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常无为,故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指贪欲。
[5]无名之朴:“无名”指“道”。“朴”形容“道”的真朴。
【译文】
由自然法则所形成的“道”往往是无为的,所以它才无所不能为。侯王们若能把握这一自然法则,万物就会变化成天下有用之物。若某一事物发展过旺盛,就淡化它的名位设法稳定它,一旦淡化了它的名位,该事物就不会再有大的发展,而是要回归淳朴。对人而言,没有大的发展欲望,就会达到世界的安宁,天下就会正常。
【解读】
武术上有一句话叫“无招胜有招”。“无招”不是什么招式,而是一种境界。那些苦练武功的人,一招一式地比划,可是后面突然来一个人,一板砖就把他拍倒了。
道常常是无为的,而无为胜有为。很多东西,越做得具体、越讲究技巧就越容易教条化,无为,说的是无为,却很有效果,这里面就有一个营造气场的问题。用“气场”这个词语,是想比喻这种无形力量。一个有修为的人,即使在静止状态,也能影响到他人,这种影响的效果,其实就是无为而治。
侯王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他就没必要再去做其他多余的事情了。因为“万物将自化”――万物自己会遵循着“道”去生长化育。
好比农夫种田,只要看好天时、选好土地,合理地播种,种子就会生长成为秧苗、各种作物。这是自然之功,很神奇。人学不来,再高明的科学家也不能利用化学物质合成哪怕一个细菌。
但农夫有必要去拔苗助长吗?没必要,它自己会一点点慢慢长高、成熟的。拔苗助长是违背作物生长规律的,所以只能导致恶性的后果――反而使秧苗全部死亡,颗粒无收。
在“万物自化”的过程中,随着万物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社会要求越来越高,享乐也越来越多,贪欲产生了,虚荣膨胀了。古人所谓“饱暖思淫欲”。“淫欲”,并不是单指性欲,而是指过分的、越度的欲望。这种欲望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会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它会不断恶性膨胀。
怎么办呢?老子说:“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也就是说用“无名”的“朴”。我们前面讲过,朴就是没有细加工的木料。“朴”没有名字,但若制而成器,则有“名”了,比如说木碗、木勺、船、马车等等。无名之朴就是还没有制而成器状态下的“朴”。这里喻不加修饰,淳朴。就是从思想上让人们回到纯真的状态。
这样,人们的各种欲望就淡化了,也就是老子说的“夫亦将不欲”。
只有用“朴”来制服“欲”,才会让天下所有人都能保持“不欲”――没有非分的、越度的欲望,甚至是思想。这样天下才能“静”,“静”就是“复命”――回归到清净自然的本来面目。这就叫“天下将自正”。
【从政之道】
唐太宗无为治国
唐朝是为人乐道的鼎盛王朝,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是与老子的思想分不开的。唐太宗治天下奉《道德经》为圭臬。唐初君臣是十分重视“清静无为”的。唐太宗说:“君无为则人乐。”魏征说:“无为而治,德之上也。”宫中嫔妃也知道“为政之本,贵在无为”。
唐太宗告诫朝臣们说:“我从早到晚努力不息,只希望清静无为而治,使天下平安无事,终于得以不再大征徭役,年年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栽树,只有树根坚固不动摇,枝叶才会茂盛。因君能够清静无为而治,百姓为什么不能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呢?”
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告诉唐太宗:“尧舜在位的时候,老百姓说‘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受到天子含养,吃饱喝足,却说‘帝王有什么功劳’。如今陛下这样含养百姓,百姓也是日日享用,却不认为是你的恩德。”在魏征看来,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已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民众过着自由、富足的美满生活,却感觉不到领导者的存在,这是管理的最佳状态。
【生活之道】
静
人生在世,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有一天,一个工人不小心把自己的表丢在仓库里。十几个同事翻箱倒柜地找手表,结果一无所获,出去吃饭了。此时,一个小孩偷偷进来,伏在地上,静静地听。手表自然找到了。
偌大的仓库,要找一块手表,是有点难度。但大家找,没有找到,一个人却找到了;大人找不到,一个小孩找到了,而且是很轻易地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