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儿童素质培养从书——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14259300000014

第14章 情商育儿培养(10)

由于孩子对故事有着异乎寻常的偏爱,并且爱拿故事中的主人公与自己比较,所以使得故事成为影响孩子思维的最好方式之一。

心理学家小约瑟夫?斯特莱洪在《有能力的孩子》一书中,建议父母们针对孩子的兴趣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编些有益的故事,主人公和孩子有共同特点,在故事中能现实地思考,按照自己的想法、感情,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主人公表现出了独特的心理技能,或许会受到外界的奖赏,或许不会,但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就是所能得到的最高奖赏。

有些父母是天生的讲故事能手,一旦掌握了讲故事的原则,能随时随地编出有益的故事。但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要把故事提前写出来,然后读给孩子们听。编故事时,应该吸收孩子喜欢的图书中的格式和语言。对较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你还可以画些漫画,创作电脑动画,或拍些照片来为故事做插图,孩子们会很高兴参与进来。

故事主题可以与孩子可能正面临的问题类似,但不能完全相同。如果你用孩子的名字和实际情形编故事,那么他就会变得非常烦躁忧虑,尤其是当他正面临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时,更是如此。他会显得烦躁不安,对故事失去兴趣甚至厌恶。这样,就会使你们俩都觉得沮丧。

相反,如果故事主人公与孩子相像,对孩子也就起到了隐喻的作用。主人公可以是别的孩子,或是只动物、太空来的生物等,只要是孩子知道的就行。

故事里最好包括孩子习惯的东西。下面便是一些例子,都是针对孩子们比较普遍遇到的问题而写出来的。这是写给6岁的安妮的一则故事:

巴里的隔壁住着一只小狗,一天到晚总是叫个不停。

巴里听说这只狗咬过几个孩子,有一次甚至想吃一个婴儿。

于是,巴里找来一本专门写狗的书,了解狗的知识。有一天,他看到这只小狗正和主人散步呢,使勇敢地上前拍了拍小狗。从主人那儿,巴里明白了狗为什么大叫,除此之外,巴里还知道了,当碰到狗骚扰时该做些什么。

当一场飓风严重地毁坏了格尔的家,他们不得不搬家时,下面的故事给这位4岁男孩带来一些安慰。

罗弗是一只小狗,居住在佛罗里达州南部,那儿时常会遭到飓风侵袭。有一次,罗弗的小窝也被飓风吹跑了,他不得不住到避难所里。在这里,罗弗遇到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小狗,他总是喜欢和其他小狗共同啃骨头,在操场上奔跑玩耍。几个星期以后,罗弗的主人搬进了新家,有了个新狗舍。罗弗真不愿意离开避难所的朋友们,但想到到了新家以后还能交上新朋友,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斯恃基尼刚刚9岁,她的父母正准备离婚,经常吵得不可开交。下面的故事就是专门为她写的。它说明故事应该编得微妙含蓄,要离开孩子的切实经历,否则就会引起孩子更多的忧虑。

戴安娜住在偏远的乡村,那儿的粉红人和绿色人经常发生战争。戴安娜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妈妈是粉红人,爸爸却是绿色人。(她本人当然一半是粉红人,一半是绿色人)戴安娜无法改变自己的和父母的颜色,更是无法停止战争。但是她找到了对付办法,并使自己的心情永远处于平静的状态。

下面是写给娜塔莉娅的故事,她1岁比较胖,经常遭到同伴们的嘲笑。

海伦?凯勒、斯蒂夫?旺德和雷?查尔斯都要去纽约,他们在一个汽车站相遇了。三人聊了起来,讨论一旦瞎了或与别人不一样时会怎么样。他们相互谈到了过去的不幸,介绍自己是如何闯过难关的。他们谈得如此专心热烈以致错过了一班汽车。当下一班汽车靠站时,他们一齐高兴地登了上去,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把对方当成朋友了。

讲故事的办法主要用在3~10岁的孩子身上,这时的他们喜欢听人讲或读故事。父母们在编写和阅读故事时,应该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如何创造呢?斯特莱洪是这样建议的。

选择孩子不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时间;选择孩子兴趣范围内的故事;充满戏剧色彩、热情洋溢地朗读故事;阅读时应不时与孩子进行眼光接触;鼓励孩子打断你,进行评论或提问;让这段时间使你们双方都感到满足,而不能当成任务完成;让孩子设想故事的结局,以帮助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你自己编的故事对孩子是最有效的。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去编,那么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读本,涉及恐惧、离婚、父母一方生病等等,内容广泛全面,对孩子很有用。学校和图书馆都有这方面的书籍,父母们可以去借。

需要牢记的情商要点:

现实地思考是自我欺骗的对立面;正面故事是培养孩子现实地思考能力的最好方式,不管是你自己编的,还是读现成的;如果你能现实地思考自己的问题,那么你的孩子也绝对能学会这种本领。不要向孩子隐瞒真相,即使那是极端令人痛苦的事情。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随时随地都处于被照顾的地位。他们很少有机会去关心、照顾别人,甚至他们很少想到别人,除非他们需要别人帮助。这一切看起来是自然的,顺理成章的,然而,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是十分不利的,它不利于孩子优良品格的形成;不利于孩子长大进入社会与人共处,它会妨碍一个人学习、事业上的成功。

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也许尚无明确的认识,不懂得它的社会意义。可是他们都极富同情心,这是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精神的基础。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可从培养他们关心别人入手。例如,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先去问问生病的奶奶好些了吗?妈妈下班回来,爸爸让孩子去问问妈妈累吗?爸爸出门办事,妈妈让孩子去代说一句“路上骑车要小心”。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启发孩子注意到,并让他送去小板凳;奶奶生病卧床,妈妈让孩子给递水、送药。走在路上,看到老人手中的报纸或其他较小的东西掉在地上,让孩子帮助拾起。

教孩子乐于助人,还要注意启发孩子的同情心。孩子的行为绝大多数由感情冲动所引起,而且行为过程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那么,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最好从启发他的感情入手,例如“你看那位老爷爷弯腰多吃力呀!赶快帮助他把报纸捡起来吧!”这比“你应该帮助老人”的效果好得多。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还有赖于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常在孩子身上反应出来。因此,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邻里间的互相帮助等,能直接地教育孩子。

培养孩子的“吃亏”精神“小气”是一种不良的性格特征,及早防止与纠正孩子的“小气”行为,是父母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小气”的儿童,除了具有“食物不肯给别人吃、“玩具与学习用具等不愿借别人用”的最直接特点外,且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做事斤斤计较,爱讲条件;自我牺牲小,贡献精神较差;自私自利;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同情心;了解能力较差;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做事比较犹豫,多数缺乏果断性。

培养孩子慷慨待人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遇事不怕“吃亏”的精神呢?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作用,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榜样,是父母的首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首先做到慷慨待人。

寻找榜样在孩子熟悉的人群中寻找慷慨共事的榜样让孩子多与这类儿童或成人交往,在长期交往过程中。

孩子便会不知不觉地学着别人的样子慷慨待人。也可利用电影、电视、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中的慷慨形象教育孩子、熏陶孩子。

给孩子提供练习分享行为的机会慷慨待人的品格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的分享行为得到练习。如把糖果分给家长,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等。

鼓励孩子帮助困难者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群,父母应时常带领孩子去捐钱捐物,献出自己的爱心。如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受灾的地区或需钱治病的人们等。让孩子反复领略助人的乐趣之后,他就会把这种乐趣作为一种强烈的精神需要,从而,学会去输出、追求,最后形成稳固的慷慨待人的性格特征。

注意问题

不要溺爱孩子

溺爱是爱的一种方式,但溺爱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此溺爱是要不得的。

如果你问一对中国父母:“你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样的回答:“还不是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