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14144100000015

第15章 高峰体验(1)

本章和下一章中的各论点都是初步约略性的论证,是印象式的、理想的、“拼凑而成的图像”,是经过与大约八十个人的个别面谈,以及一百九十位大专生对以下咨询所做之书面答复,组构而成的:

“请你先回想一下,在你的生命之中,曾遭逢过的各种或某一种最美好的经验。也许是在恋爱中,也许是欣赏音乐时,或由于一本书一幅画的震撼,或在某一重要的创作时刻里,你经验到最快乐、最兴奋、最愉悦的刹那。请你一一列举之。然后请你告诉我,在那刺激的片刻中,你的感觉如何?此时的感觉与其他时刻的感觉有何不同?此刻的你,在某些方面,究竟如何不同于平日的你?(对某些人所提出的问题,则是有关于世界在此刻对你而言,如何显得不同于往昔。)”

在所有的报告中,没有人提出全部的状况。我把些不全的答复聚在一起,拼凑成有关高峰经验的“完整的”状况。此外,大约有五十位未经过我请求的读者,在阅读我从前所发表的一些论文后,写信向我提出他们个人高峰经验的报告。最后,广泛涉猎了神秘主义、宗教、艺术、创作、爱情等各方面的文字资料。

自我实现的人,也就是那些在人格成熟、健康、自我圆满各方面均已达到高水准的人,有许多都告诉我们,有时候他们仿佛是人类中的异类。但是,由于探寻人类本性、人类的可能性、及人类之想望所能达到的极致,是件崭新的工作,因而益发困难与曲折。对我而言,它包括要不断摧毁自己一向珍奉的原则,要经常抵制表面上的模棱两可、互相矛盾、含混不清的状态,以及随时瓦解自己长期以来耳濡目染、一向坚信、看起来无懈可击的心理法则。这些法则,其实早就不再成其为法则了,只是一些陋规,令我们习以为常地活在缓和而慢性的心理疾病与恐惧之中,活在发育不全、苟延残喘、人格不成熟之境而不自知——只因为多数人和我们一样都有这些同样的疾病。

通常,这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远在尚未获得任何科学性的解答之前,首先都会形成一种不满的情绪,亦即对不明之物感到不安,像科学理论史便是一则典型的例子。例如,我在研究自我实现者的时候,最先出现的困难之一是,我约略觉察到他们的生命动机大不相同于其他我所认识的人。最初我将此动机描述为表现式的,而不是应付式的,但此一描述仍然不是正确完整的说明。于是,我进而指出,这种动机不是被刺激而成的,而是不受刺激的;是在动机之外的(在挣扎之外的)。但是,这种说明仍然过分依赖于大家一向所接受的动机理论,因此,虽有所助益,也同样有害。我曾将成长动机与各种缺陷需要的动机予以对比,虽有所助益,但仍嫌不足,因为它尚未充分地将变化与存有加以区别。在本章节中,我将提出一个新的方针(以便导入存有心理学),使之包括并归纳前面做过的三项尝试,以便把我们在心智已完全发展的人身上和其他大部分人身上所观察到的动机生活及认知生活的差异,立于文字。

这种针对存有处境(无常的、动机之外的、非竞争的、非自我中心的、无目的的、各种终极之经验以及圆满的境界和达成目标的状况)的分析,首先是出自于对自我实现者各种爱情关系的研究,其次是出自于对其他人所做的同样研究,最后则是出自于对神学、美学以及哲学之文字资料的涉猎。而我们首先有必要把在前面所描述过的两种类型之爱(缺陷之爱和存有之爱)的差异加以区别。在存有之爱(对别人或他物的真实存有之爱)的境界中,我明白了一种特殊的认知,这是我的心理学知识所不曾给我预备的,倒是在某些作者在他们有关美学、宗教和哲学的著作中看到了一些高妙的阐述。我把此种特殊的认知,称之为存有的认知,或简称为存有之知,至于由个人之缺陷需求所构成的认知,我则称之为缺陷之知。具有存有之爱的人,能够在被爱者的身上觉察出别人所看不到的真实,也就是说,他具有更敏锐、更洞彻的透视力。

本章就是要试着把出现在存有之爱的经验,亲情的经验,神秘的、浩瀚的、自然的经验、美感的体会、创造的时刻、睿智的洞见、兴奋的经验,以及某种体能成就等等,这些经验中的基本认知,以一种简单的描述来加以普遍化。这些经验以及其他最幸福、最圆满的时刻,我称之为“高峰经验”。

所以,本章属于未来的“积极的心理学”或“正宗的心理学”,它所处理的是功能健全、身体健康的人类,而不是一般的病态。因此,它与所谓“普通精神病理学”的心理学并不互相矛盾。它超越其上,且能以理论的方式,把所有的发现组构在一涵盖更广、更可理解的结构之中;此一结构包括了病态与健康,包括缺陷、变化与存有。我称它为存有心理学,因为它所关切的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也就是说,关切的是目的经验、目的价值、目的认识,关切的是把人当作目的来看待。当代心理学大部分研究的是缺乏而不是拥有,是奋斗而不是成就,是挫败而不是满全;是对欢乐的寻求,而不是已经得到欢乐。然而这种心理学虽然有误,却广泛被人接受,且奉之为圭臬,而把一切行为都视为是由动机所触发,并且是天经地义的事。

现在我要以浓缩的摘要方式一一介绍一般高峰经验所达到的认知的各种特征。此处的“认知”一词是采其广义而言。

1.在存有之知中,倾向于把经验或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单位,毫无任何牵连关系,无涉于实用之可能,无关乎权宜计策,无关乎目的,视之为俨然充塞于宇宙之万有,俨然为存有的全体、宇宙的同义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缺陷之知,它涵盖了人类大部分的认知经验。这些经验就我们下面所要描述的各方面而言,都是偏颇而不全的。

在此,我们想起十九世纪的绝对观念论,该论把全体宇宙视为一个整体单位。有限的人类永远无法完全掌握、觉察或认识宇宙的整体,因此人类现有的一切知识,都必然只是存有的部分,永远无法想存有全体。

2.只要是一种存有之知,则感知对象必会获得绝对且全面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称为“完全的关注”,正如夏克特的见解一般。此处,我所要阐述的境界,十分类似于痴迷或全神贯注的境界。在这种关注中,被感知的人物变成全部的人物,至于背景则消失了,或至少不是感知的重要对象。此时,人物俨然暂时孤立突出于一切事物之外,世界仿佛已被遗忘,感知对象俨然成为全体存有。

既然全体存有已被感知,因此就在宇宙全体被囊括的同时,所有这些法则才得以畅行无阻。

此种感知与一般的感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一般的认知里,认知对象与相关的其他各物,都同时受到关注。我们关注它,是基于它与世界上其他各物间的关注;它是世界的一部分。换言之,一般的“人物——背景”关系是成立的,亦即背景与人物同时获得关注,虽然关注的方式有所差异。此外,平常的认知,是把认知对象当作某类中的一个成分、某一较大范畴中的一员来看待,而不是就该对象本身加以观察。我曾将此种感知描述为“标题式的”,并且进一步指出,此种感知无法觉察被感知人物与对象的全貌,因为它只是一种分类法,将对象条目细分、分门别类、赋予名称、纳入档案。

认知活动与其他活动的牵扯关系,远超过我们所能想像的程度。认识其实是指在一系列连续活动上的定位。认识的同时,也包括某种自动的比较、判断与评估。它包含着比……高,比……好,比……坏,比……深等意思在内。

存有之知却是非比较性的、非评估性的、非判断性的认知。桃乐蒂李曾描述过某些原始民族的认知与我们的认知之间的异同。她笔下的认知,意义与我的相似。

我们可按还其本原的方式来了解一个人,就其本身来看他,视他为独一无二、独赋异禀的个体,仿佛他是构成他那一类的惟一一份子。这也就是我所谓以其为惟一个体的感知方式,也是临床心理医师所应努力做到的目标。但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远比我们平日所愿承认的困难。尽管如此,这种认知却“可能”出现(即使短暂如过眼云烟),而在高峰经验中,它尤其会出现且显出其特征。一个身心健康的母亲、充满爱意、望着怀中爱儿之时,便接近此种觉察个人之独特性的认知方式。在她眼中,怀中爱儿,乃是举世无双,是全世界最可爱、最完美、最迷人的婴儿(至少她会远离葛塞原理,她不会拿自己的孩子与邻居的孩子相比较)。

具体地感知对象整体,也意味着以“关怀”的态度去了解对象。“关怀”可以产生持续的注意力,反复地考察乃是觉察对象全貌的必要之举。比起一般漫不经心的、标题式的、原本不正确的感知方式,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双眼一刻不离爱儿的关注、恋人含情脉脉的凝视、行家对名画的审视,确实是更为完全的感知方式。这种全神贯注、着迷出神、完全投入的认知,一定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巨细靡遗、面面俱到。与之对比的是漫不经心的观察,它只能提供经验的空架子,只能窥得对象某一选择性的面貌,或只能以“重要”或“不重要”的观点来了解对象。(一幅画、一个小婴儿、一个恋人,他们身上有哪一部分是“不重要”的呢?)

3.人类一切的感知活动,固然是人类的作为,且有相当程度是人类的创作,但我们仍可在人对外物的感知中区分出何者与人的挂虑有关、何者无关。能自我实现的人比较能够觉察世界本身,世界不仅对个人,且对全人类皆有其独立性。而一般人,在高峰时刻,亦即高峰经验中似乎也会有这种倾向。他能比较恰当地把自然视为在己和为己的存在,而不只是为服膺于人类目的的舞台。他能轻松自在地不把人性意向加诸于自然之上。简言之,他能洞观自然本身的存在(以自然为目的),而不是视自然为工具、不会恐惧自然,也不会以其他某种人为方式起反应。

让我们以显微镜下的幻灯片所展现的世界为例,它本身是个美丽的世界,但它也是个具有威胁性、危险的、病理的世界。显微镜下的癌症切片,如果我们能忘掉它是绝症,则所见到的乃是一个美丽、缤纷、令人肃然起敬的组织结构。一只小蚊虫,若以其本身为目的来看待,则真是个奇妙的东西。电子显微镜下的过滤性病毒,都是迷人的小东西。(至少,只要我们能忘掉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它们便是如此。)

由于存有之知比较可能“与人无关”,因此也比较能使我们更真实地了解对象本身的性质。

4.我在研究中渐渐发现界乎存有之知与一般认知之间有一项差异,不过目前还不太明确。那就是:存有之知若再三反复似乎可以令认知更加丰富。反复再三并全神投入地体会一张我们所爱的脸,或是我所欣赏的一幅画,会令我们更喜爱它,并且可以让我们愈来愈了解它在多方面的意义。这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对象内在的丰富性。

但是再三反复一般较平常的经验,会产生极为强烈的相反效果,诸如:无聊、熟滥、引不起兴趣等。我曾发现(虽然尚未证实),把一幅我认为好的画,不断反复再三地展示给预先经过选择,具有敏锐感受力的人看,他们愈看这幅画便愈见其美,但若不断再三展示一幅我认知为坏的画,便益见其不美。同样,好人和坏人亦是如此,比如残忍者愈看愈残忍、庸俗的人愈看愈庸俗。反复再三地看一个好人,似乎愈见其好。不断重复看一个坏人,也令他们看起来更坏。

这种比较寻常的感知,通常一开始就直接去作有用或无用、危险或不危险的分类,因此再三反复地观看只会使感知愈变愈空洞。一般正常的感知多半以挂虑为基础,以缺陷动机为决定因素,因此第一眼就已把感知职责交待完毕。认知的需求因而消失,而且对象与人物既已被分门别类,也就全然无需再被感知了。再重复的经验既暴露贫乏,也能彰显丰富。再三重复的观察,不但会揭露感知对象的贫乏,也会揭露感知者本身的贫乏。

对于所爱对象的内在价值,有爱比无爱更能产生深刻的感知,其中一个主要原理是,爱伴随着对所爱之物的着迷,因此会反复再三、全心全意地,以“关怀的态度”去搜索追寻、观看考察。恋爱中的情侣看得见彼此的潜在能力,而别人却看不见。习惯上,我们说“爱情是盲目的”,但现在我们却必须为“爱在某种情形下比无爱更具洞察力”的可能性留下余地。当然,这也意指所见者可能是尚未实现的潜能。这个问题,研究起来并不如想见的困难。专家手中的罗夏克测验,便是对尚未实现之潜能的一种观察。原则上,这是一项经得起考验的假设。

5.美国心理学(或更广泛而言之,西方心理学),采取的便是我所谓的以人为中心的路线,它认为人性的需求、恐惧与利害关系都是感知的决定因素,感知的“新面貌”建基于“认知皆由动机所引起”的假设上。这也是古典弗洛伊德的观点。它还进一步地假设认知是一种竞争的、工具的原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必须以自我为中心。它认为只能从感知者的有利观点来观看世界,而且必须以自我为中心的决定点,环绕着自我来建构经验。可以再加一点:这也正是美国心理学的古老论点。而所谓“功能心理学”,在广受支持的达尔文主义的强烈影响下,也倾向于以有用性和“剩余价值”的观点来思考一切能力。

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不仅是因为它是源自西方世界观的一种无意识的表现,也因为它顽强又故意地忽略东方世界,特别是中国、日本、印度的哲学家、神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各种著作,甚至连高斯坦、穆尔菲、存勒、赫胥黎、索罗金、华茨、诺托、安雅,以及其他作者亦受到忽视。

我研究发现,在自我实现者的寻常经验,以及在一般人偶发的高峰经验中,感知可能具有相当程度的超我、忘我、无我。它可能是由非动机引起的、非个人化的、无欲、无私、无需求、无牵扯。它以对象为中心,而不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说,感知经验是环绕于对象所组成的,它以对象为中心点,而不是以自我为立基点。仿佛他们所感知的事物本身即为具有独立性的实体,而不是依赖着感知者的东西。在美感经验中,或在爱的经验中都可能由于过分全神贯注地“投入”于对象,以致于使自我真正地消失了。某些谈美感、谈神秘主义、谈母爱、谈爱情的作者,比如索罗金,都曾广泛地提到过。我们甚至可以说感知者与被感知者在高峰经验中合而为一了,二者相互融合而成为一个崭新而又广大的整体,成为一个超乎寻常的统一体。这点可能会使我们想起一些有关出神与冥然合一的定义;当然,它也开启了朝此方向探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