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心理调查,内容很简单,调查人员给被调查对象打电话,询问他们当时的心情,过程是这样的:
(下午四点)
“您现在在做什么?”
“上班。”
“上班感觉怎样?”
“枯燥乏味,太没劲了。”
“那你希望干点什么?”
“再过两个小时就下班了,我想和同事一起去酒吧。”
(晚上七点)
“你现在在干吗?”
“和同事在酒吧。”
“感觉好些了吗?”
“说些无聊的话题,真是没劲,我正打算去找女朋友。”
(晚上八点)
“和女朋友在一起感觉好些吗?”
“烦死啦,刚接了个女同事的电话,女朋友就硬要我老实交代。你说我能不烦吗?得了,我还是回家歇着吧。”
(晚上十点)
“你现在在干吗?”
“别问了,太没劲了,不过是看电视、看杂志,有点儿空虚。”
“那你想怎样?”
“还是上班好,从明天开始我要努力工作,好让老板给我加薪。”
看完这个测试,你可能会哑然失笑。但是且慢,请先自己想想,你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想法?事实上,具有这样态度的人,即使别人能满足他100个要求,他也能提出第101个。换句话说,看一个人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就能知道他是否有所成就。
有人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话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在理。而要想把困难变“弱”,把自己变强,那么激情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有些人总是说太难了,太费力了,等等。这种只要稍遇风浪,便放下手中“主动奋斗”这支桨,把自己的前途交给运气的人多半是会在生活的长河中翻船的。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要用快乐的态度去对待,去热爱我们的生活,热爱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当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期待中的梦想就在前方不远处。
坚忍不拔,是实现梦想的金钥匙
被称为章炳麟门下“四天王”之一的北大教授吴承仕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自己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恒心。”
为学如此,做人做事亦然。
回过头想想,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成功失之交臂,并不是因为智商低,也不是因为运气差,而是因为缺少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此,拿破仑深表赞同,他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达到目标有两种途径——势力跟毅力。势力属于少数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而毅力则属于所有坚忍不拔的人。”
由此可见,就算一个人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大把的金钱,但是只要他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也照样可以让自己步入成功者的殿堂,因为坚忍不拔本身就是一把开启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罗塞尼奥作为第七届国家马拉松赛的冠军,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被一位记者问道:“马拉松是一项考验耐心的运动,是什么力量支持你坚持到最后的呢?”
他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提问,而是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真实故事:
在罗塞尼奥上中学的时候,他参加了一次学校举办的10千米越野赛。刚开始,罗塞尼奥跑得非常轻松,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感觉有些体力不支,越来越跑不动,此时,罗塞尼奥非常想停下来歇一会,喝口水再继续跑。正在这个时候,一辆学校的巴士开了过来,这辆校车专门负责接送那些跑不动的学生。
当时,罗塞尼奥很想跳到车上,但是他看了看脚下的路,终于忍住了。又跑了好一段时间,他感到汗水已经滴进了眼睛里,心脏剧烈跳动,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想停下来休息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正在这时,第二辆校车开了过来,罗塞尼奥再次压制住跳上车的欲望,继续前进。
当他跑到一个小山坡的时候,已经觉得眼冒金星,两条腿好像不再属于自己了。眼前这个小小的山坡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珠穆朗玛峰,他彻底绝望了。因此,当第三辆校车开来的时候,他丝毫没有犹豫,跨了上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校车开过小山坡,拐了个弯就到了终点。
当看到终点的那一刻,年轻的罗塞尼奥别提有多后悔了,他想,如果自己再有毅力一点,再坚持哪怕一分钟,来个终点冲刺,就能凭着自己的力量,越过山坡,到达终点。
正是因为这次的经历,在以后的每一次比赛中,每当罗塞尼奥觉得自己筋疲力尽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就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兄弟,要坚持,要有毅力,前面也许就是终点了。”
就这样,罗塞尼奥一直跑到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那些在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的人。甚至我们也可以说,成功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如果你想要达到你预定的那个目标,实现你的理想,那你就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
美国华盛顿山上有一个石碑,上面的内容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一个女登山者死去的地方。而这位女登山者苦苦寻觅的“登山者小屋”,就在距离她不到100米的地方,如果她有足够的毅力,能多走一百步,就能活下去,然而她却放弃了。
不管是女登山者,还是年轻时的罗塞尼奥,我们都为他们遗憾。然而,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时常陷入这种缺乏坚持的懊悔当中呢?其实,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有坚持到最后的恒心和毅力,就会发生奇迹,那些潜藏在我们体内的潜能就会被唤醒,引领我们走出当下的困境,走向成功。
所以说,不管在什么时候,处在什么样的困境之中,我们都应用自己的毅力走出低谷,赢得人生的辉煌。当你认为自己已经筋疲力尽时,不妨暗暗地激励自己: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只要坚持到底,就能创造奇迹。
请相信,当我们多了一分毅力,多了一分坚持,那么我们就多了一分成功的可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面对困境咬牙挺过去,这样我们才能如愿以偿,摘得胜利的桂冠。
展现优势,梦想就会悄悄靠近
“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己的优势,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难以发现,而有时候可能发现了,却没有注意去挖掘、发挥。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其实往往只是你整个价值特征中的一小点,如果找到了这‘点’,将其最大化,那么你就实现了你的价值。所以,让自己的优势闪亮起来,这是我们为了取得成功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位就读于北大的学生在其博客里说了以上这段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看到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我们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
毋庸置疑,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成为一个成功者”都算得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不管男女,也无论长幼,人人都想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强者,让自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在生活上有所收获。
可现实呢,却偏偏爱和我们开玩笑,它总是让成功者凤毛麟角,让失败者多如牛毛。难道真的是上帝故意和我们过不去吗?其实不然。之所以成功者稀少而失败者众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者没有很好地找到或是发挥自己的优势。
生活中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或是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或是得过且过,不懂得将自己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发挥。岂不知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事实上,只有我们懂得发掘自己的优势,并将其最大化,那么我们的生活、事业以及其他方面,才能朝着我们理想的目标迈进。
郝晓芳刚到新公司工作了半年,就被任命为市场部经理了。当这一任命宣布后,公司里很多同事都面面相觑,有的说郝晓芳是不是有什么后台,有的说没听说有什么背景啊!
当身边要好的同事把大家的议论转述给郝晓芳时,她笑了笑,跟这位同事比较详细地聊起了自己的经历。
郝晓芳在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她找了一份秘书工作,一直做了3年。在这期间,郝晓芳经常接触一些社会名流,她慢慢地发现,原来怎样“疏通关系”可是一门大学问,这几年的工作经验也锻炼了她的“公关能力”。
那时候,“公关”这个词刚刚出现,郝晓芳觉得自己确实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在这个机关工作的前景并不乐观,于是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工作,到了一家大型私企做公关。
在这家私企,郝晓芳工作了7年的时间,从开始的公关经理秘书,最后到了人事部门做主管。郝晓芳慢慢地感觉到,这家企业的人事部简直是形同虚设。因为是家族企业,所以人事任命、考核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真正的管理层内部,而自己被调离公关部门后几乎就得不到任何重视了。于是,她又一次辞掉了令旁人羡慕的工作,来到了现在这家跨国合资企业做区域经理助理。
不久后的一天,在一个接待美国投资商的宴会上,郝晓芳运用自己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公司解决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这引起了公司高层的注意,于是又交给了郝晓芳一些类似的工作,她都出色地完成了。同事们这下都明白了,原来郝晓芳确实是这方面的人才啊!
看得出,故事中的郝晓芳确实是一个出色的人才,这倒不是说她的才华和能力与别人相比多么与众不同,而是她懂得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运用到最合适、最恰当的工作中来,懂得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试想,如果郝晓芳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不能勇敢地“跳槽”,那么直到现在,她可能还在那个机关或是那个私企在做着平庸的工作。
前些年,我们常听到“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这句话,而现在这个道理几乎是行不通了。现代社会,过分的“谦虚”会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勇于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成功地“推销”自己,才能发出自己“金子的光芒”。而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地体现在自己最有可能实现价值的地方,才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为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展现自己,多努力,多尝试,让自己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自信起来。
当然,在此过程中,或许我们的不足将和优势一样展现无遗,但是不要怕,这是我们了解自己优势的必要途径,而且,当我们知道哪里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和不足之处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改正。简言之,或许你是一个天生的作家,那么你为什么要去做一个科学家呢?又或者你没有很好的身体协调性,那么为什么非要去学舞蹈呢?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发掘自己的优势,更要懂得让自己的优势展现在最适合的环境里。这样,我们的优势才会奕奕闪光,将我们自己点亮。
不光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我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首先考虑这件事的正确与否,如果是正确的,就毫不犹豫地下决心去做;如果是不正确的,也会毫不犹豫地下决心不去做。当然,仅仅去做正确的事还远远不够,相对来讲,我更注重正确的方法。如果自己还没确定要做的事情、所想的方法是否正确,那么就去请教比自己有经验的人。当方向确定好之后,我再考虑将正确的方法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去。
这段话出自一位从北大走出来的一位精英之口。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做正确的事重要,而用什么方法来做则更为重要。
平日的生活或者工作中,我们常听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古话。通过这句话,我们能领悟出一个处事的道理:大好的时机难以遇到,却很容易贻误,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而一旦失去就不会再回来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遗憾时有发生,很多朋友因为错失良机而悔恨万分,也有一些朋友抓住了时机,却终因不正确的方法而以失败收场。
面对这样的无奈,许多朋友会仰天长问:“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握时机并且圆满收场呢?”
答案固然是有的,那就是:不光要做正确的事,同时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做事。
看到这句话,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觉得非常拗口,忍不住问:“干吗说得这么啰唆?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对此作出了解答:“‘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是效率,‘做正确的事’则是效能。效率和效能两者都不应偏废。”如果这样还不好理解,那么我们再换一种说法,“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是将关注重点放在做事的过程上,强调做事情的方法要选择正确,符合原则和要求,做事要有效率。这属于战术问题。而“做正确的事”则是要站在全局来把握整个事情的发展方向,清楚利弊,在做事之前仔细考虑,进行分析判断,找对方向和目标,作出正确的决策。这属于战略问题。
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要想不放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并且实现成功的愿望,那么就要学会把握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在此,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一群伐木工人一走进丛林就开始埋头清除矮灌木。当他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一片灌木林打理干净,准备享受一下工作后的轻松与惬意时,却突然发现这片丛林并不是他们事先准备清除的那块,附近的那片丛林才是真正需要他们清理的。伐木工人懊悔不已,只得拖着已然疲惫的身躯继续劳作。
案例二:
2004年6月底出版的《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CEO们为什么会失败》的文章。《财富》杂志特邀38位10年来黯然下台的大公司CEO们(曾领导IBM、通用汽车、柯达、菲利普等世界著名公司)讲述自己败北的经历。
在采访调查完这些失败的CEO后,《财富》杂志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CEO们智商都很高,经验也相当丰富,有着明确的方向和无懈可击的战略,并不缺少才智和远见,导致这些CEO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效率过低。
比如柯达公司之所以解雇凯·维特摩尔,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把握好方向(事实上,柯达公司早已制定了一整套积极的战略,维特摩尔也非常赞成),而是他根本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来实施这一套战略。这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案例三: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在2007年举办的杭州第四届网商大会上分享了自己以及阿里巴巴成功的经验。马云特别强调了“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的重要性,并且说:“做事前首先要选择好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选错了,在做错误的事,那么方法越正确失败得越快。我很庆幸阿里巴巴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战略确定下来之后,就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执行。因为无法线下见面,网商群体若想成功就一定要靠诚信,所以阿里巴巴一直诚信做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和做正确的事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上面这3个案例,其中的差别是否显而易见了呢?案例一:用正确的方法做错误的事,失败!案例二:用错误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失败!案例三: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成功!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与“做正确的事”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