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有严密观察、果断处置的护理作风。护理工作观察的项目多,变化快,要求的标准高。护理人员要不怕麻烦,观察仔细、全面。特别是产科疾病有变化急剧的特点,妊娠合并心脏病突然发生心力衰竭,过期妊娠突然胎心异常,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突然大出血、高龄孕产妇综合征,先兆子痫突然发生抽搐,分娩时突然发生羊水栓塞,臀位突然发生脐带脱垂等是常见的现象。护理人员对上述病人除严密观察外,同时要做好各种抢救准备,防止发生意外。对产后病人也不得放松警惕,仍要观察仔细,若发现异常,应早报告及时处置。常见的有双胎、死胎、羊水过多、妊娠中毒症、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滞产等。产后容易出血,若麻痹大意,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及时,亦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无论产前、产时、产后,均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或意外,要镇定有序,要准而快地配合医生果断地进行处理或抢救,尽力把伤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4)要有对病人、家庭、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妇产科护理质量除关系到患者本人的生命安危外,还直接涉及第二代的身心素质及生命安全。因此,妇产科诊断、治疗和护理都必须十分谨慎,任何疏忽、拖延和处理不当,都会给母婴、家庭及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对于性器官疾病的处置与护理要持非常慎重的态度,切忌因疏忽造成患者某种功能的损伤和丧失,特别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性功能、生育功能及体型的完美,尽量做到既清除病痛,又保全功能;既要考虑生理治疗、护理,又要考虑心理因素和夫妇关系问题。否则,忽视患者的意愿和权利,就会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5.儿科病人护理的道德要求
儿科的服务对象是从新生儿至14岁的病人。儿科病人与成年病人相比,无论生理、病理或心理特征上都有所不同,诊疗护理也有差异。因此,儿科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
(1)体贴入微,治病育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爱护儿童是传统美德。因此,护理患儿担任着双重责任:治病、育人。患病本身是十分痛苦的,加之生疏的医院,紧张、恐惧的心理,必然导致抑郁怪僻、不合群,有的大哭大闹,有的因此与医护人员不合作,甚至拒绝治疗护理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说话要温和,表情要亲切。要安排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使患儿愿意接近我们。对已懂事的患儿,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疾病,尊重他们,平等相待,尽量满足他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合理要求,使患儿像在家里一样感受到长辈给予的照顾。对于婴幼儿要经常抱抱他们,以消除生疏感,增加母爱感。对于生理有缺陷的患儿,要同情尊重,不要奚落取笑,避免伤害其自尊心。在对病儿精心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患儿的影响和教育,对哭闹、不合作的孩子不能进行哄骗、吓唬,以免患儿染上说谎不诚实的习惯。
(2)细致观察,审慎从事。护理人员是病情观察的"哨兵",儿科病人的特点给护理观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大多数病儿的自我意识模糊,表述不清,在巡视病房和护理操作时,要求注意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包括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吸吮、大小便及啼哭的声音,因为这些项目的异常往往是病情变化的先兆或征兆。同时,要求对观察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作出准确判断后及时报告,为医生的诊治提供快捷、可靠的依据,为抢救危重患儿赢得时间。对新生儿的观察更要谨慎、仔细,因为新生儿完全不能用语言表达,在对患儿进行管腔器官器械检查、治疗和护理时,动作要准确、轻柔,稍有不慎或用力不当,就会误伤组织和器官,导致病人伤残。
(三)特殊病人护理的道德要求 (2)
(3)认真负责,为患儿终身着想。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成了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一个患儿牵动几代人的心。因此,护理人员要自觉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仅考虑近期效应,更应考虑远期效果,优质施护,并采取一切防护措施,防止并发症和任何毒副作用。由于患儿对药物敏感,用药剂量要十分精确,对名称模糊不清或数量、用法有疑问要及时核对,绝不能因用药不当给患儿带来终身痛苦,甚至致残、致死。否则会给自己留下终身的职业遗憾。
5.精神科病人护理的道德要求
精神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精神病患者的难度,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护理技巧,而且需要具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情操。护理精神病患者应恪守以下伦理要求。
(1)尊重患者。一个人患病是极其不幸的事,而患上精神病尤其不幸。一个人精神伤残要比躯体伤残更为悲惨,不仅无法学习和工作,甚至因病态而丧失人格。尊重他们的自由和合理要求,这对护理精神病患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夏威夷宣言》指出:"把精神错乱的人作为一个人来尊重,是我们最高的道德责任和医疗义务。"我国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粟宗华教授说过:"内外科患者的病史是用笔墨写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病史是用血和泪写的。"由于疾病,精神病患者往往丧失理智,有时甚至做出亲者痛的事情,尤其值得人们同情和关照。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理解他们,不能歧视、耻笑他们,要像对待其他患者一样尊重他们的人格。对患者合理和正当的要求,应尽力予以满足;对确实不能满足的要求,要耐心解释,讲清道理,不哄骗患者。正确执行约束保护措施,不轻易地约束患者,除非病情和治疗的需要。
(2)保守秘密。精神病人的病情复杂,与个人经历、家庭教养、社会环境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关,病史往往涉及病人的隐私,护理人员在尊重病人人格的基础上,要恪守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原则,决不能向任何与治疗、护理无关人员泄漏病情隐私。此外,医务人员的家庭住址、医务人员间的意见分歧及医院内部问题也要对患者保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至于医护人员为了明确诊断和治疗护理的目的而相互提供和讨论患者的病情,则是完全必要的,不属于保密范围。
(3)恪守慎独。由于精神病患者思维和情感紊乱,精神活动失常,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甚至有些患者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能对医护人员的行为给予恰当的评价。还有些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温饱不知,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心。鉴于上述情况,护理人员必须做到恪守慎独,自觉、准确、及时完成好护理任务。那种以为精神病患者"糊涂",临床护理中少做点或做错了也没关系的想法是极为错误的,是缺乏道德责任感的表现,应当坚决摒弃。
(4)正直无私。精神科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正直无私,要遵循精神病学的科学办事。一些精神病患者易产生"钟情妄想",所以护理人员在接触异性患者时,态度要自然、端正、稳重、亲疏适度,不可过分殷勤或有轻浮表现,要时刻保持自重、自尊。对来院就诊患者的财物要认真清查、保管,并向其家属交代清楚,不能利用患者价值观念的紊乱,向患者索取财物,获取不正当利益。有些精神病患者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产生冲动,时常伤人或毁物,对于这类情况,护理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患者的言行是病态,非正常人所为,需冷静对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宽大的胸怀善待患者,这是正直无私的道德境界。
(5)保证安全。加强病房巡视,保证患者安全,这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自伤、自杀企图及伤人毁物行为的患者,要加强监护,严格病房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巡视,巡回护理,妥善收捡刀、剪、绳、带以及玻璃制品等危险品,以免造成安全隐患。对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由于其对未来的前途悲观失望,对今后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缺乏信心,要多做心理护理,多开导、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精神病患者,常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电抽搐治疗、胰岛素休克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衰竭疗法等治疗护理方法。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治疗护理方法原则是:能施温和无副作用的心理治疗的,则尽量不用药物治疗;能用药物治疗的,则尽量不用昏迷、抽搐、外科治疗。但是面对应用护理伦理学某些精神病患者拒不服药而又无法控制其自杀、施暴行为时,使用电休克就是合理的、人道的,因为这是为了确保患者、他人和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夏威夷宣言》指出:"除非患者因病重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或对旁人构成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可以也应该施以强迫治疗,但必须考虑患者的切身利益。"但实施治疗或手术时要尽量缩小或避免毒副作用与并发症的发生。
6.传染病病人护理的道德要求
传染病是指各种致病性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除了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外,还可以传染给他人。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控制不当,疫情会迅速扩散殃及他人,甚至影响生产建设和社会安定。因此,护理传染病病人有其特殊的道德要求。
(1)忠于职守,勇于奉献。在传染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和传染病病人朝夕相处,除常规护理外,还要清洗和消毒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传染性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会溅洒在护理人员的脸上、身上。因此,传染病护理要有热爱专业、忠于职守的强烈责任感、事业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抗击"非典"期间,许多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疗和护理中,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以自己的行为塑造了一个个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
(2)尊重病人,调节心理。由于传染病需要被隔离,个人的正常生活环境和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心理上肯定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护理人员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充分体谅和理解他们的苦衷,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以自己的高尚道德情感,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对有孤独感的病人,要向病人讲解有关传染病知识,使其认识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并理解隔离的暂时性;对忧虑的病人,应向他们讲清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预防措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染病;对自卑病人,应主动接近他们,温和而热情地开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宽慰。总之,护理人员要使病人拥有良好的心境,从而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
(3)预防为主,服务社会。传染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曾经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近几十年来,人类正面临着新的传染病危机,艾滋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猴痘、西尼罗热、炭疽等时有发生,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尽管在新时期有所调整,但"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始终不变,这对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专职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护人员,要树立"大卫生观念",动员全民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医护人员既有治疗、护理病人的义务,又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责任。
为此,首先,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参与预防接种,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以及向人民群众普及防治传染病知识。其次,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传染病病人的严格管理和可疑病人的隔离观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卫生标准做好灭菌消毒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再次,护理人员应配合卫生人员、后勤人员对病房内的污水、污物进行妥善处理:污水要消毒、净化后再排放;对污物要及时收集、集中销毁;传染病人出院后剩下的物品要及时消毒灭菌处理等。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有对人群、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搞好"三废"处理,这不仅是传染病护理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要求和美德体现。
思考题
1.护理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2.基础护理道德要求是什么?
3.整体护理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4.心理护理的特点有哪些?
5.急诊护理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6.护理老年病人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案例
病儿,男性,2岁,不慎被开水烫伤。面积约12%,除有两块鸡蛋大的Ⅱ度烫伤外,其余都是Ⅰ度烫伤。病儿被送到某医院,住院医生给病儿进行了认真的治疗,病儿恢复很快。一天,值班护理人员遵医嘱给病儿换药,护理人员用棉球蘸上药往病儿伤口上涂去,病儿突然凄厉地哭叫起来,病儿的父亲提醒护理人员说:"上次上药不疼,是不是上错了药?"护理人员根本不理,继续涂药。病儿父亲再次提醒护理人员别用错了药,护理人员大怒,竟把一瓶药都倒在病儿伤口上。这时病儿两眼发直,再也哭不出来了。紧接着病儿发生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后来人们发现护理人员给病儿上的药是剧毒品煤酚皂溶液。
请根据护理工作基本道德要求对该行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