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大忙人读的菜根谭
14252100000035

第35章 忘怨忘过念功念恩

我弃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自己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头,但是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别人曾经对我有过恩惠不可以轻易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不可不忘掉。待人有功,不必张扬炫耀;但如有过错,则应当严加自责。人家有恩于我,虽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而人家得罪于我,冒犯于我,则应当宽以释怀。这是一种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态度。在这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李世民临终前,预感到自己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于是作了《帝范》十二篇赐给太子。他说:“修身立德,治理国家的事情,已经全在里面了。我有何不测,这就是我的遗言。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太子接到《帝范》,非常伤心,泪如雨下。李世民说:“你更应当把古代的圣人们当作自己的老师,你若只学我,恐怕连我也赶不上了!”太子说道:“陛下曾叫臣到各地视察,了解民间疾苦。臣所到的地方,百姓都在歌颂陛下宽仁爱民。”李世民说道:“我没有过度使用民力,百姓受益很多,因为给百姓的好处多、损害少,所以百姓还不抱怨;但比起尽善尽美来,还差得远呢!”他又告诫太子说:“你没有我的功劳而要继承我的富贵,只有好好干,才能保住国家平安,若骄奢淫逸,恐怕连你自己都保不住。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很难,而要败亡,那是很快的事;天子的位子,得到它很难而失掉它却很容易。你一定得爱惜,一定得谨慎啊!”

太子李治叩着头说:“陛下的教诲臣当铭记在心;决不让陛下失望。”李世民说:“你能这样想。我也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唐太宗教育太子,要求宽仁待人,报民众拥戴之恩,同时要念自己的过错,并不断地调适自己,端正行为。这种博大的心胸,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直到现在,不管是当政还是为学,都应当把它奉为楷模。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首先在于待人的恩怨观是以恕人克己为前提的。一般人总是容易记仇而不善于怀恩,因此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等等说法,古之君子却有“以德报怨”、“涌泉相报”、“一饭之恩终身不忘”的传统。为人不可斤斤计较,少想别人的不足、别人待我的不是;别人于我有恩应时刻记取于心。人人都这样想,人际就和谐了,世界就太平了。用现在的话讲,多看别人的长处,多记别人的好处,矛盾就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