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
1427200000037

第37章 护理工作中的道德 (3)

现代医学认为,心理、社会因素能够引起疾病并影响疾病的转归。很多疾病的发生或加重,既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参与,也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参与。因此,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对影响患者健康的诸因素进行认真具体地分析、比较,然后,对患者健康问题作出评估,找出体现患者病因、病情、病态等方面的差异,制订出相应解决健康问题的护理计划并及时实施。人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与外界环境通过输入、输出、反馈不断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开放系统。整体护理的程序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输入问题→解决→平衡→出现新问题→再解决→再平衡,其目的是为了恢复和保持患者健康。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认真分析调查收集的资料,抓住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工作。现实生活中影响人的因素很多而又呈现出不同的特殊性,根据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整体护理中,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患者的不同情况及各自的基本需要,制订并付诸实施有利于每个患者康复的合理需求的护理计划,使整体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5.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开展整体护理是我国临床护理改革的"突破口",是与国际先进护理模式接轨的唯一途径。系统地贯彻护理程序,是护理学理论的新发展,也是我国护理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扩大了护理学的范围,也丰富了护理学的内容。整体护理为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构成和自身修养,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以满足护理对象的需要为基础,以解决护理健康问题为根本目的。因此,它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变平面型的知识结构为立体型的知识结构。护理人员必须以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学习护理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在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的同时,不断加强护理道德的修养,勇于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护理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心理护理伦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现代医学科学证明,心理致病是通过人的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这些中介来起作用的。紧张,不愉快的情绪,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并降低免疫系统的作用,从而引起身心疾病。心理因素既可致病,也可治病。因此,研究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护理伦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指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给病人以关怀、支持和帮助,提高其对健康与疾病诊治过程的适应能力,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早日康复的过程。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的作用就是在观察疾病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在疾病发展中所表现的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个体特征。

(二)心理护理的特点

1.心理护理强调个体化

每个人不仅有生理活动,还有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人既是生物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人。所以,在躯体疾病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又由于个体对事物的认知不同而表现不同。就住院病人而言,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不同的行为习惯;即使来自同一个民族的病人,也有不同的性别、年龄和文化差异。病人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乡村;有干部,有知识分子,有工人,有农民;有经济条件好的,也有经济条件差的;他们的病情不同,承担着不同的家庭角色;脾气、性格更不一样。所有这些都会造成他们的动机不同、需要不同,对待疾病的心理及行为反应也不同。护理人员的责任就是要了解和认识这些不同,帮助病人调节心理达到治疗和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

2.心理护理是复杂的影响过程

心理护理与给病人进行机体注射是截然不同的。肌注时,只要针头进入肌肉,药液注入体内,便开始吸收和产生作用;而心理护理的目标是让病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发生变化。因此,病人的主观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当病人没有愿望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情绪不允许他理智地思考时,护理人员的努力可能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如果护理人员与病人对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的认识,而护理人员又没能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不能产生共鸣,甚至产生防御心理;或者由于护患沟通不够,病人无法理解护理措施的含义,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再者,某些病人担心自己的隐私被他人发现或泄密,不愿向医护人员袒露实情,医护人员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导致护理措施没有针对性,效果不好等。可见心理护理绝对不是替代过程,而是协助和促进的过程。

3.心理护理的目标是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

病人的身心健康包括自我实现与自我接受、增强自信与个人完善、改善人际关系和适应变化、获得现实的个人目标等。为达到这些目标,护理人员有责任提供帮助,病人也有责任参与。护患沟通是双向而非单向的,不是护理人员单方面的行动,与病人一起探究病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鼓励病人表达想法与感受,并将这些与所观察到的资料联系起来,明确冲突与焦虑的范围;矫正沟通中的问题;辨认和强化病人的自我优势;鼓励社会交往和健康的家庭关系;调整不良行为模式;通过尝试新的行为方式,增加适应性应对机制。护理人员必须处处以病人为中心,运用成人对成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尊重病人的各种权利,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专业工作者的身份替病人作决定,把病人置于不能自决的角色中。

(三)心理护理的道德要求

1.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真诚的同情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在各项临床护理中都应想到病人的心理需求,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首先,努力促进病人的角色转化是前提。一个人在健康人的角色与病人角色的相互转化或者在承担病人角色的过程中,都会轻重不等地产生适应障碍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病人适应障碍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不同的情况,配合家属、单位共同创造条件,努力促进病人的角色得到正常的转化。其次,应针对特定病人的具体心理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心理护理。对于孤独感较强的病人,尽量不要将其安排在单人病室,并多与病人接触、交谈;对于猜疑心理较重的病人,在巡诊、查房时尽量不要当病人的面与他人低声细语,同时针对病人的猜疑要耐心地解释,并以谨慎的态度进行各种护理处置等;对于有恐惧心理的病人,要多予以安慰和鼓励,增强病人的信心和勇气等;对于处于气愤和恼怒状态的病人,要保持冷静和应有的忍赖,并以高尚的情操和精心的护理来感化病人。

2.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人患病以后,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需要。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对于病人的诊治和康复至关重要。因此,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遵循护理常规、各种操作规程、医院的规章制度,而且还要能准确地、全面地了解每一位病人的心理特点,根据具体情况满足病人对护理的心理需求,帮助病人克服困难,战胜疾病。首先,要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共性心理需要:医院布局、规章制度等的介绍;预防交叉感染,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的常规指导;病友相互鼓励和关照的叮嘱等。其次,了解和满足病人的个性心理需要:对老年病人体谅和关心;对少儿病人和蔼与亲切;对女性病人尊严和隐私的保护;对低收入、经济负担重的病人费用节约等。

3.具有高度的事业心

护理事业是一门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从事这个专业应该热爱并忠诚这个专业,自觉地将个人的护理工作与发展护理科学事业及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把自己全部精力献给护理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攻克护理科学堡垒,潜心钻研护理科学。国内外有许多具有强烈事业心的护理前辈,他们把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追求全部凝结在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上,并为之奋斗终生。如果缺乏事业心,就缺乏根本的护理道德,也无法胜任这项工作。

5.具有高度的诚信感

"诚信"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不扭曲客观事实,不欺诈、哄骗他人,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相互信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赢得病人的信任,病人才会把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己的秘密和隐私倾诉出来。因此,以高度的诚信感,为病人保守秘密和隐私,这本身也是病人的心理需要。但是,如果护理人员发现病人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意图时,在病人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可以转告家人或他人,以对病人或他人的安全负责。反之,护理人员不顾病人的感受,到处张扬或传播病人的秘密和隐私,将会失去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不但心理护理难以继续进行,而且要承担道德甚至法律责任。

四、门诊、急诊护理与特殊病人护理道德

门诊、急诊护理与特殊病人护理,是从护理对象角度和工作角度划分,而不是以护理专业技能角度划分,它既包括基础护理,又包括特殊护理,是各种护理的交叉与融合。由于护理对象和工作的不同,因此,要求有与之相应的道德。

(一)门诊护理的道德要求

1.门诊护理道德

门诊护理道德指在护理门诊病人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称。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病人就诊治病的第一站。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和病人的切身利益,门诊护理人员要为病人顺利接受治疗提供一切方便,为不同层次的病人提供热情服务,这既是维护病人权益的具体要求,也是医护道德的要求。

2.门诊护理的道德要求

(1)热情服务,高度负责。病人带着病痛、伤残到医院门诊部就诊,由于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对诊疗环境的陌生,病人会感到紧张、担心、恐惧,很难适应拥挤、嘈杂的门诊环境,特别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帮助。在门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做到: 接待病人要热心。护理人员对病人应主动接待,热情指点,介绍医院的环境、有关制度和规定,耐心、细致地回答病人的询问,尽量减轻病人的生疏感和体力上的劳累,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在工作中要做到"五声"服务,即:病人入院时有"迎声";要求病人、陪人配合诊疗时有"请声";对病人陪人的问话有"答声";病人、陪人不理解诊疗意图时有"解释声";病人、陪人不满意时有"道歉声"。坚决做到"五不讲":嘲讽病人的话不讲;庸俗粗鲁的话不讲;埋怨、指责病人的话不讲;伤害病人的话不讲;有损职业形象的话不讲。 认真负责做好各项工作。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候诊病人的情况,主动询问就诊目的及症状,根据病情做好预检、分诊,按挂号顺序让病人进入诊室;对老年病人、残疾病人,可优先安排就诊,特别是要优先安排危重病病人就诊,以免延误治病时机;要细心做好诊查前的各种准备,尽量缩短病人的候诊时间;要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相应的医生诊治,尽量满足病人诊治要求;对需要做某些化验或特殊检查的病人,要细致地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