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从积极的方面来描绘一下当孩子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父母又接受他的情感时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来看这么一个例子:“爸爸,奶奶送给我做生日礼物的项链坏掉了。”爸爸马上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关注孩子,注视着她的眼睛,用臂膀搂住她的肩头,对她说:“我很难过。那真是一条特别的项链。”他说的话和身体语言都向孩子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会帮助你的,你的情感对我来说很重要。你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爸爸的这种反应让孩子的情绪放松了下来,使她能够向他倾诉更多的情感,通过对他的倾诉来解除心里的疙瘩。她既不会畏畏缩缩地不敢吐露自己的心声,也不会勃然大怒,而是找到了一条途径来表达内心的悲伤。孩子的情感表达实际上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通过接纳她的这些情感,爸爸就提升了孩子的自尊心。
造就感情丰富的孩子
培养出善于表达情感的孩子,这对于我们中那些小时候不被允许表达情感的父母来说是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们必须学会怎样去接受和理解孩子们的情感,同时还要接受和理解我们自己的情感。
进行依附性养育 一个能表达自己需求的婴儿往往会成长为能够表达自己情感的孩子。这就是我们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十分强调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作出回应的原因。1个月大的宝宝通过啼哭来表达他对食物和要大人抱的需求。父母获得了宝宝发出的这些信号,敏感地作出回应。于是,宝宝就懂得了他自己内心的这些欲望是有意义的。他的啼哭带来了让他感到欣慰的回应。他把自己的需要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了好的结果。通过接受和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父母就能够对宝宝的自我表达作出判断。如果你能够通过识别宝宝啼哭之前发出的微妙信号来预测他的需求的话,你的宝宝就能学会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很少有必要用哭的办法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就会让人感到有他在身边真是一种乐趣,同时能确保父母继续对他的需求作出回应。这样,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婴儿就将成长为能够明确地判断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并把它们表达出来的孩子。
不可亲近的:“别用那条无聊的死鱼来烦我。”
和蔼可亲的:“你十分怀念斯纳比,是吗?”
与父母关系疏远的婴儿就不会是这个样子。如果一个宝宝的生活被安排了严格的时间表,哭闹的时候大人根本不去理他,他的父母并无恶意,只是受到了“别把孩子宠坏了”的建议的毒害,那么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认为给他以照料的外部世界对他的需求是不敏感的,于是他就学会了不再提出要求。这个宝宝在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把自己封闭起来,将情感埋藏在心里。他既不想去弄清楚内心的情感到底是什么,也不愿意把它们表达出来。从表面上看,这个小家伙是一个很“乖”的宝宝,他不会让任何人感到讨厌。他让自己去适应死板的时间安排,夜里好好睡觉,有他在旁边,大人不会感到任何的不便。这样的“乖”孩子看起来好像是“非常有养育”,实际上有着成长为一个消极的孩子、一个内心愤怒而压抑的成年人的危险。另一些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婴儿在得不到回应时会拼命地哭闹,会变得十分令人讨厌,而且总是怒气冲冲。这种宝宝会变成很难管教的孩子,他们会把这样的情感带入成年期,就像“乖”宝宝一样,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心理医生办公室里的常客(这种“乖”宝宝、“讨厌的”宝宝与性情平和、安乐的宝宝或者难带宝宝还是有所区别的)。
应该对学步期孩子的情感表达加以鼓励 善于表达情感的婴儿和敏感地作出回应的父母能够把一个双赢的组合带入孩子的学步期。由于在第一年中宝宝发出的暗示得到了倾听和理解,到了学步期他就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学会了表达自己需求的婴儿会成长为关心自己情感的学步期孩子。一些妈妈告诉我们:“我的孩子还不怎么会说话,这让我要很费神地去弄懂他的意思。”我们建议她们去观察孩子的眼睛。玛莎很善于阅读学步期孩子的眼睛。当她不能确定孩子在对她说些什么的时候,她能够从孩子的眼神表达中找到线索。学步期的孩子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对你讲些什么,而且他的眼睛常常是比他的舌头更善于表达。当你的孩子在“表露心灵”时,你应该全神贯注地观察他的眼睛,这会帮助你在突然间悟出他那些零零碎碎的话语的意思。
要做到和蔼可亲 学步期的孩子人虽小,却有着许多需求,而他们表达这些需求的能力又十分有限。你应该帮助他们。在孩子与你说话的时候,你应该俯下身子,眼睛处在与他的眼睛差不多的高度。即使是你不明白他想要说什么,也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他说。你要对孩子做出一些身体语言的暗示(点点头、目光接触、手放在他肩膀上),让他知道你想要弄明白他的观点。如果你一时不能停下手头的工作来和孩子交流,你至少应该跟他讲讲话、用声音来和他沟通。他还没有足够地成熟,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时候你的需求比他的更为紧迫,但是听到你和他交谈(比如:“告诉妈妈,你要什么……”),会有助于他感到你在关心他。
我们2岁的孩子劳琳弄伤了自己的手指。她把受伤的手指举起来给我看,“爸爸,呜哇,好疼。”我知道她伤得并不重,如果她的手指伤得厉害的话,她会疼得哭起来。我本来可以不去理会这件事,让心思回到自己重要的日程安排上去,但是我的内心正在用劳琳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我意识到她那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手指并不是问题的所在,事实上,根本的问题在于劳琳觉得自己的手指受伤了。劳琳学会了向我表达她的情感,以此来引起我的注意和共鸣。我对她的痛苦表示出关心,帮助她继续表达内心的情感,对她说:“到底哪里弄伤了?给我看看。”我看着她的眼睛,细心地检查她的手指。“我们来治好它。”我把一个止血贴包在她的手指上,告诉她怎样到冰箱去拿“波波兔”(装冰块的布袋)。然后我把她抱在膝上坐几分钟,直到她的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去。没经验的父母往往会对这样的小题大做感到犹豫。而经验丰富的父母则知道小孩子对“呜哇”是十分敏感的。从孩子的眼光来看,即使是被针轻轻地刺了一下也代表着他身体上有了一个窟窿,他需要用止血贴把这个“漏洞”补起来。
避免孩子把情感埋在心里 当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作出反应(有时我们认为是“反应过度”)时,他们的愤怒往往会越来越剧烈。孩子们大多都是这个样子。那些事情虽“小”,但对他们来说却非常重要。
千万不要让小孩把情感埋藏在心里。在孩子烦恼的时候,要给他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你应该拒绝自己内心的那种消除孩子怒气、批评孩子、和孩子讲道理的想法,你的孩子还没有能够接受你这些做法的悟性。有时候,孩子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恰好冒犯了父母,父母们会本能地对孩子的情感表达进行压制。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父母向孩子传达了父母不接受他情感的信息,他们使得孩子沉默起来。这就造成了“双输”的局面,孩子失去了表达自己的能力,而你自己成了一个不接纳孩子的父母,孩子学会了不再向你敞开心扉。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越拉越远了。
西尔斯经典语录
对自己敏感是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开端,也是学习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情感平衡的第一步。
能够对情感表达进行控制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不会控制自己情感的孩子是令人讨厌的顽童,而一个从来不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则是平淡乏味的。对情感过多地控制或过分夸张地表露,这两种做法都会给成年后的生活带来问题。
对于把情感埋在心里的孩子,你别去这样批评他:
·“停下来,不要哭得那么吓人。”
·“你根本没什么不对劲啊。”
·“你只是个小孩子。”
·“你反应得过头了。”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根本不需要止血贴。”
·“别再来烦我。”
·“你一点儿都不冷。”(或者一点儿都不饿、一点儿都不渴等等)
你应该试着帮助你的孩子去弄清楚他自己的情感到底是什么:
·“难道你认为自己是坏孩子吗?”
·“那让你生气了?”
·“噢,那一定伤着你了。”
·“那让你很伤心吗?”
·“真是好幸福啊!”
·“那真的让你很伤心,是吗?”
·“你的膝盖擦伤了,一定很痛。”
·“我敢打赌,你感觉不错。”
过了6岁之后,孩子能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保持家庭的和谐。如果你7岁的孩子满怀憎恨地瞪着你,看起来一心想要调皮捣蛋,而且拒绝你主动与他进行的交流,这时,你可以平静地要求他到另一个房间里去,以免他那令人讨厌的情绪影响你们之间的融洽。
情感与孩子相共鸣 在我们为人父母的早年生涯中,我学到了一套了解孩子情感的有用办法,这套办法是通过观察玛莎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爆发而得出的。举例来说,当一个孩子受了一点点的擦伤而向我们跑来时,我马上就会扮演起我的医生角色,对情况作一个客观的评价。我十分专注地查看着孩子伤处的外观表现、对受伤的情况做着判断,因而在心情上没能与孩子的情绪相一致。在他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我的大脑却陷入苦思冥想,研究着这个擦伤到底有多严重。
而玛莎就不是这样,她能够使自己的情感和孩子相共鸣。她并不是僵化地用自己成人的思想来考虑问题,而是马上就用孩子的眼光来进行思考。她首先在情感上就和孩子的情感状态相一致了。如果孩子的情感表明他的受伤情况达到了“10级”的话,那么玛莎对他的同情也会达到“10级”。她正运用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协商技巧:首先,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然后再引导他们来满足你的想法。玛莎会开始逐渐地减轻他焦虑的表情,这能够帮助孩子放松下来,慢慢地认识到那一点擦伤对他来说并不是世界末日。他会意识到,如果那点擦伤在妈妈眼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话,那么他自己也不值得把精力去花在它上面,他会重新去玩他的游戏,开心地让大家看他手指上包着的止血贴。
西尔斯经典链接:教孩子学会请求别人的帮助
每个孩子都需要懂得如何请求别人的帮助。寻求别人的帮助,不仅对学习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一种与帮助者拉近距离的方式。你应该请求孩子帮你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向他解释即便是你也需要帮助,从而为孩子作出寻求帮助的榜样。孩子向别人提供帮助能使他感到自己被别人所需要,因此自己很有价值,在他的内心培植了家庭成员间应该相互帮助的信念。得到了父母愉快帮助的孩子会比较有能力去寻求其他成年人的帮助,比如老师、教练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其他大人。
“我的伤要紧吗?” 你应该等待孩子主动来要求你帮助。许多时候当我们看见孩子“啪”地一声摔倒,我们紧张得眼泪都要掉出来了,但是孩子自己会爬起来,然后偷偷地朝我们瞄一眼。如果我们当时看上去十分担心,并且心急火燎地马上冲过去的话,孩子就会从我们这里得到心理暗示,于是他的意志一下子就崩溃了。而如果我们平静地待在一边的话,孩子就常常会不在乎那点小小的疼痛,继续玩下去。
做一个心灵相通的倾听者 我们全家曾做过一次短途旅行,在准备过程中我们细心地为11岁的女儿埃琳挑选了一个飞机上的座位,好让她坐飞机时有个看电影的好位置。当我们登机后,她很不喜欢自己的座位,因为她不能和我们挨着坐在一起。我们并没有因为她不懂我们的好心而训斥她,而是倾听她的理由,听她解释为什么会感到不开心。我们听她讲完,然后想办法让她知道如果和我们坐在一起,就没办法有一个看电影的好视角。在她继续为自己的要求辩解的时候,我们看出来,她已经开始发觉自己的位置确实比较好。于是我们就把与她之间的讨论从刚才冲突的话题中引开去,很简单地对她说:“你可以随便去坐你喜欢的座位。”这么做,给了她一个保全面子的机会去做出选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原来的位子。
西尔斯经典链接:找出孩子行为的“言外之意”
安德鲁和玛丽对他们的孩子迈克尔进行了依附性养育,迈克尔现在3岁了。玛丽曾经讲述过一个例子,她认为这个例子反映出与孩子的亲密情感十分有助于他们对孩子的管教:“一个晚上,安德鲁很晚才下班回家,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整整1个星期了。我们播放了迈克尔最喜爱的录像片《音乐之声》,大家都坐下来一起看。迈克尔尽管只有3岁,却具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沟通本领,但有些时候他仍然没法表达自己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影片开始几分钟后,迈克尔相当生气地叫道:‘关掉!’我们感到很惊讶,对他说:‘可是你很喜欢这个电影啊。出了什么事?’他回答道:‘把它关掉!’并且开始把他周围的那些玩具用力地扔出去。我于是建议他:‘迈克尔,为什么不跟爸爸一起坐在长沙发上看那个影片呢?’他回答说:‘不,我不要有个爸爸。’安德鲁和我相互看着对方,都感到迷惑,迈克尔一直是很喜爱他爸爸的。因此,虽然我们非常想看那部影片,我们还是关掉了录像机,然后询问起还在生气的迈克尔。我们问他是不是影片里的情节让他感到不高兴,他说不是。然后我们再问他为什么不肯跟爸爸一起坐在沙发上,这时他更生气地回答说:‘不,我不要有个爸爸。’这时迈克尔正处在大发一通脾气的边缘,他紧挨着安德鲁,站在地板上,踢着长沙发,好像是要安德鲁叫他停下来。安德鲁没有对迈克尔的这些坏行为大发雷霆,而是对他说:‘你帮爸爸一起修理一些工具,好吗?’顿时,迈克尔的整个脸都亮了起来,他答道:‘好的,我喜欢做这件事。’安德鲁接着又说:‘我还以为你不要有个爸爸了呢。’迈克尔回答说:‘我其实是很想有个爸爸。我要爸爸,这样我就可以和他在一起。’”
“我们想起来,这是整整一个星期以来安德鲁第一次在迈克尔还醒着的时候回到家里。一个小孩子又如何能够像成年人那样说出这样的话呢?‘对不起,爸爸,可不可以下次再看这部影片?我已经整整一个星期没见到你了,我真的很需要和爸爸待上一段时间。’他当然说不出这样的话,但他在尝试着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迈克尔帮着爸爸修理工具。迈克尔很专心,也很合作。在这个夜晚快要结束的时候,迈克尔开始疲倦了。在他将要进入梦乡之前,他对爸爸说:‘谢谢你和我在一起,爸爸。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