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14153300000031

第31章 项目评估(2)

收、放是否建立贷款审批制度:正在建立中。

是否建立滞纳补偿制度:没有。

还款比率为多少:未还。

提高妇女地位

妇女参加培训率:技术培训有妇女参加。

决策中有无反映妇女意见:有一些,但不大。

有无社会性别意识:此指标不好测量。

实物贷款中有三分之一妇女参加:有半数为妇女。

基金管理监督小组有无妇女参加:在建立之初有,后来减少,但可感到实际作用基本没有。

男性做家务是否增加:无法测量,此指标有些问题。

提高相关群体能力

技术人员下乡次数及内容:完成了次数和内容;

各相关群体进行多少次培训,受训人数多少:除市场营销外,均按项目进行。

县、乡、村是否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了三级项目领导小组。

项目重要阶段是否召开村民大会:均组织了村上的会议。

有一本养羊种草资料:已发放了小册子。

每一小组培训一名技术人员:此指标暂时不适用。

关键环节技术员下乡解决哪些问题:按照规定去培训,但在最重要的春季未去,羊大批死亡也在此时。

85%受益户掌握相关技术:基本达到指标。

结果显示,基本上达到了指标设计,但在最需要推动的几个领域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又说明了什么?推动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性别敏感并不能在短期内看到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在制度建设上更显不足。为此,还要做更多的工作。

4.问题一需求的评估

这一评估是通过问题与需求的对比访问获得的结果。因为问题与期望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提问能更有针对性。

白三叶:全没活。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因是实物贷款,而草种又是项目推荐的,尽管村民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在访问中隐藏的意思是这一笔费用实际上由村民承担了,多少有些问题。

羊瘟疫、死亡:今年冬春之际平均每户死亡3只羊,尤其是小羊死亡率较高,当时也打了预防针,也有培训,但没有效果,其原因主要是突发性的不明病因。为此,村民也通过管委会与县乡联系,但县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药,也不知是什么病。有的村民反映同放养有关,因放养,羊吃了不干净的草、水才发病的。如何防治疫病是村民最关心也最担忧的问题,村民希望给予更大的技术支持。看来,建立一个有效的应急保障系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

水泥:问题水泥主要发生在新光,表现为:不凝固、渗水、不受压,不少村民不敢用其建圈,只用于加固边墙和抹房顶。为了这批水泥问题,县上多次与水泥厂交涉,得到的结论是还未过保质期。村民对此反应较强烈,新光村合计有45吨。这笔费用如果全部转为村民的实物贷款负担,有些不太合理。后在县级反馈会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县上已表示愿意协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项目官员进一步跟进。

还款/制度:评估时,两项目村基本上均未还息。提出的原因是多样的,暂时手头没钱,羊死得太多,打工的未回来,经营的不好,不知还给谁,会长或收款人不在。但分析发现,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相互观望,都看他人表现,而更深的原因则是没有产生相关、完善的制度。当然,也不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解决制度建设对保证项目良性运转,如期还息十分重要。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评估后期已与两村管委会成员、小组组长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建议项目官员与村民进一步讨论。

性别敏感:在项目中保持性别敏感,通过项目提升妇女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是项目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前期项目设计和执行中一直努力体现这样一种设想,但随着项目陷入技术性环节——贷款、养羊等,难免将关注点有所转移,纠缠于具体事务中。关于性别敏感,各相关群体访问中意识均不太强,这反映出在推动项目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性别培训由于种种原因拖到项目结束之前,也多少影响了项目设计思路的贯彻。

放养:有不少村民仍沿用放养的习惯,尤其在缺草的冬季放养更多。本项目的设计是圈舍与放养相结合,但本项目的中心是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对两者结合的度的把握就很重要。完全禁止放牧,自然可以保护环境,但目前状态下很难做到,因为种的草根本不够吃,割草显然也满足不了羊的需求,而放养,又很可能造成对生态的破坏。这个问题需要找技术专家进一步做评估。从现在的情况看,村民放牧情况较多,一方面已造成羊病增加,一方面造成羊不吃割来的草。尽早解决放养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县、乡项目办人员流动:县项目办主要人员基本上全部调离,两乡项目人员也大部分调走,这对保证项目的连续性的确带来了不少障碍。特别是为了使县、乡项目人员对项目理念、手法有更多的了解,各类培训和访点对其能力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人员一旦流动,对项目的影响力虽可能有所帮助,但对项目的执行却造成了困难。避免、减少人员的流动,对项目的执行有利,但这种思路可能也存在问题,关键是如何通过制度化建设使得项目办靠结构的因素推动,而不是靠“人治”的因素来推动项目的运作。

此类评估对项目可能的跟进提供了思路。未来项目的关注点或许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生态意识进一步培养。如何将生态保护的行为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养羊结合起来。2、基金的管理。结合基层组织——基金管委会的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可行的、可持续的制度。3、社会性别敏感。如何发挥妇女在社区事务中的作用。4、注重各环节的配合,尤其是提供养羊技术方面的支持。5、各项目办的角色定位需要进一步梳理、明晰。

四、项目经验

1.将发展理念带入灾后重建,体现参与式设计的内在逻辑。将灾后重建、灾害管理、社区发展的理念和手法结合在一起,运用参与式手法设计项目是本项目较有特色的成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项目设计要求有更多的内在关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贯穿参与式,促进各相关群体能力的增长。

2.PME过程促进各相关群体对项目的认识。将PME放在项目前期,对相关群体了解项目、理解工作理念和手法十分有益。而PME的结果——《小册子》又再次使项目的信息在村民中传递,进一步体现参与性。它为加强各相关群体间的沟通、村民间的沟通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重视各环节的关联,强调过程。项目在初期阶段较重视各重要环节的访点、推动,努力贯彻参与性理念,反复与村民和相关群体细致讨论,建立了较好的沟通环境。尤其是环环相扣的项目设计对调动各相关群体、推动项目进展很有帮助。

4.各部门资源整合。项目在执行中基本上保持了各部门的配合,体现了县、乡项目办的工作能力和热情,本项目虽为灾后重建项目,但将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基层组织培训、社会性别敏感、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更需要各部门的配合。项目官员在推动项目进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5.应对的挑战:1)在管理上,项目在村级管理运作上选择了两种模式(一种利用原有的政府系统的,一种为重新建立的民间系统)很有挑战性。2)技术推广的项目对研究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3)实物贷款,是研究会第一次尝试运作贷款。4)建立环保基金,是研究会面临相关知识积累方面的挑战。

五、跟进的建议

本项目由于被赋予了较多的内涵、目标,故很难在两年内实现研究会期望达到的项目目标,为此,建议做以下支持与跟进:

1.围绕环保基金,推动社区环保意识宣传与社区生态环保规划设计;

2.围绕基金管理,推动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3.围绕社区环境保护的项目设计/活动,推动妇女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与管理。

六、项目反思

保持社会性别敏感。在项目设计和执行初期,社会性别敏感得到了项目人员的重视,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社会性别被各相关群体有所忽视。此次评估活动中,在以联想的方式将自己在项目中的感受总结时,没有一个群体会主动谈到与社会性别敏感相关的问题。这反映出:至少在过程中推动的不够,意识和敏感性不强。推动和保持社会性别敏感是要在过程中体现的,而新的性别关系也并非能通过几项活动便可改变。当然,看到妇女较积极地参与评估,实际上也感到很高兴,这不就是项目带来的变化吗?因此,通过几个指标未必就能成为评估妇女参与社区事务的水平。无论怎样,性别敏感是项目人员必须保持的。

关注项目的中期评估。参与式监测评估强调过程。在本项目实施后,监测和评估受到项目具体活动的左右,忽视了过程中的有效监测,尽管项目官员每次访点可能会获得一些感性的材料,但显然受到“人治”因素的影响过大。项目官员有时会纠缠于具体的项目上,特别是实物贷款更使得项目官员不能跳出局限。中期评估可以避免过迟地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解决问题、调整思路。现实情况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进行中期评估,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迟了发现和纠正不足的时间,使得有些问题一直拖到终期才发现。可见,中期评估是相当重要的项目环节,今后项目要注重项目的中期评估,只有经过不同群体的参与,才能减少“人治”因素,控制项目的良性运行。

促进各相关群体自始至终的参与。PME不是万能的,各相关群体的沟通也需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强化。项目前期各相关群体的参与性较强,但会随着项目活动越来越具体,一些群体出现了游离于项目之外的倾向,主体性明显弱化了。技术部门与村民间的沟通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技术部门也按要求进行了培训,但遇到特殊、突发问题很难去以主体的意识去参与,结果给村民造成了损失。项目户与非项目户实际上在对项目的认同上也多少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县、乡项目办人员的流动也给项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研究会在这方面应更加敏感,在今后推动项目进展中保证和推动各相关群体对项目自始至终的参与,是对工作手法和策略的又一挑战。

重视PME指标与项目管理。PME的目的在于推动项目,另一方面其结果也是重要的可操作的评估内容。PME指标在推动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在实践中有所修正、调整,但作为各相关群体共同产生的指标是应得到尊重的。然而在项目执行中却发生了不关注PME指标的倾向,这样,PME指标很可能被视为一种形式,而这样会损害相关群体的利益。PME指标不可完全僵化,但也不可视而不见,因为,它是项目成功的保证。加强对PME指标在项目管理中的监测十分必要,否则,PME的成果将大打折扣。

推动基层组织与制度建设。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制度,“人治”形态也许有效率,但一旦出现问题,如人员流动则可能造成系统的瘫痪。制度既需要公开讨论后写在纸上,有章可循,更要依制度办事,不能形同虚设。关于制度建设一定要细致,它反映出社会动员的程度,也是协作者能力和敏感性的反映。推动制度建设要尽量提供制度的参照框架,不然,有些问题村民是不一定能看到的。

明晰项目管理人员的角色。一个官员在项目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当然他是推动项目的协作者,同时也是激励者,但一定要避免代言人。县、乡项目办为协调执行单位,他们在强化项目影响力和保证项目效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实施项目的关键环节,县、乡项目办需明确自己的职责,而这种指责有赖于制度化运作来支持,而不是靠某个人的作用。研究会项目官员也存在角色上的定位问题,官员是协作者,要推动县、乡、村民积极行动,而不能成为代言人,也不能成为“最高指示”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