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中华古训
14287100000040

第40章 写给家长的话

亲爱的家长朋友:

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强大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能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那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什么是社交礼仪?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讲礼仪可以使你的事业成功,讲礼仪可以使得社会更加安定。礼仪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和改善人际关系。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掌握好社交的尺度呢?

1.自尊但又尊重别人。自尊是可贵的,但在社交中不能只尊己而不尊人,应把自尊和尊人统一起来。

2.依赖但不轻信。信赖对方是获得对方依赖的前提条件,但依赖要有一定限度,切忌轻信盲从,否则会上当受骗。

3.表现自己但又不贬低别人。社交中适当表现自己是可以的,但若清高自负、贬低别人,就会使社交变得没有意义。用矫饰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会使人反感。

4.坦诚但不粗率。与人交往需要坦诚,但坦率不等于简单草率,信口开河。

5.谦虚但不虚伪。社交中必须保持谦虚的美德,但谦虚应以坦诚为基础,决不可陷入虚假的泥潭。

6.谨慎但不拘谨。谨慎行事是获得社交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谨慎并不等于拘谨。怯懦和忸怩都不利于社交。

7.活泼但不轻浮。谈吐幽默风趣,举止落落大方是交往的良好基础。但活泼大都不是轻浮,不能在社交场合随意表现轻浮、庸俗的行动。

8.严己但待人宽厚。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别人要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