然羞愧地流下了泪水。但世俗毕竟东流去,她在闲言碎语中挺过来了,花70元钱买的补鞋机,仅去年就挣回1700多元票子。在她的带动下,眼下干城有男女4人干起了补鞋的行当,谁还会笑话呢?在干城我们还看到了这样一位能人,他的名字叫郭有信,今年47岁。我们叹服那用废玻璃块粘合的金碧辉煌的工艺品,竟出自一个山野村夫之手。郭有信还从事绘画、油漆,加小卖部,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将这赚钱的诀窍传授给了本乡的8个青年人,他们身背木箱走四方,人均年收入也在500元以上。
如今的干城已是拥有16000多人的乡,文化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31所中小学里2400多名学生书声朗朗,商业网点也有新的景观,邮电所、粮管所、供销社、卫生院等给干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干城乡至今没有通电,使山乡的夜晚漆黑一片,更重要的是千家万户的加工业受到了制约。干旱、缺电、闭塞、文化落后、自然条件差就是干城乡的乡情。随着黄河工程之梦的逐步实现,干城将有近一半人口迁往千古荒野上新开辟的家园。那时干城人民一定会在悠悠驼铃摇晃起的缤纷多彩的梦想中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留在干城的人们也将会在这块红军血染的土地上付出更多更深的爱。
(原载1988年6月29日《武威报》)
红军精神在横梁
——红军走过的地方纪行之二
1936年11月11日,西路红军第九军在古浪干柴洼(今干城)与马匪浴血奋战,当敌军败阵到大鱼沟之际,红军迅速撤离,星夜西进,于12日10时直达横梁村。横梁山峰交错、沟壑纵横、道路崎岖、地形复杂。这时,马匪马元海带领3个骑兵旅、3个正规团如发狂的野兽蜂拥扑来,可他没想到红军将士的动作敏捷,给他设置了天罗地网,得到的只是迎头痛击。横梁山阻击战共消灭敌人300多人。
51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沿着红军的足迹来到横梁时,但见禾青苗绿,满目碧色,一派盎然生机。在采访中,横梁村一些年长者对这次阻击战仍记忆犹新。战后,当地群众将牺牲的红军战士火化后埋在了土地庙后面,表达了山里人永恒的怀念。有一名负伤的红军战士不能随军行走,蔡常德老人就将他接到自己家里进行精心护理,一个月之后,伤口痊愈,那战士离开村庄上路了。横梁山阻击战后,红九军兵分两路,一路奔赴古浪,一路行进土门。
红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横梁妇孺皆知。因为村上常常组织群众讲红军的故事,以红军精神激励大家建设自己的家乡、树立良好的村风村貌。70多岁的陈渭老大爷一家人生活贫困,老伴双目失明,今春,老两口看着别人家的田都一块块地种了,心里很着急。共产党员来有才、农民王开科、村支书李向桂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撇下自家的农活,帮助陈大爷家修好农具、种好田,使老两口放了心。这样的事,在横梁村屡见不鲜。
在横梁我们还听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说的是村调解委员李国祥的事迹。李国祥德高望重,从70年代起就当了村上的义务调解员。1985年,本村一位订了婚的姑娘主动提出来要和男方退婚,男方大吵大闹,扬言非闹出事来不可。李国祥闻讯后,匆匆赶到女方家,当着男女双方,费尽口舌,讲了许多道理,双方哑口无言,表示和和气气地解决问题,一场轩然大波算是平息。谁知,到了第二天,男方背着别人牵走了女方家的一头驴,李国祥见势不妙,一直追了30里路才追上将人和驴一起带回。经做大量工作,女方赔男方40元钱,圆满了结了此事。现在男女双方都有了意中人,幸福地结婚了。一次,李国祥邻居家的老两口又打起架来,闹得家里不安宁,他便及时赶到进行调解。他很有经验,一听隔壁房间一女子的哭声停止,就三步并作两步赶去,果然是那老两口的女儿正在悬梁自尽,若迟一点,就会出人命。老两口的儿子也对父母经常吵架不满,认为父母吵架影响了他的婚事。去年有一次,他操起菜刀要杀亲生母亲,当时在场的李国祥不顾一切,奋力将菜刀夺回,避免了一起流血事件。如今这老两口和睦了,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娶上了媳妇。
(原载1988年7月2日《武威报》)
沙场练就硬骨头
——红军走过的地方纪行之三
去年6月,记者有幸游览了景色宜人、游客不绝的昌灵山。一位精神矍铄、谈吐风趣的老太太吸引了我们,便开腔和她攀谈一番,从此相识。她正是当年西路红军中精明刚强的女战土刘万寿。
1936年11月,西路红军第五军随三十军右侧西行,经大靖、土门到达永昌,此时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在这里红军战士被马匪包围,整整激战了七昼夜。刘万寿又随军赴高台参战,后撤退到祁连山10天,期间忍饥挨饿,饱尝了人间苦寒。当时同她一起的战士只有16名,但她们没有失去革命的信心,临时从中选出一名游击队长,带领大家打游击战。一日在高台一河道旁,遇见一售货的商人,他将红军密告于马匪,于是敌人疯狂反扑,红军战士被杀被抓,刘万寿隐蔽在附近山上的小煤窑里,免遭惨杀。她像失群的孤雁,无处栖身,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的日日夜夜,流落到民勤的荒草滩上,从此和一位牧羊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今年6月,记者专程来到广袤的海子滩,采访了这位当年的女红军战士。岁月的风尘在她饱经人世沧桑的面容上留下了刀刻斧凿般的皱纹。那清晰的古浪口音中依稀掺杂着语调深长的四川腔。她还是那样坚毅,那样热情,俨然一副老红军的气派和风度。
刘万寿从小就投身于革命。14岁那年,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入伍,16岁光荣入党。她同千千万万个红军战士一样,留下了使人难以忘怀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当敌人的屠刀对准脖颈、砍伤大腿时,也没有动摇她对革命的信念。烽火岁月中的戎马生涯,使她练就了一身硬骨头,造就了那种自信、乐观、坚韧、果敢的气魄。解放后她曾担任农民代表、区农会主任、初级社社长。1958年起又当了村支书,一干就是16年,群众对她看得起、信得过。16年里,她鼓励群众发扬红军精神,建设自己的家乡。
裴家营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显得太重要了。当时作为一村支书的刘万寿,把治水时刻挂在心头上,发动群众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大搞小型水利建设,挖土开沟,拉石筑渠,共造成3条水渠,全长达40公里。60年代,《甘肃日报》上曾刊登过她治水的功绩。从此,老红军治水的故事就在群众中流传开了。刘万寿带领乡亲们所建的水渠,至今还有两条仍在发挥作用。刘万寿年长离职后,她的长子阎向环不负众望,又接过了母亲的重担,担任了村支书,一千又是11年,母子俩为了乡村的建设事业奉献了智慧。
如今刘万寿一家已是四世同堂。老人家从不轻视传统教育,经常教诲儿女们从小就做有道德、有理想的人。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儿、二儿、五儿兄弟三人购买了二台四轮拖拉机和一台二八型拖拉机,农忙服务于农,农闲跑运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前虽然生活困难,刘万寿还是省吃俭用,供儿女们上学,使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三儿从武威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阿拉善右旗旗委办公室工作;四儿从广州华南工学院毕业后,在国防科委工作,曾立三等功。她的孙子中有的正式参加了工作,有的正在学校就读。
按理说,74岁的她应该在家里享天伦之乐,可是她闲不住,为了更好地保护昌灵山这块风景游览区,群众把她从几十里外的地方接到昌灵山上进行指导。后来有人奉劝她到昌灵山上烧香敬神时,她说:“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搞这些迷信活动。”原来,刘万寿的心中只有那片绿色。
(原载1988年7月6日《武威报》)
古镇今朝添新彩
——红军走过的地方纪行之四
大靖镇是“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的重要集镇,这是历史的记忆。这颇有名气的古镇,又是当年红军鏖战的沙场,红军将士在历史的画卷上又深深地勾勒了一笔他们的故事,为世人所传诵。
在古镇,还有一名活着的西路老红军朱金民,他的回忆,使我们仿佛目睹了红军当年进入大靖的情景。1936年11月11日,西路红军第三十军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到达大靖驻扎了一夜。位于镇东南角的刘家庄、梁家庄一带,是大部队的营盘。当时驻守大靖的马匪共1万多人,他们得知红军到达的消息后,派兵向镇南方向开枪骚扰,我军奋起还击,打死打伤敌人数名,12日便向土门挺进。
大靖这块洒下红军鲜血的沃土、留下红军足迹的古镇,随着历史的变迁,它也在变化、发展。不久前,我们到大靖实地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