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能够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
【感悟一点】
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靠什么聚集人气,靠什么取得资本?无论古今,都必须以自己的言行来取得别人的信任,赢得威望。一旦别人对你的言行看不顺眼,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免谈了。
人作为自然人,当然有私欲和野性的需要,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是口舌还是行为。然而这种放纵必须放在礼义的制约之下,否则???为逞一时之快,而做出完全不合适的举动,可能使你的整个形象都大打折扣。这样一来,人气骤落,以后还靠什么出来打“天下”?
刘秀和祢衡
克制自己,言行合礼,这不仅是一种作为人的文明表现,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智慧和策略。任何想要在生活中站得牢固,并且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人,都应该也必须做到这一点。
西汉末年,天下一片混乱。义军将领之一的刘秀率领将士浴血奋战,渐渐平定了全国的混乱局面。一天,他展开地图,总结平乱的政绩,望着标识着密密麻麻符号的作战形势图,不禁茫然,便对幕僚邓禹道:
“天下如此辽阔,如今我才平定了一些小郡,要到何年何月,才能使全国安定下来呀?我真是没有把握呀!”
邓禹回答:
“诚然,如今天下群雄并起,战乱不已,前景难测。但是万民都眼望着明君的出现。自古以来,兴亡都在于仁德的厚薄,而不在于土地的大小。请您不要灰心丧气,只要一心一意积王者之德,天下最终会归于统一的。”
刘秀深以为然。半个月后,他率兵击败了称作“铜马”的农民军。对那些愿意归降的将士,刘秀非但不治罪,反而让他们维持原职参加刘军,继续作战,且对其统领们一一封侯。他这样对叛军恩宠有加,以至于他们不敢相信,心中不免充满疑惑及不安。
对这种情形,刘秀也察觉到了,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投降军队不予整编,维持原编制,叛军各将领仍复原位,带领原部下参战,本部不作干涉。命令传下去后,为了观察实际反应,刘秀经常一个人单骑来往于各营地巡视。此时如果有人行刺刘秀,那真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但是叛军众将士看到刘秀如此诚恳,都产生了敬仰之心。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萧王(刘秀当时的封号)推赤心置人腹中,诚恳待人,不怀疑我们,实在是一位度量宏大的宽仁长者!以前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他居心叵测,现在回想起来,真觉惭愧。今后为了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我们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从此以后,这些降将都成了刘秀忠实的部将,跟着刘秀披荆斩棘、赴汤蹈火,立下汗马功劳。而刘秀凭着他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终于平定了天下的混乱,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具有贤明豁达的领导者风范。他能够克制自己,以礼义对待曾经的敌人,以君子之心度他人之腹,使人心归附于他,最终壮大了自己。
刘秀和西汉的刘邦一样,都处在乱世,正是群龙无首的年代。这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也不服谁,靠武力让人屈服只能是以暴易暴。所以刘秀的适宜言行既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他成就大业的必要条件。
东汉末年的枭雄曹操不能不算是个有胸襟、能容人的领导。当初刘备还没成事的时候曾来投靠曹操,曹操任命他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刘备是有野心的人,现在若不趁早除掉他,将来必是后患。”曹操征求郭嘉的意见。郭嘉说:“您现在手提宝剑仗义起兵,为百姓除暴,必须要推崇信义,才能招来英雄豪杰。刘备向来有英雄之名,如果我们杀了他,则有害贤之名,这种损失可就大了。”曹操认为他说得对。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把才华横溢的祢衡拒之门外,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弥衡来投奔曹操时,言行极端狂妄,不但把曹操手下的人才骂了个遍,并且直接表示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这样一来,曹营就很难有他的立足之地了。曹操也没有难为他,只是把他送给了刘表,但他依然脾性不改,言行肆无忌惮,最终惹火了刘表,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形形色色,生活理想也不尽相同,作为领导者,要把各种各样的人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团队。这就像把许多木板箍成一个水桶一样,领导要善于做那个箍桶匠,而“诚意”就是那个箍桶绳。祢衡不知克制自己,对自己的言行是否合礼适宜更不以为意,结果呢,弄得人人都看他不顺眼,甚至心中无比厌恶憎恨。这样下去,不惹祸上身才怪。
人活在复杂的现实中,应对形形色色的人,要积聚起自己的力量,没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是不行的。人格魅力靠什么产生?当然首先是具有亲和力的言语行为。试看古今有一番作为的人,哪一个看上去不是谦谦君子,仁厚长者?起码从表面上看去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