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勤学求索
14245100000045

第45章 勤学济世为己任的陈宇六夫

初闻陈宇,听说她是著名中医世家传人,于是内心里就自然而然地定位了一个不苟言笑的严肃老中医形象。待见到陈宇本人,不由得眼前一亮,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女中医啊!三十几岁的她看上去清秀白净,还很有亲和力,几句话下来,一下子就将彼此的距离拉近了。

之所以产生走近陈宇的愿望,是因为看了她的一篇文章中述说的故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做医生的父亲书桌上方高悬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医乃仁术’四个字,我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说这是他的座右铭。儿时的我不懂座右铭的意思,当弟弟问起我时,我回答说座右铭就是写在爸爸座椅右边的字。九岁的时候,一次接我放学,爸爸骑着自行车带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爸爸不顾疲惫给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针灸,一掀开被子,满屋子的尿臊味让人难以忍受。临走时爸爸又留下了几天的中药而分文未取。拒绝了那家留吃晚饭的请求,爸爸又带着饥肠辘辘的我往回走。路上,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面包,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我问爸爸为什么不收那个人的钱,这样就可以多买一个面包了。爸爸抚着我的头说:‘因为医乃仁术’。‘医乃仁术’这四个字从那个时候起就扎根在我的心里,父亲用行动告诉了我它们的含义。在我去中医药大学报名的前一天,爸爸用他的笔写下了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医乃仁术,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记住这几个字,一辈子都不能忘!’看着爸爸坚定又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知道,‘医乃仁术’这四个字将是我从医一生的使命。父亲给我的影响是可以受益一生的,因为他是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在当地,父亲可谓是一‘名医’,可是他不愿让人这样叫他。他说‘名’没有用,‘医’才是最真实的。‘名’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而‘医’却能治病救人。父亲一直要求我们不能追名逐利,要踏踏实实地做个好人,才能踏踏实实地做个好医生……”读完这段文字后我就在想,若没有一颗医者的赤诚之心,是写不出如此性情的文字的。

陈宇在宁国当地很有名气,求诊者络绎不绝。加人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离开了宁国那边的诸多病人,陈宇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但是,她很有信心,她相信: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病人,时间长了,自然会得到大家的信赖。加人一院中医科短短的时间内,已有数位宁国病人驱车专程来找陈宇诊治。陈宇在治疗偏瘫。失语方面也已崭露锋芒。9月初,一院脑外科一位叫邓XX的危重病人,因为患脑出血导致昏迷,在脑外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之下,病人很快脱离了危险期,但是仍伴有重度肢体活动受限,陈宇用中药给其治疗了仅半个月,该病人肌力就已达到四级,可下床行走,并且恢复了语言功能,这让脑外科的医生们振奋不已,也让家属惊喜的同时更感叹于中医的神奇。因为一般像这样的危重病人,在常规治疗下一个月左右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已经算很不错了。

陈宇1997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从医十余年来,曾先后三次赴中国中医研究院研修“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美容”,其父陈国有所创“陈氏愈皮汤”治疗皮肤顽疾,“陈氏三联针法”治疗中风偏瘫、“陈氏黑散”治疗褥疮,“桃红散”治疗骨折、挫伤等,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在当地享有盛誉。陈宇在传承家族治疗特色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诸多疾病的中医治疗方面均颇有建树。在崩漏、闭经、习惯性流产、不孕不育、产后癃闭、缺乳、乳腺增生,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丹毒、痤疮、黄褐斑等方面结合祖传方剂更显独到之处;对各种脑病、脑外伤、中风所致的偏瘫、失语、痉挛、昏迷、面瘫的康复,利用中药与针灸相结合治疗临床收效显著;对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各种外伤疼痛、骨折、骨结核通过中药内服外敷均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解除病痛;对泌尿系结石、慢性肾炎水肿、蛋白尿的治疗也较满意,尤其是泌尿系结石,利用中药“化、冲、移、排”,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疾苦;在消化系统方面,如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腹水、胁痛、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久治不愈的胃脘病(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腹泻(过敏性结肠炎、溃瘍性结肠炎)、不全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还曾成功治愈过眼炎性假瘤;近几年,基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陈宇在中医预防保健方面也投人了大量精力,利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调理,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人体机能,延缓衰老。

不愧是名医传人,其囊括学科范围之广,所学之精深,疗效之确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们期待一院中医科继杨绍祥、杨晓凤之后,又一颗中医新星的冉冉升起。

名师点评:

最后,我们以陈宇医生所作的一首自勉小诗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医者的一片丹心仁术清晰可鉴。从医十栽苦求索,不惧国医深而博。勤学济世为己任,分秒必争不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