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糖尿病这样吃这样练这样养
14099400000010

第10章 饮食篇(7)

偏方3

【组成】鸡脯肉100克,冬瓜片200克,党参3克,盐、黄酒、味精各适量。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

【制法】将鸡肉切成细丝,党参用水冲淋洗净,同放在砂锅中,加水500毫升,以小火炖至八成熟,汆入冬瓜片煮熟,加盐、酒、味精调味。

【用法】佐餐食用,吃肉喝汤,每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10~15日,或用至水肿消退。

【来源】《糖尿病中医验方偏方》。

偏方4

【组成】高粱米90克,莲子肉60克,猪肚60克,胡椒9克。

【功效】健脾温胃,涩肠止泻。本方适用于糖尿病性腹泻。

【制法】将高粱米炒至褐黄色有香味为止,除掉米壳;将猪肚、莲子肉、胡椒洗净,与高粱米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煮至高粱米熟烂后调味。

【用法】分2次酌量食用,每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7日,或用至泻止。

【注意事项】高粱壳含有鞣质,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食用时应去其壳;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本品。

【来源】《糖尿病民间饮食疗法》。

胃阴不足型糖尿病食疗偏方

典型临床表现:饥饿而不欲食,口渴欲饮而饮不多,咽干舌燥,大便干结,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

偏方1

【组成】葛根粉30克,粳米60克。

【功效】益胃生津。

【制法】将葛根洗净切片,加水磨成浆,取其淀粉晒干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粥,半熟时加入葛根粉,小火煮烂成粥。

【用法】早晚分2次食用,每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4周。

【来源】《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偏方2

【组成】猪瘦肉30克,鲜石斛30克,芦根15克。

【功效】养胃阴,清胃热,除烦止渴。

【制法】将石斛、芦根用水冲淋洗净,猪瘦肉切块;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煮2小时至猪肉熟烂后,调味。

【用法】佐餐酌量食肉饮汤,每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2~3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石斛以鲜用为佳,可将鲜石斛栽于沙石内,以随时取用。若无鲜品,可用干品代之。糖尿病初期,舌苔黄腻、脉滑数者不宜食用本方。

【来源】《糖尿病民间饮食疗法》。

偏方3

【组成】鲩鱼头2个,粉葛30克,生姜少许。

【功效】清胃养阴,生津止渴。

【制法】将生姜刮皮,捣烂;粉葛、鱼头(去腮)洗净;将生姜、鱼头放入油锅稍煎片刻铲起,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2小时后调味。

【用法】分2次佐餐食肉饮汤,每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2~3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糖尿病日久不愈,畏寒肢冷者不宜食用本方。

【来源】《糖尿病民间饮食疗法》。

偏方4

【组成】蕹菜(空心菜)250克,荸荠10个,食盐3克。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

【制法】蕹菜洗净,切成寸段;荸荠洗净去皮,与蕹菜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加盐调味。

【用法】作为佐餐汤菜食用。

【疗程】连续食用3~4周。

【来源】《药膳食谱集锦》。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食疗偏方

典型临床表现:消谷善饥,口渴欲饮,尿频,头昏体倦,四肢乏力,劳作无力,休息后症状稍有减轻,面色萎黄,或饥而不能食,纳谷减少,食后腹胀,口渴少饮,舌质光红,脉细弱无力。

偏方1

【组成】鲜山药60克,猪胰腺1具,葱丝、食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功效】健脾补肾,强胰降糖。

【制法】猪胰腺洗净切碎,山药去皮切段;猪胰腺入清水煮沸后,小火炖15~30分钟;放入山药、葱丝、食盐,煮熟后加味精、香油调味。

【用法】早晚餐食用,每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10~15日为1个疗程。

【来源】《保健食疗精典》。

偏方2

【组成】鲜山药、粳米各30克,白扁豆15克。

【功效】补脾益气。

【制法】将鲜山药去皮切片,先将粳米、扁豆加水适量煎煮,后入山药煮粥至熟。

【用法】每日早餐食用,每日1剂。

【疗程】长期食用。

【来源】《中老年糖尿病防治》。

偏方3

【组成】茯苓15克,山药30克,粟米50克。

【功效】健脾补肺,益气生津。

【制法】先将茯苓、山药用水冲淋洗净后焙干,研成细末;再用清水将粟米淘净后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加入药粉,再加适量清水,小火煮粥至熟。

【用法】早晚餐各食用1次,每日1剂。

【疗程】坚持经常食用。

【来源】《糖尿病药膳疗法》。

偏方4

【组成】薏苡仁、白扁豆、莲子肉(去芯)、核桃仁、桂圆肉各50克,糖青梅25克,糯米500克。

【功效】健脾补肾。

【制法】先将薏苡仁、扁豆、莲子肉用温水发泡,核桃仁炒熟,糯米淘净放盆中,加水煮熟;再取大碗,内涂猪油,碗底摆好桂圆肉、核桃仁、莲子、扁豆、薏苡仁,糖青梅;最后放糯米,上蒸锅蒸熟。

【用法】早、晚餐各食用1次。

【疗程】坚持经常食用。

【来源】《保健食疗精典》。

肝肾阴虚型糖尿病食疗偏方

典型临床表现:尿频量多,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尿甜或混浊。失眠,多梦,遗精,五心烦热,骨蒸盗汗,舌红苔少或光面舌,脉细数。

偏方1

【组成】枸杞子30克,免肉250克,食盐适量。

【功效】补益肝肾。

【制法】将枸杞子用水冲淋洗净后,与兔肉一同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后加盐调味。

【用法】早晚分次佐餐饮汤食肉,每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5天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个疗程。

【来源】《中老年糖尿病防治》。

偏方2

【组成】胡萝卜90克,鲍鱼2个,石决明60克,粳米30克,生姜少许。

【功效】滋阴潜阳,补益降糖。

【制法】将鲍鱼用水浸发4小时后洗净;石决明洗净,布包扎紧口;与胡萝卜、粳米、生姜共入瓦煲,加水适量,小火炖煮至熟后调味。

【用法】佐餐随量食用。隔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1~2个月。

【来源】《常见老年疾病的中医防治与康复》。

偏方3

【组成】枸杞子10克,鸡蛋2个。

【功效】滋阴补肾。

【制法】将鸡蛋去壳放入碗内,加枸杞子和适量水搅匀蒸成蛋羹。

【用法】早餐食用,每日1次。

【疗程】连续食用10~15日为1个疗程。

【来源】《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

偏方4

【组成】枸杞子30克,苦瓜200克,植物油、食盐、葱花各适量。

【功效】滋养肝肾。

【制法】将枸杞子洗净泡软;将苦瓜洗净去籽切丝;将植物油放炒锅内烧热,放入葱花及食盐,再将枸杞子、苦瓜入锅炒熟。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疗程】连续食用10~15日为1个疗程。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1990(5):13。

阴阳两虚型糖尿病食疗偏方

典型临床表现:口渴喜热饮,尿频溲多,甚饮一溲二,尿色或澄清或浑浊,面色黧黑憔悴,耳轮焦干,或面目浮肿,少尿,或五更泄泻,形寒肢冷,夜尿频数,腰膝冷痛,阳痿,早泄,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而细。

偏方1

【组成】鲫鱼1条,粳米50克,橘皮末、胡椒末、酱、葱适量。

【功效】补肾益精。

【制法】鲫鱼去骨用肉,与粳米、橘皮一起煮成粥,临熟时加入胡椒末、酱、葱调味。

【用法】酌量分2天食用。

【疗程】坚持长期食用。

【来源】《中老年糖尿病防治》。

偏方2

【组成】羊肝200克,肉桂15克。

【功效】温肾补精,益肝补血。

【制法】将洗净的羊肝、肉桂加水1000毫升,共煮至熟,除去药渣。

【用法】酌量佐餐食用,食羊肝饮汤。

【疗程】连续食用3~4周。

【来源】《教你偏方治大病》。

偏方3

【组成】核桃仁25克,山药粉50克。

【功效】温肾固精,健脾益气。

【制法】将核桃仁炒香,研成细末,与山药粉混合,用凉水调匀;入沸水锅内,不断搅匀,待山药粉熟透成羹。

【用法】早、晚各食用1次,每日1剂。

【疗程】连续食用30日为1个疗程。

【来源】《糖尿病药膳疗法》。

偏方4

【组成】仙茅45克,乌骨鸡1只约1000克,调味料适量。

【功效】补肾益虚。

【制法】将乌骨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将仙茅用布包纳入鸡腹内缝合;小火炖煮至鸡肉烂熟,放入适量调料。

【用法】佐餐酌量食用,隔日1次。

【疗程】连续食用30日为1个疗程。

【来源】《糖尿病的食疗与药膳》。

8.稳定血糖的中药及食疗方

玉米须:辅助降糖

玉米须又叫棒子毛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玉米)的花柱及柱头(苞米须)。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肝、胆及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利胆退黄等功效。

玉米须化学成分主要有: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苦味糖甙、生物碱、谷甾醇、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C、维生素K、泛酸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利尿、降低血糖、利胆和止血、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降压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高血压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胆石症、糖尿病。利用玉米须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验方有:

①玉米须30克,白茅根40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水煎服。

②玉米须60克,泡茶饮。

薏苡仁:降脂化浊

薏苡仁属于利水渗湿类中药。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一般健脾宜炒用,其他用途为生用。薏苡仁味甘、甘,性微寒。归脾、胃、肺经。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薏苡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油、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B1、钙、磷、铁等。药理作用有降血糖作用及抗炎、抗菌、诱发排卵、抗癌作用等,薏苡仁水提取物能使实验动物的血糖浓度显著下降。据研究,薏苡仁的降糖成分主要是多糖类。

薏苡仁水煎服,一般用量为每次10~30克,大剂量可用到每次60克,薏苡仁为食疗佳品,常常与大米煮粥食用。

①用生薏苡仁、山药各60克,柿霜饼24克,大米80克,加水适量,共煮为粥。有补脾益肺、养阴除烦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肺、脾阴亏者,症见口舌干燥,蓄热劳嗽,食欲不佳等。

②取薏苡仁粉30克,大米50克煮粥食用,有健脾渗湿、利水消肿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脾虚湿阻,口干不思饮,脚气水肿者。

③用炒薏苡仁30克,赤小豆、玉米须各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喝汤,吃薏苡仁和赤小豆。每日1剂,连用10剂。有健脾利水、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水肿湿重者,症见面浮肢肿,心烦口渴等。

④取陈皮5克,生薏苡仁30克,干荷叶60克,生山楂肉15克,烘干后,制成粗末,用沸水浸泡。每日1剂,代茶饮用。有理气行水、降脂化浊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证属脾虚气滞,湿浊内生者,症见心烦口渴,胸胁胀满。

桑葚:降血糖

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生津止渴、润肠通便之功效。还可以明耳目,乌须发,补益肝肾。桑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和促进免疫功能。桑葚还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能滋阴,生津止渴,故临床上常常用桑葚与麦冬、生地、天花粉等配伍用以治疗糖尿病。常用剂量为:内服,入煎剂,每次用9~15克。

桑叶:刺激胰岛素分泌

桑叶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桑树的干燥叶片。桑叶属于辛凉解表药,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之功效。

桑叶含微量β-谷甾醇、芸香甙、桑甙、异槲皮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酸类,还有铜、锌、植物雌激素等。

根据最新报道,桑叶茶在国外被誉为糖尿病的克星。因为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糖类和植物纤维以及无机盐等,能抑制动脉血栓形成,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的繁殖,抑制对人体有害的过氧化物的生成,降低血胆固醇和血糖。另有研究报道,桑叶中含有一种生物碱,能抑制血糖的升高,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分解。还有研究报道,从桑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肽,不仅能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且能减缓胰岛素在外周组织中的降解失活,从而可升高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而降低血糖。另外,桑叶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钙、钾、铁等均有助于降低血糖。民间有人用桑叶15克泡茶饮,每日1剂,30天后有显著降血糖效果的事例。

地骨皮:保证肝脏维持正常的血糖

地骨皮属于清虚热药。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枸杞的干燥根皮,切段入药。地骨皮味甘、淡,性寒。归肝、肾、肺经。有倾泄肺热、凉血退蒸之功效。地骨皮甘寒生津,与天花粉、生地黄、五味子等配伍用,能治疗糖尿病。水煎服,1次用量6~15克。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骨皮主要含甜菜碱、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降压活性成分地骨皮甲素及多种酚类物质。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微生物、解热、降血压、降血脂、免疫调节作用等。

民间用地骨皮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疗效。方法为:取地骨皮50克(1天用量),加水煎。得药液500毫升,代茶频饮。有报道,用此法治疗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一周后,多饮、多食、疲乏症状得到控制,血糖恢复正常,尿糖转阴。有8例患者随访一年无复发。

西洋参:降低高血糖,升高低血糖

西洋参是人参的一种,又称广东人参、花旗参,由于美国旧称为花旗国而得名,原产于美国北部到加拿大南部一带,以威斯康辛州为主。通常照产地分成花旗参与加拿大参;两者虽然同种,但因为气候影响,前者的参面横纹比后者更明显,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服用方法有煮、炖、蒸食,也可切片含化或研成细粉冲服。

西洋参中的人参皂甙和多糖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可协助降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但是,据专家介绍,西洋参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并非人人适宜服用,也并非一吃下去免疫力立即就会提高。西洋参虽然适用人群很广,但如果药不对症也会起到反作用。

中医认为,西洋参属于凉药,宜补气养阴。如果身体有热症,比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身体经常疲乏无力,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肿等状态时,就应避免服用西洋参,否则就会加重病情。

葛根:预防冠心病等心脑血管并发症

葛根属于辛凉解表药。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葛根味甘、辛,性平。归脾、胃经。有解肌发表、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

葛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甙、β-谷甾醇、花生酸等。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葛根素,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葛根还常与生地黄、天花粉、玄参、麦冬、生黄芪等同用,能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口干、多饮、多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糖尿病。

葛根水煎服,一般每次用量为3~15克,大剂量也可用至30克。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水煎服,也可以加米煮粥或羹治疗糖尿病。

①葛根30克,大米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有清热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阴亏津伤者,症见心烦口渴、头晕目赤。

②取葛根30克,白茅根30克加水适量,共煎成汤,饮服,有清胃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胃热津伤者。

③取葛根12克,天花粉、生地黄各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阳津亏耗者。

④取葛根粉250克,荆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一起煮成羹。有清热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热伤津亏者。症见烦渴多饮,多食消瘦。

紫草:清热凉血、抗炎、降血糖

紫草为清热凉血药。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的干燥根。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有凉血透疹、解毒疗疮、活血清热之功效。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癌、抑制病原微生物、抗炎、降血糖。临床上用紫草配伍其他中药治疗急慢性肝炎、糖尿病等。

①紫草3~10克水煎服,可治疗糖尿病。

②紫草6克,旱莲草12克,葛根18克,麦冬16克,生白术、丹参、党参各15克,桑葚、生地黄各10克,每日1剂,连服15天,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有效率达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