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按摩百科大全
14113300000019

第19章 正确有效的按摩(4)

胰腺位于腹部,在胃的后下方、脊椎前,约20厘米长,兼具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双重功能。外分泌腺可分泌消化液,分解蛋白质、脂肪及糖类,使胃传送过来的食物,利于小肠吸收。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与升糖素,控制体内血糖浓度的正常与均衡。这两种内分泌激素产生相抗衡的作用,由胰腺内的胰岛细胞所分泌。胰岛素能降低血液中糖的浓度,升糖素则增加血糖浓度。当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血糖浓度无法降低,便会增高,糖尿病就是这样产生的。但升糖素分泌太少,又会导致血糖浓度过低,因而产生低血糖症。

胰腺的2/3位于腹部左边,1/3在腹部右边,故其反射区大部分位于左脚,大约在腰线上方一点儿的地方,呈带状横跨左脚与右脚的内侧部位,部分与胃、肾及十二指肠的反射区重叠。大部分患有胰腺失常病症,如糖尿病的病人,其反射区位均有大块结晶,很容易发现,且脚底肤色较浓。按摩时,应以大拇指轻轻地以同一方向,由外侧往内侧,缓缓地横向揉按。

按摩后,大部分病人的体力都可逐渐好转,而口渴、爱吃、疲倦的情况也会消失。

当糖尿病患者接受脚底反射区按摩时,胰腺的血液循环会增加,使得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血糖因而跟着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比正常人低,需要以吃降血糖药、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所以,在按摩期间要常测血糖浓度,与你的医师讨论药量的增减。

大部分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头几次,尿糖有增加的现象,这是因为体内正在排除血中过多的血糖,所以验尿时会出现尿糖浓度增高的现象,而血糖浓度则逐渐降低。此外,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高,所以循环到各器官、腺体的血液,含糖量也高于正常值。高血糖很容易造成器官、腺体的病变,尤其是肾脏、眼睛及末梢血管,必须特别注意追踪治疗。垂体与糖分的代谢也很有关系,因此,其反射区也要加以按摩。

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因遗传而来,目前的医学只知道是基因不正常,造成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却找不出根治的方法。这些病人须一辈子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但在接受脚底反射区按摩治疗后,只要使用非常微量的胰岛素,就能维持正常的血糖值。这实在是令人万分欣喜的结果。

实例

甲状腺分泌过多与肿大

M小姐是位家庭主妇,有两个孩子。两年前突然开始有心跳加速的现象,经常在睡眠中因心跳加快,感觉心脏像要跳出来似的而醒来。她以为心脏有毛病,到心脏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心脏功能正常。医生认为可能是不明原因的心跳加速,开了一些减慢心跳的药给她。服了1个月,情况有改善,但是2个月后,心跳又加快了,且情绪不稳、容易流汗、怕热。

脚底按摩中心医师听完她的病史后,认为这些症状很像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建议她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并为她检查脚底反射区。脚底按摩中心医师在她的甲状腺反射区找到很多结晶,当医师找到这些结晶点时,她痛得跳起来,使医师更肯定她的甲状腺有问题。5天后,甲状腺功能检查报告出来了,果然,她的甲状腺素值非常高,的确得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她去看内分泌科医师,并开始吃降甲状腺素的药,却没有接受脚底按摩的治疗。1年后,内分泌科医师试着减少药量,但是,药量一减,症状又不受控制了。如此又过了半年,医师建议她开刀取出甲状腺,或改服另外两种含有辐射的碘化合物的药物。两种方法她都不想尝试,于是做脚底按摩。

按摩数次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好转很多,她再去检试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素值果然降低了许多,这个结果令她非常欣慰。半年后,她能在服用极微量抗甲状腺药物的情况下,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功能。现在,她已完全不需要吃药了。

糖尿病

P先生,60多岁,罹患糖尿病已有20年的病史了。他是个很不合作的病人,喜欢吃甜食,又拒服降血糖药,血糖浓度经常居高不下。

每次他因受不了而来求救时,血糖浓度总是很高,医生只好帮他打针,以降低血糖浓度。他的末梢血管因长期血糖过高而受损,皮肤一受碰撞就淤青,不容易恢复。对温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烫伤;肾功能开始衰竭,导致水肿。1年前,他的脚趾头开始溃烂、发炎,不得不住院治疗,右脚的三根脚趾头因溃烂太严重,外科医生考虑开刀切除,吓得P先生变成最合作的病人。

以后的2个月,他下定决心按时服药,且少吃甜食,可是血糖值还是居高不下。外科医生建议他做脚底反射区按摩,他很乐意一试。按摩专业人员在他脚底的胰腺反射区找到大块的结晶,轻轻一按,他就痛得掉出眼泪。只好小心地帮他按摩,打碎结晶,几次以后,反射区的结晶点变小了,而且痛的程度也减轻很多。血糖浓度也降低了,有体力,不常觉得口渴,水肿现象消失了,血液循环获得改善,脚趾长出新的肌肉及皮肤。他终于保住了他的脚。

垂体瘤

B太太现年45岁,两年前突然出现脸发热、脾气暴躁、小便及行房时会痛、皮肤变粗糙等现象。本以为是更年期症状,也就不以为意,一段时间后,却有头痛、乳房分泌乳汁的情形出现。她到妇产科就诊,经抽血检查,发现血中的泌乳激素值过高,这种激素是由垂体分泌出来的。在医师的建议下做了脑部CT,发现垂体处长了几粒非常小的肿瘤。

经与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建议她先试服药物3个月,再观察肿瘤的变化。3个月后,症状是改善了,但肿瘤却增大了。因此,神经科医师决定开刀取出肿瘤,B太太为此紧张不已。

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决定试试脚底反射区按摩。按摩专业人员一接触她的垂体反射区,非常惊讶地发现结晶竟如此大。一般而言,垂体反射区都较深,而且只有大头针头般大小,通常不太容易找到。而B太太的反射区却非常突出,结晶痛点也很大。

她每天去按摩1次,每次20分钟,不久后,结晶越来越小,症状也改善很多,头痛、分泌乳汁等现象几乎消失了。2个月后,她再做抽血检查,血中的泌乳激素值已恢复正常。脑部CT更显示出肿瘤已不见了,这真是奇迹。

5.心脏血管系统

心脏血管系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最重要器官。它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各细胞、组织,又将经新陈代谢作用所产生的废物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但是,心脏病却是20世纪人类的头号杀手,患者年龄层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多年来,科学家、医学研究者不断努力研究,致力于心脏病的防治工作,却仍无法削减其对人类的威胁。

(1)心脏反射区

心脏由肌肉组成,左右都各有心房、心室。心脏本身也需要血液的供应,通过左右两条冠状动脉输送血液与氧气到心肌,以维持心脏的收缩功能。很多人因这两条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使心肌缺氧,因而死于心脏病。

心脏大部分位于人体中央偏左的部位,小部分在中线右边,所以它的反射区也位于左脚,在第二、三、四足骨的位置,介于横膈膜线与脚趾基部中间,小部分在右脚大拇指基部下方。因它夹在胸、肺中间的较深层处,故须使用较大力量,方能压到正确的反射区位。

心脏反射区的面积很大,所以,按摩痛点时必须连同附近所有的痛点一起按,才能彻底地治疗,预防日后再犯。同时,颈椎、胸椎反射区及肾上腺反射区,也不容忽视,一起按压,效果更好。

当我们为心脏病患者按摩心脏反射区时,病人反映说他们觉得心脏有刺痛感,像神经被刺激一样。由此可证明脚底反射区的确与心脏相通,存在着某种电子生理反应。有人曾与一些脑神经科医师讨论过这种感觉,目前在医学上似乎还找不到答案,也许几年后我们能发现其中的道理。可确信的是,脚底反射区按摩能使心脏的肌肉及血管放松,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恢复受伤害的心肌功能。

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是,心脏大部分是由肌肉组成,当心脏有毛病时,心肌的收缩功能会降低。如果不给它一段适应、恢复的时间,反而一下子加重工作负担,那心脏就会麻痹。好比一个在病床上躺了几个月的人,突然起身跑跑跳跳,肯定手脚会出现抽筋的现象。因此,在接受脚底反射区按摩治疗后,不论你觉得精神多好,都不可以一下子就做剧烈运动,或做需要花很大力气的工作。应该慢慢来,逐渐增加心脏的负荷量才是。

按摩心脏反射区,对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脏血管阻塞、心室肥大及心律不齐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要注意的是,接受脚底按摩的同时,不可以自行停止服药,应与医师讨论,视病情酌减药量。此外,很多心脏病是因其他器官的疾病造成心脏负荷太大而引起的。例如,因抽烟或空气污染,使肺脏变硬,因而引起心脏衰竭;或是因血中胆固醇过高、贫血等,都会造成心脏病发作。所以,当你觉得心脏有毛病时,最好先找医生检查,找出造成心脏病的原因,对症下药,再加上脚底反射区按摩的治疗,相信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2)血管系统反射区

血管遍布全身,分成动脉、静脉及微血管三种。正常的血液循环是维持身体各部位器官、腺体的功能与活力的主要因素,任何疾病的成因,直接、间接都与血液循环有关系。

大部分的血管方面的毛病,都是因身体某器官、腺体的功能不正常而引起的;或因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失调;或因高胆固醇及高脂肪引起血管壁硬化、弹性降低等。所以,有血管方面的疾病时,按摩引起病变的地方才是根治之道。另外,血管也与神经的作用有关系,因此,按摩脊椎反射区与腹腔神经丛反射区也是必要的。

实例

心绞痛

B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常奔波于各大城市处理生意。49岁时开始有高血压、心跳加快及心绞痛等症状,服降血压药已有3年的时间,而每次心绞痛发作时,即含硝酸甘油(一种能在几秒钟内紧急解除心脏血管收缩的药物)。数月来,曾几次住进医院治疗心绞痛,但因担心生意及家庭问题,导致心情低落,睡不安稳,没有食欲,病情恶化。

当他去做脚底反射区按摩时,医师在他的脚底找到很多结晶痛点,这表明他全身是病。由于他的健康状况非常糟糕,医师不敢太用力,也没有按摩很久,只告诉他要循序渐进。

几次以后,渐渐显现出效果,血液循环改善,全身器官逐渐恢复功能,睡眠较好,食欲也增加了。在他的心脏反射区,医师花了较多的时间,那里有好几个大的结晶。4个月后,他的心脏功能恢复了,可以毫不困难地做他想做的事,血压也恢复正常。现在,他又是一位忙碌的生意人了,闲暇时则做些户外运动。

靠着脚底按摩,激发阻滞的血液循环,恢复体内的自然治愈力,就能找回健康,享受健康,这的确是很奇妙的事。心肌梗死

某一天,一位心脏科医师谈到脚底反射区按摩,他说,有一位病人曾跟他提过,令他印象深刻。那位病人患有心肌梗死,一直以药物治疗。有一段时间,这病人的情形很糟,必须住在加护病房,虽然后来出院了,但是心脏病却常发作。如果这个病人不接受心脏冠状动脉绕道手术的话,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可是,有一阵子病人的病情却好转不少,似乎心脏病已好了。这位心脏科医师不明原因,后来才知道是脚底反射区按摩的疗效。这位病人又重回工作岗位,做比平常更剧烈的运动,结果,不到2个月心脏病又发作了,而且这次情况更糟。这位医师因而觉得,脚底反射区按摩似乎不太可靠。

原来病人的心脏病复发是因为他太急了,本来应该给心脏一段恢复力量的时间,可是他却一下子就做剧烈的运动,心脏当然会因负荷不了而再度罢工。后来,这位病人继续做脚底反射区按摩,并定期做心电图追踪心脏的状况。不到半年,他已完全康复,能做一般人所做的运动了。在此要特别提出的是,每位心脏病患者都该慢慢地增加运动量,而非一下子给心脏太多的工作。每位脚底按摩工作者都该提醒患者这一点。

高血压

N先生是一位成功的电脑工程师,今年40多岁,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身体一向硬朗。不过,近来却觉得心跳加快、头昏眼花,这令他非常不安。他到附近诊所看病,发现他的血压的舒张压竟高达105毫米汞柱。在检查他的身体及询问症状后,确定他患有高血压。抽血检查显示血中胆固醇值过高,X线摄像也发现心脏有点肿大。医生开给他降血压的药,但他并没有按时吃药。1年以后,他的情况时好时坏,如果他能合作,按时服药,相信血压值会在正常的范围内,而且没有副作用。

有一天,他外出应酬,喝酒到半夜才回家,隔天早上,他太太发现他右脸歪斜,走路不稳,竟然中风了。幸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终于恢复正常。但是,他的血压仍然要靠药物控制。不过,他愿意试试脚底按摩。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没有特定的高血压反射区。高血压可以说是不同器官的功能不正常所引起的,只要找出脚底的结晶,然后将这些沉积结晶按摩掉,高血压自然就痊愈了。后来在他脚底的四个反射区找到结晶,然后在两个月内把这些结晶完全按摩掉,他的血压在逐渐减少药量的情况下,逐步恢复正常。现在,他的血压值已恢复正常,也不必再担心中风的危险。

6.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系统,一个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不喝水,却不能几分钟不呼吸。呼吸器官有两大功能,一是将氧气运送到血液循环系统,供给全身各细胞;一是将新陈代谢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全身细胞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

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医学上将之区分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统称为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是指胸腔以外的呼吸器官――鼻及咽喉;下呼吸道则是指胸腔内的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及肺。

当呼吸系统的功能失常时,轻者会感到疲倦、精神不佳;重者导致心、肾功能降低,危及生命。

(1)肺反射区

肺是由成千上万的囊状肺泡细胞所组成的,形成如海绵体的组织。当我们呼吸时,它会随横膈膜的收缩与放松而增大、缩小。这些肺泡细胞借着呼、吸作用,完成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作用。

肺位于胸腔内心脏的两侧,右肺有三叶,左肺有二叶。肺反射区的面积很大,脚底、脚背均有。脚底的反射区位于脚趾头基部与横膈膜线间,两脚皆有。因脚底长有厚茧,所以按摩时要用较大的力量。而脚背反射区则在各中足骨间缝,用稳定手把脚趾头稍微分开,如此才能正确地按摩到反射区。

按摩该部位,有人习惯将脚趾头往后推,以稳定手将脚趾微微分开来按摩。

正确的按摩技巧,是以基本按摩法从横膈膜线沿着各中骨间缝,往脚趾基部方向按压,再换手自反方向按压,直至双脚都按摩到为止。脚背较敏感,用食指或中指按摩即可。

(2)气管与支气管反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