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14122500000087

第87章 红崖湾的变迁

阿强

张受平贾鸿伟

隆冬时节,地处陇西县南部山区的碧岩镇红崖湾社,由于曾经支持当地率先在全省实行包产到户的原县委书记张自强的来访,在乡亲们心中涌动起了股股暖流。12月18日,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我们慕名前往采访,探寻30年来这个社的历史变迁。

红崖湾位于碧岩镇政府东面的一座山梁上。镇上随行带路的干部顺势指着山顶高高耸立的两座移动电话信号塔,对我们说,塔下就是大家要去的红崖湾社。沿着一条山路向上走,行进在通往村子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房屋,金灿灿的玉米,以及庄户人家晾晒粮食和药材的景象。农民收获的喜悦挂满屋檐、写在脸上……我们的心情随着颠簸的车轮飞向红崖湾。路上不时有摩托车或三轮车经过,梯田里的冬麦泛出依稀淡淡的绿色,远远地就看见整个村庄掩映在树林丛中。

1978年秋,红崖湾生产队12户人家迫于生活的艰辛,在时任县委书记张自强默许下和在碧岩公社书记袁志茂的组织指导下,偷偷地搞起了“货真价实”的包产到户。后来,据资料证实,红崖湾成为甘肃最早包产到户的生产队。

为了找到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们走进了时任生产队会计、现年71岁的何应俊老人家。提起当年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老人一下子道出了许多酸楚:“30年以前,生活确实困难,我住的这个房子都是日子好了后翻修的,原来都塌七倒八的,烧没烧的,吃没吃的。那个时候是家家都困苦,最好的家庭一年还分不到400斤粮食。人民公社和大集体、大锅饭的制度,让队上的乡亲们吃尽了苦头。当时,有本事的人都出外讨饭去了,没本事的留在队上。地多人少,生产没办法安排。公社袁书记调研时,我们向他反映了这一情况,领导就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同意我们秘密分开单干。你看别的地方承包地是一绺一绺,我们是一片一片,那是当时怕被其他人发现,整块整块分。第二年大丰收,人均口粮破天荒地上千斤了。我们家里的柜子、袋子里全装满了粮食,交清公购粮后,还榨了一副油(约150斤),以前全庄人还分不到一副油呢!”

包产到户使红崖湾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也像山巅的信号塔一样,把改革的信息辐射到了全县、全省。

30年一瞬,红崖湾巨变。如今的红崖湾,有15户62人,生产生活与30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家都过上了舒心的日子。

随行的镇村干部领我们走进了在村上生活比较富裕的村民何随宝的家,夫妇俩正在用机械忙着筛选粮食、晾晒药材。说起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何随宝不由得打开了话匣子:自打包产到户,一年比一年好,三轮车有了、摩托车也有了、铡草机也有了。种粮国家还补贴,看病医疗费都报销,国家对农民好着呢!咱以后的日子更要有奔头,农民还要比现在好呢!

离开何随宝家,我们又来到了李巧红的家院,崭新的住房、时尚的家具、齐备的电器,让人眼前豁然一亮。说起今年的收入,主人高兴地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起了账:“全家五口人,收获药材7000斤,洋芋2万多斤,粮食6000一多斤,家里的存粮还有:3000斤,今年估算下来各项收入怎么也有万余元,明年我打算给儿子买辆农用四轮车,让他出去跑生意,挣票子。”

原先房破屋漏的何六六家,如今偌大的院子里盖满了新房,贴上了瓷砖,铺上了地板,家里养着1头骡子、3头牛、6头猪、28只羊,屋檐下、仓房里码满了黄芪、党参等中药材。主人介绍说,他们家有六口人,种着40多亩地,一年光政府退林还林和粮食直补就领4000多元;儿子在北京搞装潢,一年能挣2万多元。当问起一年家中的总收入时,主人尽管笑而不答,但从他喜悦的神情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何高义的儿子也在北京打工,尽管奥运期间休假了二个月,但也带回了2万多元。后半年,娘儿们去新疆拾棉花,又挣了1万元。家里种了6亩药材,也收入了好几千元。当问到他家在红崖湾所处的经济位置时,他笑着说:“现在人们都好过了,比我好的多的是。”

与我们同行的村委会主任张全平介绍,现在红崖湾动力电接到了村子里,家家都建了“121”水窖,电视电话早已普及,全社现有摩托车12辆、三轮车9辆,面包车1辆。全村退耕还林148亩,杏树全部挂果了。随着群众观念的转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一半的土地种植药材、玉米,一半劳力外出打工挣钱,群众的收入都好起来了。

——摘自2008年12月29日21时新华网甘肃频道,对原文编著者有改动,作者系陇西县委宣传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