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14111200000007

第7章 补水胜于补药(3)

根据病历统计发现,脑血栓猝发的时间多在半夜。一般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由于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等原因而形成心血管疾病,血液黏度较高。夜间因呼吸或出汗耗散部分水分,而老年人大都有夜间小便的习惯,人体的水分较多。夜间缺水,血液黏度升高,血小板凝聚力亢进,原来粥样硬化的血管更容易产生栓塞,当栓子脱落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时,便可能发生缺血性中风或心肌梗塞。

所以,如果夜间喝上一杯白开水,有动脉硬化等这方面隐疾的人就能够有效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水有止渴、镇静、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已有研究证明,水与老年人冠心病发作密切相关。

由于不少老年人神经中枢对缺水反应不太敏感,会因“不渴”而不愿喝水,身体经常处于一种轻度脱水状态而自己不知道。因此,老年人即使口不渴也要常喝点水。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临睡前半小时,适当喝些水。早晨起床后,首先饮一杯水,可及时稀释过稠的血液,促进血液流动。夜尿多者,可喝些白开水,能补偿体液的消耗。当气候炎热或饮食过咸时,更应多喝水,这既可补充流失的水分,也可将废物及时排出体外,防止人体酸性化而损害血管。

13.补水可预防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男人的多发病,患病后尿频、尿痛,种种不适的症状不但让男人痛苦不堪。其实,如果男性朋友们在生活中能够了解一些防病的小窍门,通过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无形中就会让自己远离前列腺炎。

生活中,许多男人忙于工作,常常忘记补水,有时甚至可以整天不喝水。饮水量的减少必然使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同时降低,尿液内的有害物质残留在体内,“尿液返流”进入前列腺,引发炎症。每天饮用2升以上的水就可以充分清洗尿道,对前列腺起到保护作用。多排尿对肾脏也十分有益,能防止泌尿系统形成结石。因而,体贴的妻子们应该为丈夫准备一个“温情水杯”,提醒他们每天适当地增加饮水量,保护他们的前列腺。

锌是体内多种酶类的活性成分,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前列腺局部抗感染的能力。因此,在饮食中注意补充适量的锌元素,可以明显增加前列腺的抗感染、抗菌作用。饮食中的水产品、瘦肉、粗粮、豆类植物、白瓜子、花生仁、南瓜籽、芝麻等都含有丰富的锌,你可以在家中准备这些小食品,闲暇时吃些零食,可以补充防病抗病的营养。

喝水对于防治前列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感觉器官逐渐变得不那么敏感,口渴的感觉会降低,不太容易因体内缺水而引起强烈的感觉,再加上工作繁忙,往往忽视补充水分,使细胞长期处于“缺水”状态。

人体脏器和组织细胞长时间得不到充足水分的滋润必然要发生皱缩,血液和尿液浓缩,不仅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结石,还容易因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而造成排尿沿途脏器的损害,其中最容易伤及前列腺。

前列腺产生的前列腺液陆续排放到后尿道内,随着每次排尿冲洗到体外。一般情况下,前列腺液的排放量很小,对排尿间隔过长的男性,前列腺液长时间积聚浓缩在后尿道,可能对尿道造成刺激,容易诱发感染,甚至可以在未排尿的情况下“逸出”到尿道外口,造成尿道口发红,个别人有尿道口肿痛等不适症状,出现“滴白”现象。此外,饮水量减少使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尿液内的有害物质对前列腺及肾脏、膀胱等的健康也很不利。

在没有心脏病和肾脏病的前提下,男性要养成定期补充水分的习惯,每天饮1500~2000毫升的开水,从而通过尿液来充分冲洗尿道,有利于前列腺分泌物的排出,可保证前列腺的安全。即使是有尿频症状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也要多饮水,为了避免睡眠后膀胱过度充盈、频繁起夜而影响休息,可以在夜间减少饮水量,调整为白天多饮水。

14.补水对脑血栓患者有益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黏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黏度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凌晨达到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清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黏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另有研究证实,在深夜让老年人喝200毫升水,则早晨血黏度不仅不会上升,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晚上补水的确可以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当然,脑血栓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黏度增高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老年朋友,在目前治疗脑血栓尚无特效药的情况下,为了您的健康,睡前喝一杯水,何乐而不为呢?

15.补水能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人应在睡前喝一次水,半夜醒来也喝一次,早晨起床再喝一次,每次以500毫升左右为宜。因为入睡后人体处于安静的状态,迷走神经兴奋性会增高,血液循环减慢,如体内水分不足,就会使血浆浓缩,血液黏稠度增高和血小板粘着、吸附功能亢进,容易加重心肌缺血和促进血管内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病变。

补水还对一些疾病有好处,例如补水能降低血压,补水能预防哮喘,补水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等等。

总之,补水的好处非常多,只要我们能够掌握补水时间,补充够身体每天所需的水分,就一定会拥有健康的身体。

16.补水有健脑功能

人的智能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表达和行为等,智能的强弱与大脑发育的程度密切相关。美国有关专家曾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他的大脑容量和脑细胞数量(140亿个)与普通人都相同,不同的是,他的大脑中供给神经细胞营养的神经胶质细胞比普通人多70%。这个结果告诉我们,营养对大脑是何等重要。在日本大脑营养学就是以如何使用食物营养改善大脑为研究目的的一门学科。智能高低的决定因素是脑细胞的信息传递、联络与分工合作情况。

大脑组织的含水为85%,占体内总质量的1/50,使用身体血液的1/20。水的数量与质量对大脑的功能和智能表达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智力测验表明,脱水使大脑产生的能量减少。身体仅损失体重2%的水分,就能降低20%的算术短期记忆和视觉跟踪物体的能力。

当身体开始脱水时,首先是大脑细胞脱水,然后就会引起人的头晕。例如,在夏天的空调环境中,时间长了人就容易疲劳,思维活动会减慢,记忆也会减退。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空调环境下的空气干燥,因此人体会脱水,而脱水首先表现为大脑细胞脱水,从而使脑细胞活力降低。又如,当人熬夜时,如果用凉水喷洒在头上和眼部,就会马上精神起来,这也是水对神经末梢细胞起到了激活的作用。

17.补水是女性最好的美容方式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爱美的女人都想拥有美丽的面容。“女人是水做的”,一方面表示女人具有像水一样的柔性,另一方面也阐述了补水对女人的重要性。女人的美不仅体现为体肤美、气质美、外形美,而且水的品德可以孕育女人的气质美。

为了保持女人的外形美,尤其是皮肤美,除了良好的心态、快乐的情绪、合理的营养搭配外,更应注意科学的补水和给皮肤补水。

皮肤对营养失调最为敏感,几乎所有营养素的缺乏都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痕迹。女人体内缺乏蛋白质与必需脂肪酸时,皮肤会变得粗糙、灰暗无光:体内缺乏维生素时,皮肤会发干、起鳞屑、长痤疮。

水是最廉价的美容剂,只要用好的护肤水,效果不会比买来的昂贵化妆品差。现在,世界上最新潮的美容就是水美容,内补与外润相结合,内补是饮用健康水;而外润则是选择弱酸性的、无污染的、具有活性的水滋润肌肤。

18.最佳补水时间表

根据长期的对比实验结果,营养专家总结补水的功效:

(1)帮助大脑保持活力,提高记忆力。

(2)提高免疫力,帮助人体抗击有害细菌的侵害。

(3)抗抑郁症,补水能刺激神经生成抗击抑郁的物质。

(4)抗失眠,水是制造天然睡眠调节剂的必需品。

(5)抗癌,使造血系统运转正常,有助于预防多种癌症。

(6)预防心脏和脑部血管堵塞。

以下是国际营养专家推荐的喝水时间表,供读者参考:

6∶30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之际补充250mL的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别马上吃早餐,等待半小时让水融入每个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后再进食。

8∶30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时间总是特别仓促,情绪也较紧张,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别急着泡咖啡,先给自己一杯至少250mL的水。

11∶00在空调房里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得趁起身走动的时候再给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帮助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12∶50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取代人工饮料,不仅可加强身体消化功能,也能助你维持好的身材。

15∶00以一杯健康矿泉水代替午茶或咖啡等饮料,不仅可以补充流失的水分,还能使头脑清醒。

17∶30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再喝一杯水。

22∶00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喝上一杯水,但不要一口气喝太多,适量最好。

19.养成天天喝水的好习惯

在日本,有人曾经作过一次老年人防病调查,460名65岁的老人5年中坚持每天清晨喝一杯凉开水,84%被调查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牙齿不松。这些老人除了清晨刷牙、吃早餐外,多数人已养成清晨补水的习惯。

边吃饭边饮水是不好的习惯,吃饭时饮水,会冲淡唾液、胃液、肠液等消化液,影响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另外,饭前1小时饮水比饭后饮水好,因为水在胃中停留时间只有6分钟,很快就会进入小肠,不到1小时就会补充到身体各组织及消化液中。如果在饭前1小时饮水,待吃饭时,机体各种消化液分泌正旺盛,功能也调动起来,自然利于促进消化吸收。

饮水和吃饭一样,要细品慢咽,不能暴饮。尤其夏天或运动之后大量出汗时,不能求一时痛快而暴饮。暴饮起不到补水作用,反而会造成脱水。在短时间内过量饮水,会增加心、肾等脏器负担,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能力。尤其在严重口渴脱水情况下,饮用低矿化度水或纯净水,易造成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出现低渗脱水,从而发生“水中毒”。

一般来讲,在大量出汗运动中,每隔30分钟补水150~250mL最好,在运动前15分钟补水300~500mL,大运动量后应补充一些电解质饮料,水中要含有一定的糖、钠、钾、铁和一些氨基酸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