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边读边悟论语
14254200000089

第89章 专业要精百事要通

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第二

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样,只能在固定的某一方面发挥作用。”

【感悟一点】

在当今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位置静止不动。而当某种“动荡”把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抛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许多人就会不知所措了。其原因就在于在复杂的现实中,单凭一只脚走路是不牢靠的,人必须学会多种生存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专业”要精通,其他的“行业”也要能懂能做。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生活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这既是领导者为政的必要素质,也是任何一个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本领。

通才诸葛亮

长久以来,人们提起诸葛亮,往往都把他看成“神人”。其实,他也是肉身凡胎,但为何他又能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呢?大概原因就在于他不仅勤学精通书本上的知识,更通晓世间一切事情的规律,活学活用,绝对不做一个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的“器皿”,这才成为卧龙诸葛。

诸葛亮的本领,正如《三国演义》第一百回里致曹真的信中所说:“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他的知识,正如《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对鲁肃所说的:“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这些虽有文学家的艺术渲染成分,但也是以生活的真实作为依据的。从现有的《诸葛亮集》里可以看到,诸葛亮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兵书器械、农工计算、医卜星相等,都相当精通,多有著述。

诸葛亮何以如此多才多能?在《诫子书》里他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见这是他长期专心致志、刻苦读书并多方学习的结果。而且,他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以致用,即为了“治性”、“接世”。他不仅要做辩士,而且要做豪杰;不仅要成为博学家,而且要成为实干家。他学习的方法是“独观其大略”,反对“务干精纯”(《三国志·诸葛亮传》),即不主张采取拘泥一家的纵向式方法,因而做到了涉猎广,领会深,有独到见解,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我所用,有所创新。他在《论诸子》一文中,曾以寥寥数语,精辟地褒贬了百家之学:“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秦)、张(仪)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诸葛亮集》)

在这里,他所评论的既有先秦时代的老子、商鞅、苏秦、张仪、白起等人,又有稍前于他的哀帝时以敢谏闻名的丞相王嘉,还有与他同时代的那个曾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许劭(字子将),从而使他能取人之长,避人所短,成为智慧、道德的一代楷模。

正是根据这些事实,《三国演义》的作者才创作了“舌战群儒”这场精彩的好戏。当严峻以挑战口气问诸葛亮“治何经典”时,诸葛亮回答:“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批驳得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当程德枢讥笑他:“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时,他痛快淋漓地斥责了那种“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小人之儒”,指出这种人“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可见,诸葛亮的“通才”并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也不局限于某一专业和领域,而是百事皆学皆通,凡事都能洞若观火。诸葛亮的魅力,相信也深深吸引着每一个现代人。我们在神往“诸葛风采”的同时,要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原因,从而更踏实更灵活地充实自己。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让自己拥有登山涉海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