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前不久,胡宗南的第一军在宁夏南部的惠安堡附近,曾被工农红军打败了,损失颇大,势处孤立,有进占宁夏作为根据地的意图,曾给关麟征去电,表示联系。关当时对胡宗南表示比较冷淡。在马鸿逵表明态度后,他表示要引军南下,向西安附近挺进,并且发电要求在秦安的四十九师和在南郑的五十一师先向宝鸡附近集中,他本人拟乘飞机到宝鸡指挥这两个师先向西安附近挺进,企图迫使张、杨释放蒋介石。胡宗南当时对关麟征这些行动表示不满。在他给关的电报中认为关与马鸿逵拉得太紧,不顾大局,不顾蒋介石的安全,电文中有“校长处于危险之中,雨东(关的别号)!雨东!何去何从……”的话。关接此电后,当时气得哭起来,立刻复了一封很长的电报表示:“校长(指蒋介石)乃全体同学之校长,非兄一人之校长,弟爱校长,急于拯救校长脱险,并不亚于吾兄。”在何应钦命令顾祝同为西路军总指挥,并命关麟征归胡宗南指挥后,关对胡宗南的意见仍然很大,采取不大买账的态度。胡宗南曾派人向关解释以前误会。西安事变结束后,关在陕西凤翔见胡宗南时,胡宗南对关极力表示好感,并且表示以后在各种问题上,愿意彼此合作,共同努力。关在背后谈起这些问题,认为胡宗南为人阴险,难与共事,并且对胡宗南的能力表示不服。有时对蒋介石特意提拔胡宗南,也表示不满。这充分说明反动派内部各怀鬼胎,在个人利害、地位方面的矛盾是尖锐的。
(摘自甘肃人民出版社《三军大会师》)
国民党第一师在川西北
与红军作战纪略
石德安
[石德安:时任国民党胡宗南第一师师部军需。]
一九三四年冬,驻天水的伪第一师师长胡宗南,恐川北门户广元为红军占领,派其独立旅丁德隆部进驻广元,以阻止巴中、旺苍的红军西进。红四方面军曾以少数部队数度围攻广元,终以丁部独三团营长姚作均部的顽抗,均不得手。胡宗南曾先后派独三团刘超寰部(欠一营)、补充旅第一团蒋志高部增援,均被红军邀击,败刘团于青木川、石门关;全歼蒋团于羊模坝,蒋团军官无一漏网。围攻广元之红军,于两次打援获胜后,便撤围沿白龙江西进,与北上红军会师。
蒋介石得悉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有在川西北会师的消息后,明令胡宗南率第一师全部入川西北截堵。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胡率其第一旅李铁军部、第二旅李文部、补充旅廖昂部共八个团由天水出发。另外还编组了一个游击指挥部,以刘鸿勋为指挥,下属汪勇刚、张俊耀、朱冕群、谢襄渠四个支队约八百余人,随军行动。同年四月上旬胡部第六团与游击部队在阳平关与驻该地之红军发生战斗后,胡部即由略阳进驻阳平关。胡部在阳平关广布便探,并进行各种诬蔑宣传。我曾亲眼看见第六团一个少校政训员化装乞丐,以企诱骗散留在当地的红军人员。与此同时,胡军又进至戴家坝,该处红军亦撤退未久,居民听见胡部到来,逃避一空,所需给养,都是沿门搜寻,居民被掠如洗。
同年四月四日晚,忽传宁羌、大安驿、朝天驿等地红军有向胡部进袭消息,胡军闻讯,手脚忙乱,惶惧已极,立即布置队伍,终夜警戒,结果是一场虚惊。时丁德隆旅已从广元撤至碧口,胡部亦决定进驻碧口。在戴家坝休息两天后,遂沿白龙江西上,经燕子砭、李子园、姚家渡前进。其游击部队曾在李子园被红军伏击,但损失不大。胡部在沿途行军时,经常发现红军疑兵,尤其在白龙江南岸的山林中和青木川一带的森林里,随处能看到红旗飘扬,有时还听到清晰的进攻号音,当胡军准备迎击时,却连一个人影也没有了。一路上胡军小心翼翼,十分紧张。四月下旬,胡军师部始到达碧口,部队在碧口休整约一星期后,胡令其第一旅沿摩天岭穿原始森林西进,向平武方向的红军.进击;第二旅和独立旅经大刀岭、蒿溪、三锅石之线向青川一带的红军搜索进击;补充旅一团驻碧口担任警戒;补二团、补三团为第二旅和独立旅的接应部队。
当胡宗南未到碧口之先,由通、南、巴等地败退到碧口的地方团队和难民,约近万人,因此当地秩序十分混乱。胡到达后,虽稍见安定,但配属胡部作战的伪四十九师伍诚仁部,也要经过碧口向川西北前进。碧口为一山区城镇,一时粮荒十分严重,兵荒马乱,人民群众所遭受到的灾难,更是不言而喻了。
李文的伪第二旅于攻克青川县后,继续沿涪江、平武县、格达坝、水晶铺、三舍驿之线越宝雪顶(俗称大雪山)向松潘前进。红军于胡军未到前即将辎重及伤病人员移驻涪江西岸,因此在青川、平武战斗中,红军毫无损失。胡宗南获悉李文部“胜利西进”的报告后,于同年五月初率师部离开碧口向松潘进发,六月下旬始到达松潘。其所部据樟腊、校场坝、毛牛沟、哈密寺、求吉寺等处与红军对峙,并时有接触。据同年八月初胡军前方战报:第一旅的第一团、第二团在安顺关、北定关据守岷江东岸,第三团随旅部驻平武作第二梯队;第二旅第四团、第五团在镇江关、镇平一带,隔岷江与红军对峙;第六团进攻金家崖沿江一带时,与红军发生激烈战斗,四、五两团同时参加作战,四团团长李友梅当场被击毙,三个营长中两个阵亡(刘和鼎、邓涤罘);五、六两团伤亡亦大。据守岷江东岸之二团团长杨杰亦负伤。独立旅在校场坝、毛牛沟、上下包座与红军激战,双方均有伤亡。胡受谦的补三团先驻雪山麓下的三舍驿、小河营,后亦开到求吉寺参加战斗。及至八月下旬,胡部各线不支,向松潘溃退。曾在松潘南的白塔山发生两日夜的激烈争夺战,胡宗南在危急中,组织了人数约一个营的敢死队,以第四团副团长徐保为队长,才稳住了白塔山战斗。松潘四面皆山,白塔山最为险峻,此山一失,松潘即不能守,因此胡军以死争之。后来胡将指挥所移驻此山,城内只留师部、医院、兵站等。当时的情况极为紧张,尤其校场坝、毛牛沟丁旅失利后松潘最为危急。接着四十九师全师被歼的消息传来;第二旅全线溃通;派赴毛儿盖的第一团加强营李日基部被红军围歼,李日基仅率百余人突围,直到李铁军旅及胡受谦团驰援时,这一线战事始趋缓和。当时不仅战事失利,且因给养困难,部分士兵又吃不惯青稞与牛肉,致发生严重的腹泻症,死亡很大。当时气候已渐寒冷,而士兵仍着夏服,竟有整排被冻死情况发生。有个别部队连青稞、燕麦都接济不到,有时靠挖野菜充饥。以此军心涣散,士气消沉。此种情况,直待伪中央驻四川参谋团调拨粮食运到后,略有好转。同时,陈沛的六十师、杨步飞的六十一师、王耀武的中央补充旅和钟松的第二师补充旅援兵开到后,胡部才免于全军覆没。
伍诚仁的四十九师在求吉寺与红军展开激战,经三日夜,该师即被击溃,人员损失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装备损失殆尽,逃散之士兵,无衣无食,有的赤身跣足,仅用两张羊皮束蔽下体,沿途乞讨,后奉令在汉中收容。尤其伪六十师和六十一师,原系十九路军改编的,士兵多为广东籍,对草地生活,更不习惯;中央补充旅和第二师补充旅,又都是新近成立的部队,缺乏战斗经验。胡宗南鉴于四十九师失败的惨状,不愿这些部队担任第一线任务,仅令在樟腊、黄胜关、西宁关、哈密寺、上下包座一带的第二线上活动,后川西北战斗结束,即令开回成都附近。
胡宗南的部队在松潘与红四方面军的一部相持至同年十二月,时已冰天雪地,士兵因饥寒已无力进行战斗。同时红军主力由毛主席率领早于九月间即通过黄胜关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与胡军对峙之红四方面军于十二月亦陆续向四川、西康边境的天全、芦山一带撤走。蒋介石又令薛岳、周浑元、梁华盛等部截击,仍着胡宗南回甘堵击北上红军。胡部遂经樟腊、哈密寺、弓刚岭一带的原始森林,进入甘肃的黑河流域,攀越西固大山经西固(今舟曲)、西和、马雾、鸳鸯嘴到达甘谷。此时胡宗南已惊恐成病,遂在甘谷西三十里铺的一座山寺中养病。他的部队即驻扎甘谷城乡一带。此时胡部真是人困马乏,疲备不堪。且兵员损失数目很大(每连只剩四五十人),蒋介石令其暂驻整补。胡遂遣散游击部队,另募兵员补充;并将原留甘的训练单位,一律编并给部队,直至一九三六年三月,始又率部入陕。
(摘自甘肃人民出版社《三军大会师》)
国民党第三军在甘肃与
红军作战纪略
[马□:时任国民党第三军十二师三十四旅旅长。]
一九三六年夏末秋初时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由川北经过草地,进入甘肃南部。当时驻在甘肃南部的国民党军队,计有第三军、第三十七军、第二十五师、新编第十四师及驻在川北、陕南之第一军、第一百四十师、新编第五十五师等部。他们奉蒋介石命令,分别对红军进行防堵和追击。我当时为第三军第十二师三十四旅旅长,曾参与这次战斗,兹就所知,回忆记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蒋军布防情况
(一)第三军:军长王均,辖第七师曾万钟部及第十二师唐淮源部,共计兵力约二万三千人左右。第七师全部驻防天水,第十二师师部及直属部队亦驻天水,所属三十四旅分驻西和、礼县,三十五旅驻成县。
(二)第三十七军:军长毛炳文,辖第八师陶峙岳部及第二十四师许克祥部,共计兵力约二万二千至二万三千人。驻防通渭、马营一带。
(三)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辖三个旅,共有兵力一万三千至一万四千人。驻秦安一带。
(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辖两个旅,兵力约’六七千人。师部及主力驻岷县,一部防守腊子口。
(五)第一军:军长胡宗南,具体兵力不详。原驻川北一带。
(六)第一百四十狮:师长沈久诚,辖三个团,全师兵力约六千余人。分驻广元、宁羌、略阳一带。
(七)新编第五十五师:师长王耀武,辖三个团,其兵力较一百四十师略强。驻汉中、略阳及甘南、徽县。
二、战斗经过情况
红军过草地后,即向甘南疾进,鲁大昌部在腊子口的防守,被红军突破,鲁部即分向陇西、岷县撤退。
红军一部将鲁大昌主力围困岷县城内后,便分四路挺进。其中一路(红二方面军贺龙部)绕道西和左翼进攻成县。驻成县之第十二师三十五旅向天水告急,王均怕红军攻天水,不敢抽调固守天水之部队,乃电令驻西和的三十四旅旅长马篦派兵救援成县。我接令后即派所属六十七团团长李自林率领该团前往成县救援。李团至成县约二十里处,尚未与红军接触。原来红军在打击了成县守军后(攻城一夜,守军伤亡百余人),已放弃进攻计划,改道进攻徽县。徽县在红军猛攻下,守兵几乎全部被歼,仅剩残兵百余人向陕南略阳逃窜。红军追击到略阳约二十里始行停止。当时一百四十师已调略阳布防。红军进入徽县后,略阳方面风声鹤唳,国民党军队胆战心惊。但红军并未进攻略阳。
红军另三路分别经天水外围之甘谷、通渭、会宁、静宁、固原等县向陕北挺进。其中一路到靖远渡过黄河,与防守黄河北岸之青海骑兵师马步青部作战。红军击败马步青部,进入河西。
三、红军前进后蒋军追击情况
由于红军的先声夺人,国民党各军早已惊惶万状。当红军向陕北前进时,驻天水、通渭、马营一带的守军王均及毛炳文所部不敢离城一步。因这些部队并非蒋介石的嫡系,平时曾受到歧视待遇,官兵均不愿为蒋家反动政权卖命,只要红军不犯他们,他们也就不愿为难红军。
红军进入甘肃后,在川北松潘一带的第一军胡宗南部,经南坪、文县、碧口,进入陇南之秦安一带,尾追红军。由于红军进入陇南,伪驻甘绥靖主任朱绍良,下令将甘肃境内各军编为四路,追击红军。第一路为胡宗南的第一军,追击路线为平凉、镇原,直到庆阳、华池、环县;第二路为毛炳文的第三十七军,追击路线为静宁、海原、固原一带;第三路为关麟征的第二十五师,追击路线为秦安、通渭直到靖远东北之打拉池(该师后到达银川以北之定远营附近);第四路为马篦指挥之第三军三十四旅、第七师之二十一旅和一百四十师的七百二十团,共七个团,追击路线为甘谷、通渭、马营直向会宁、靖远方面。
我奉令即率部遵照指定追击路线前进,一路未与红军接触。唯三十四旅的六十八团在靖远南三十余里之甘沟驿附近与红军四方面军接触。战斗约一个多小时,红军即向黄河边撤退,随即渡过黄河。在追击中,一百四十师的七百二十团因不惯西北生活,病兵特多,我命留驻马营。后该师七百十八团及七百十九团也由略阳、徽县进驻到秦安、通渭一带,接替了毛、关等部所遗防务。
我指挥的三十四旅及二十一旅追击到靖远,时该县城内守军为邓宝珊新一军的一个旅。红军抵靖远后并未攻城,只在距城二十里处渡过黄河。邓部守城部队未敢出击,我部也行动缓慢,及至到靖远时,红军已全部渡过黄河西上了。我部在靖远驻扎一一一宿,即奉王均电令经打拉池向宁夏之中宁县前进。随又奉王均电令着在中宁停止,补给待命。
我在追击途中,在华家岭西兰公路以北,看到红军在沿途贴有“拥护国民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标语。当即电报王均,大意谓:从来不见红军有这样态度表示,现在看此标语,我认为红军有服从国民政府之要求,是否转报中央考虑。王当时转报了蒋介石,旋得到蒋的复电,大意是说红军西上,前有黄河之阻,后有追军,唯恐被歼,故意作此表示,借以缓和我军追击,切不能相信,免上其当,务必在黄河沿岸歼灭。可见当时蒋介石是决心要把红军消灭在甘宁一带的。
在追击中,胡宗南、关麟征两部,由于是蒋介石嫡系部队,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最力,行动积极,颇为迅速,紧跟红军之后,力图逼近,消灭红军。毛炳文、王均、沈久成等部则非蒋介石的嫡系,属于杂牌。他们一面是为了保全实力,同时官兵也都不愿为蒋卖命而与红军作战,因而在追击中行动迟缓,竭力避免接触。
四、撤防
第三军的两个旅到达宁夏中宁后,宁夏省伪主席马鸿逵派汽车把我接到银川会晤。我到银川时,胡宗南、关麟征已先到。马鸿逵对胡、关和我曾热烈接待以示“慰劳”。胡、关在银川住了四五日即回原防,我逗留了一个星期才回中宁。我离银川前夕,马鸿逵曾到招待所访我。在谈话中,马鸿逵怀着猜疑的心情向我探问:“红军并未进入宁夏境内,何以关部渡黄河到宁夏来?究竟是何意图?”我当时也不知道关部有无其他使命或企图,只好安慰他说:“大概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利的地方,请你放心。”马鸿逵之所以如此坦率问我,因为我也是回族。
当关麟征到银川时,曾对马鸿逵表示,该部开往定远营的任务是,由于定远营的蒙族中有一个旗长有勾结日本人的活动,意欲解决他。但马鸿逵始终怀疑蒋介石派关部渡黄河会对他有所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