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14241600000013

第13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10)

一旦你把“不能碰”的东西都放到了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之后,就应该考虑采用积极的步骤来鼓励学步期的孩子发展良好的品行了。可以在厨房里给他一只属于他自己的抽屉,里面装满有趣的东西,比如称量用的小勺子、塑料盘子、土豆捣碎器等等,让他去把这些东西随意地拖出来,并且去摆弄这些东西。可以在屋子里四处为他放置一些可以推拉、转动和操作的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让他到外面去尝试把水倒进洗碗盆,或者尝试把水倒进浴盆,也可以让他在你的监管下在厨房的水池边玩水。没煮过的大米和燕麦可以用来代替沙子,让他在室内倒来倒去,这些东西比起沙子来可要容易清理得多。

应该在屋子里放上大小适合孩子的家具,这么做可以使学步期一刻都闲不下来的孩子安静地坐上比较长的时间,让他可以在自己专用的桌子上“工作”。踏脚凳能够帮助他够到厨房的水池,便于他洗手、刷牙以及在厨房里“帮忙”。

蹒跚学步阶段是孩子一生中的一段令人激动的时光,单单是看着你的小家伙玩耍就是一种巨大的乐趣。细心地观察也会有助于你了解什么时候该出手帮助孩子、什么时候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困难。一个安全的环境有助于孩子自己独立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安排你的时间以适应孩子 把你每天的时间安排重新稍作调整,这要比改变学步期幼儿的性情容易得多。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你可以采用先尝试一下、错了再纠正的办法来弄明白什么办法对孩子有效。可以试一试下面的这些招术:

①在购物时使用智慧。当你和学步期的孩子一起去购物的时候,你首先要确保你和孩子都睡好了、吃好了,并且还要准备好营养丰富的小点心,好让孩子不会去专注于商店里的麦片桶、莴苣和鸡蛋盒。要准备好花上两倍的时间——带上把宝宝“穿”在身上的三角吊带,让宝宝乘坐一下购物车、玩耍一会儿,并且可以让他自己选购一两样东西。如果你的时间很匆忙、感到心烦意乱或者心情紧张,那么就不要和孩子一起去购物。

②事先做好计划。你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一天中情绪涨落的时间。学步期的孩子大多数都会在早晨具有最好的行为表现,而在傍晚或午睡前那段时间的行为表现最差。应该将外出安排在我们称之为“容易时间”的时段里。玛莎发现,早晨是最容易让我们的孩子们和她的日程安排相合拍的时段。在每天的“费劲时间”,我们的学步期孩子一般都待在家里。

③预先调整孩子的情绪。应该在孩子变得饥肠辘辘之前就给他吃些点心,或者为他开午饭或晚饭。在他夜里兴奋得难以入眠之前,你应该坐下来和他一起做一些让心情平静下来的活动。

④为孩子规定常规的程序。你当然不必成为固定时间表的奴隶,但是学步期的孩子需要对接下来该做的事作出预计:早晨首先是吃早饭,然后穿衣打扮;套上袜子和鞋子,然后说“再见”、出门;晚上是晚饭、安静地玩耍、洗澡、刷牙,然后是上床讲故事。常规的固定程序为孩子带来了支配感。

规划孩子的活动以适应你的日程安排 尽管孩子的举止行为不能由父母像工程师设计机器那样来进行设计,你还是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的小脑筋和小身体,从而使你的日子过得比较顺当一些:

①让孩子养足精神、填饱肚子。如果你别无选择,不得不把学步期的孩子带到一个2岁的孩子不乐意去的地方,你事先就该作好筹划。假定你在4点钟要与大孩子的学校老师见面,而且不得不带上2岁大的小孩子,那你就应该鼓励宝宝在一点半睡上1.5~2个小时的午觉,在出门之前给他吃些点心,并且带上一些安静而又能吸引孩子的玩具。你应该在这一天的早些时候让宝宝得到足够多的照料,这会有助于他在你专心致志地与老师交谈时具有较好的行为表现。在你们谈话的时候,可以要宝宝坐在你的膝盖上。

②为孩子规定玩耍时间。你要密切地关注到底是哪些因素激发了孩子的良好品行,并且应该消除那些会引发孩子调皮捣蛋的因素。有些玩耍的环境能够促进孩子的良好品行,并且不太会给你带来麻烦。你应该积极地去发现这样的环境,这可以通过调整谁和孩子玩、什么时间玩以及挑选多少玩伴来做到。你应该判断出孩子和谁在一起玩得最开心、一天中什么时候他玩得最起劲。他是与一个小伙伴在一起玩得好呢,还是与两个或三个玩伴在一起玩得更好?如果精心挑选一个性情合得来的孩子相伴在一起玩耍,大多数学步期的孩子都会和小伙伴玩得很好。许多3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培养起与别人合作、一起玩耍的能力。如果妈妈愿意在旁边照看着、密切地观察孩子的活动,当孩子学习社交“规则”时能够及时地介入,那么让学步阶段的孩子与一群小伙伴在一起玩耍会有很好的效果。除了这种让孩子与年龄相仿的玩伴一起玩耍的做法之外,你还可以让2岁大的孩子和4~6岁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一点的孩子喜欢和“小宝宝们”一起玩,让他们在一起玩不会玩着玩着就打起架来。

拿走那些高危险性的玩具 塑料棒让孩子一个人玩耍是很适合的,而一群孩子在一起玩就会引起大的麻烦。你要为孩子挑选与年龄和性情相适应的玩具。对喜欢任性地摔东西的孩子,要给他柔软的玩具,而不能给他可以用来像石头那样用力扔出去的金属小汽车。如果一个玩具屡屡在玩耍时引起孩子们的争吵,那你就应该把它拿走放起来。不到3岁的孩子还没有培养起与别人分享一样东西的气量。

别让孩子无所事事地闲着 无所事事的孩子是麻烦滋生的沃土。你应该让孩子和你在一起忙碌,有时可以让他自己去做一点事情,有时你要和他在一起玩耍,14~18个月大的孩子十分需要你的陪伴。在这以后,孩子就会越来越能够自我激发起兴趣。

如果孩子无所事事,而父母十分忙碌,这种不协调的组合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在4岁以前,出生后始终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一直都会自己玩得很开心。到了4岁,你可以指望这个老是袖手旁观的小家伙来帮一把手了:“想不想帮妈妈一把?”他的“帮忙”会让你慢下来,但这么做所花费的时间比起对付一个“没事干的”孩子来要节省得多。

从与你同为一体到成为独立个体:孩子可预期的行为

在出生后第一年的后半段,宝宝开始了一个被认为是“孵化”的成长进程。宝宝已经认识到除妈妈之外,外面还有一个广阔的天地。在第二年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宝宝对自我的认识逐渐成熟起来,从一开始的认为“妈咪和我同为一体”发展到认为“我和妈咪有所不同”,然后再进而认识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诸如“我的”、“我”、“我的东西”一类的词反映了孩子对独立于母亲的自我的追求。除了在认识上渴望成为“我”之外,这个小小的独立个体到这时也有了足以帮助他成为他自己的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宝宝如何发展这种“自我”的观念,父母如何规范这时期的行为,这些都对孩子的情感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和成年人心理学研究者都认为,早期生活中愉快的分离经历起到了一种心理疫苗的作用,能够对幼儿阶段后期和成年之后的引起心理紧张的分离产生抵抗力。

从来没有和父母建立亲密感情的孩子缺失了认为“妈咪和我是同为一体的”这么一个健康的成长阶段。在过渡到产生健康的自我意识阶段的过程中,这样的孩子会遇到许多障碍。而被强逼着过早地进入具有自我意识阶段的孩子也很可能会发展起不稳固的自我形象,导致缺乏安全感、消沉和容易动怒。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地理解在“同为一体”发展到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中相伴发生的那些正常行为,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养育问题。

在孩子从与妈妈“同为一体”到成为“独立个体”的进程中,会相伴着发生一些确定的行为。这些行为中的一部分有助于他变得更为独立,但是让孩子陷入困境的往往也正是这部分行为。通过了解这些行为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你如何去帮助孩子,可以使养育变得更为容易。

渴望独立的矛盾心理 宝宝渴望独立,并且他也需要独立起来,但他对独立的过程有多快、应该与你保持多远的距离感到没有把握。宝宝会不断地试探与你之间到底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是轻松愉快的。刚才他还像葡萄藤一样紧紧地缠着你,几分钟之后却又快乐地玩耍着跑到屋子的另一边去,这就需要你每时每刻做出不同的养育决策。宝宝就像一个溜溜球那样上下起伏。如果你放松自己、心情愉快并且从容不迫,那么不用费神就能把溜溜球玩好;而如果你厌倦、慌张、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它就会玩得让你恼羞成怒。

面对陌生人的不安 孩子走向独立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出生后第一年的后半阶段,孩子开始在有陌生人出现的场合感到不安。这时,再次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带来很好的效果。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是依靠父母来评估一个场合是否具有安全性的。在一个不熟悉的社交场合,宝宝通过你的反应来估量陌生人,他通过你的眼睛来了解陌生人。如果你感到不安,宝宝也就会不安。当“陌生人”走近的时候,宝宝会注意到你由身体语言表达出来的“别怕,没必要感到不安”的态度。在宝宝警觉的头脑当中,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来说没什么可怕,那么他对宝宝来说也就不可怕。宝宝懂得别人鲁莽地闯入他的个人空间是件讨厌的事,因而对别人的闯入会做出强烈反应。在这样的场合,父母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同别的孩子相比较,有些宝宝对陌生人更为敏感一些。当我注视着一个第一次来我办公室的婴儿时,我发现他对我作出的反应方式总是与他妈妈对我作出的反应方式相一致。如果宝宝紧紧地依偎着妈妈,而妈妈也紧紧地搂着宝宝、不安地对宝宝说:“他不会伤害你的。”实际上妈妈是加剧了不安的气氛,宝宝会依偎得更紧。而如果妈妈松开紧紧搂着宝宝的胳膊,进门后很快就与我愉快地攀谈起来,宝宝就不会紧紧地抓着妈妈不放,会配合我对他的诊断,感到我是妈妈认可的人。

与妈妈分离时的不安 在出生后第一年的后半段中,宝宝会开始害怕与妈妈分离,这同样是一个正常的成长现象。过去常常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如果在第一年里妈妈不离开孩子的话,她就会宠坏孩子,孩子会永远都缠着她不放。尽管有关依附性的研究已经表明事实恰恰相反,但现在仍然有许多人还相信这种观点。其实,宝宝在一开始的时候越是与妈妈感情亲密,长大后与妈妈分离所带来的不安就会越少。

当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感情亲密的妈妈待在孩子的身边,或者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到妈妈就在身边,这能够起到对孩子的不安进行调节的作用,给孩子以这样的信息:“大胆去探索。”与妈妈关系亲密的孩子在脑子里存储着十分丰富的关于妈妈的心理印象,因而即使是在他与妈妈没有目光接触的情况下,他也能在心里感到妈妈时时都与他在一起。

在和妈妈一起遇到陌生的玩耍环境时,孩子既有着探索新环境的欲望,又有着依附于妈妈这个熟悉的照料者的需要,他往往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即使是心里感到很踏实的孩子,一旦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在开始进行探索之前也会紧紧地依偎着妈妈,其原因就在于此。依附型养育有助于宝宝在依偎着妈妈与放手去探索之间找到平衡。在探索陌生环境的过程中,孩子会时不时地确认一下妈妈就在身边,为的是消除恐惧和疑虑。有妈妈在身边似乎能增加孩子进行探索的动力。由于孩子不必浪费精力去担心妈妈是否在身边、是否会离去,因而他能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探索中去。总有那么一天,他将不再紧紧地缠着妈妈,开始轻松愉快地去探索周围的环境,渐渐地远离充满母爱的家庭大本营,但是还会时不时地跑回来进行情感上的重新补充。如果你对与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学步期宝宝做一下观察,你将会注意到,他们会定期地跑回到妈妈的身边,坐在妈妈的膝上,得到一次让他消除恐惧的爱抚,或者仅仅是获得一个受到妈妈照料的短暂机会——这是再一次跑开去玩耍之前情感上的休息和补充。

对与母亲之间的情感缺乏安全感的宝宝在寻求这种平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他们很可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来缠着妈妈不放,也可能会脱离妈妈和玩耍的环境,变得孤僻起来。已故英国心理学家约翰·波尔比是依附性理论最有影响的研究者之一,他认为:“缺乏自信的孩子不会相信他的依附对象们在他需要的时候会对他伸出援手,他采用一种缠着不放的策略来确保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他对妈妈是否会帮助他没有把握,因此这种担忧会一直盘踞在他的心头;心里如果充满了这种担忧,那就会阻碍他的独立和探索,从而妨碍他进行学习。”依附性养育承认这么一条成长原则:宝宝在有能力轻松自如地把握好自己的独立性之前,必定要经历一个健康的依赖阶段。

有些宝宝比别的孩子对与母亲分离更为敏感。因此在第二年中,你的养育目标之一就是要了解孩子在什么场合能够轻松、愉快地离开你,是否能经常离开你,能够离开你多长时间。有些孩子一离开妈妈就会感到不安,原因在于他们的妈妈在分离时总是为他们感到担忧。在第一年中你和你的宝宝之间的关系越健康,那么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之间你的宝宝就越能够高高兴兴地与你分离。

每个宝宝都有他自己的与妈妈相分离的时间表。在2岁左右时,我们的宝宝们常常会愉快地挥手对玛莎说“再见”,只要我或者一个兄弟姐妹与他们待在一起、陪伴他们。到了3岁半的时候,我们“长大了的”孩子会很高兴地独自待在周日学校里;到了4岁,他们会很安心地在要好的朋友家里过夜。

在头脑中创建一个永不分离的妈妈的形象有助于宝宝安心地离开妈妈。

大发脾气 宝宝有着占有一切的欲望,结果是许多事他没有办法去实现。他渴望自己强壮有力,但实际上他并不是十分强有力的,这给他带来了挫败感。大发脾气的行为是性格中坚定性的正常的副产品,而这种坚定性在形成健康的自我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了解大发脾气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平静下来,请参见第五章平息孩子的脾气发作)。重要的一点是你不仅要构造孩子的环境以减少他发脾气的必要性,而且还要对孩子表达情感的需求加以认可和鼓励。

西尔斯经典链接:采用适当的方式离开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