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小说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14098100000004

第4章 梨花满目

第4节梨花满目

如此别开生面的校园生活,虽前所未遇,但倒也有趣、新鲜,不失为紧张揪心的学习之余一种不可多得的调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月之后,我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样,渐渐适应了这重压之下负重奋进的日子,不再像初来时那样,整天忙个焦头烂额、团团乱转,还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在应对超多超难的课业方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得心应手的好办法。这样一来,业余时间就变得日渐充裕。此时的天公,也日渐作美,料峭的春寒已悄然逝去,和风丽日成了大自然的主旋律。而春天——真正意义上的春天——顿像赶集赴会一样,从四面八方踏歌而来。立在空旷的操场上,放眼四望,但见初来时萧瑟荒凉的校园,到处都是一派松柏滴翠、杨柳吐蕊、小草闪绿、流水淌碧的喜人景象。三月下旬,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路边的迎春花开始率先报春,那米黄色的小花瓣,娇嫩而鲜艳,如一个个玲珑剔透的小喇叭,顶着冷暖参半的风,用异常好听的颤音,唱响了春天的序曲。与之争春的是垂柳,一棵棵都舒枝展条,缀满了成串成串待发的小苞,远看是微微的新绿,近观还是若有若无淡黄。

四月初,春意绵绵的校园在恍然之间,迎来了两场如烟似雾的小雨。这雨来得及时,来得宝贵,受到了同学们朝圣一般的追捧。教室外,小道边,你会看见,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一个个都淋在雨中,用喜洋洋的青春之脸,用或小巧或粗壮的双手触摸着这天赐人间的甘露;用无比兴奋和期待的心灵聆听着这来之天外的仙界绝唱,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共振与互动。听!那一声声均匀的叮当雨声就是大自然的脉搏,落地有声、余韵不断,令人回味无穷。水是生命之源,有了如此甘霖的润泽,春色顿像着魔着彩一般,一夜之间就把整个校园涂抹得绿意溶溶、万紫千红。高大的垂柳株株都“万条垂下绿丝绦”,像维族小姑娘满头的细辫子。荒败了一冬的草坪,不再是初发时星星点点、针针线线的绿,而是成段成段地连为一体,如巧手织娘们新绣的一块块绿锦。行走在校园里,时时都能闻到一股由素淡的芳草与新鲜的泥土混合而成的浓郁气息。这是一种由春风、春雨发酵、催化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如醇香的美酒一样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丁香、桃树、榆叶玫、连翘几乎同时绽放,浅紫色的、粉红色、粉白色的、纯黄色的,这里一簇,那里一丛,把春天的色彩渲染到了极至。漫步校园,身边绿树成荫,脚下芳草萋萋,满眼春花烂漫,就像置身于画中。

相比之下,最动人心弦的当属北区独有的梨花了。北区有一块儿占地二十多亩的梨园,位于校区东部。听说,这片货真价实的园子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那时起,梨果收入就一直是JM干院的一项经济来源,在困难年代,曾有效地弥补了院里的经费不足。但近几年,随着院里条件的逐年好转,就越来越不指望这片劳苦功高的梨园了,致使满园的梨树逐渐陷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不过,失去人工修剪的梨树就像获得了自由一样,在大自然中酣畅淋漓地放纵着,无拘无束地生长着,随心所欲地舒展着,株株棵棵皆一改昔日那种千树一面的模样,枝枝叶叶无不呈现出一种真实、自然、质朴的原生原态。初来那会儿,在校园里散步,我偶尔也会踱到这里。但那时的梨园并不引人注目,满园的梨树也毫不起眼,高一株低一株,东一株西一株,大一株小一株,相互之间,枝条交错缠绕,粗犷而杂乱。不仅不美,看多、看久了还会生厌——把人心绪都搞乱了。

而春末的梨园,则景象万千,不同非凡,不看则已,一看就让人心醉。蓝盈盈的天、红艳艳的日,如缎如锦的绿草地,与千万堆白雪般的梨花融为一体,形成一方方层次多元、清新明艳、亦真异幻的人间仙境,让人不由得对生命产生了一种无限的敬畏与感激,对纯洁无暇、温馨神秘的美产生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向往、渴望与追求的冲动。你看那一朵一朵妖娆的梨花,上欲铺天,下欲盖地,层层叠叠,钩钩连连,形状如此娇美,色彩如此绚丽,使整个世界都因之美轮美奂、妙不可言。在白云一样的花间穿行,就像沐浴在香郁意浓的花溪中,不仅浑身舒畅,连心旌都为之上下荡扬。在这样一处如梦如幻的景致中漫步,过不了三五分钟,思绪就会不知不觉地离开现实,飞向传说中的那个琼楼玉宇,体验到一种九天仙子腾云驾雾般的美妙。

每当阵风乍起,树间立刻便有弱不禁风的花瓣簌簌坠落,化作一阵宏观世界盈洁白、连绵不断的花雨,洋洋洒洒、飘飘荡荡,令人称奇道妙。这纤嫩、晶莹、薄若蝉翼的花瓣旋转着、飞舞着、纷扬着,扭动着轻飘飘的身躯,落在绿茸茸的草地上,变成了一个个清新脱俗、貌美如仙的小精灵,在暖洋洋的空气中,仪态娇羞地晒起了太阳。这就是JM北区所独有的梨园,她以其独有的风姿迎接着春天,拥抱着春天,也把校园之春渲染到了一个更新更令人震撼的境界和高度。此段时间,无论课前课后,还是清晨傍晚,同学们都爱来此散步,来体会和感受这份纯洁无瑕、独一无二的美,直至枝间花儿开败,地上落英不再。

北区的美绝非昙花一现、稍纵即逝,而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在春花远去、绿漫枝头的时候,遍及校园的女孩子们就当仁不让地接过了美的接力棒,掀起了一股更加眩目、迷人和强劲的春潮。北区女孩儿多,约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三。女孩一多,美女自然就会层出不穷。这样,校园就更加多姿多彩了。初来时,正值春寒料峭,女孩子与男孩子一样,衣着笨重、臃肿,色彩单调,那令人沉醉的青春美被深藏着,尽掩着,既不显山,又不露水,但春姑娘的回归,不仅复苏了坚硬、萧索的大自然,也唤醒了女孩子们爱美的天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蓦然回首,身边的每一个女孩儿都变得花枝招展、楚楚动人,那色彩艳丽、时尚新潮的女装衬托着一个个清新脱俗的丽质佳人,在校园里争奇斗妍、竞相绽放,成为北区校园中的一道新风新景,与渐行渐远、行将逝去的春色相映成趣,构成一副色彩斑斓、清新明丽的画卷。

在气候一天天转暖的同时,校园里的各种活动也日益丰富多彩。“五一”前夕,学校举办了多场大型活动,规模较大的有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不知何故,对于运动会,英语专业的前几个班,尤其是一班、二班竟表现出了空前一致的淡漠,不过问,不参与,不报名,让几个班干部和辅导员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为这事,各班辅导员多次召开班会,做动员,做工作,做劝说,恳求大家尽量参加,成绩虽不重要,但班级荣誉不可不要。一二班的辅导员是同一个人,是军转处级干部王老师。既然是行武出身,自然就会严厉刻板一些,无论跟谁说话,说什么内容,都难以丢掉职业化的命令式口吻,但在这件事上,却一改往日的直筒子口气,换成了一种近乎哀求的口吻劝我们:即便抛开一切,捧个人场、凑个热闹总可以吧。

但尽管如此,响应者还是少之又少,我们这群成年人好像并无什么集体主义概念、班级荣誉观念。相比之下,后面几个班则完全不同,尤其是八至十一班的同学,一个个摩拳擦掌、报名踊跃、热情高涨,老师们感慨地说,前面的班在学习上出色,后面的班在文体方面占优势。运动会在四月上中旬之间举办,正是春回大地、万木吐芳之时。那几天,操场上人潮涌动,彩旗招展,在多姿多彩的春色里,在响彻校园上空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参赛者奋力拼搏,大显身手,观赛者呐喊助威,声势振天,将运动之美、团结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也少不了既不参赛又不助威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只顾自己沿着操场行走散步,溜达转圈儿,在烂漫的春光中或舒筋展骨,或放飞心情,或陶冶性情。

接踵而至的是校园书画大赛和获奖作品展览,一幅幅上乘之作被张贴在展板上,摆放在教学楼前的大广场上,连成一道长约几十米的半圆形画墙。在展板前,我有幸目睹了多幅线条流畅、笔法新奇、色彩明艳的佳作。若非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这些令人惊叹的精品竟出自一群要么只顾拼命学习的书呆子或要么只顾打闹玩乐的混混们之手。在画壁前流连四顾,我不由得慨叹JM北区真是人才济济。在众多堪称一流的画作中,我有幸目睹了划婕的一幅作品,内容是一幅女性人物肖像。我是个外行,不会从艺术和专业的角度去欣赏,但还是被其深深地吸引和震撼了。这张不足两平方尺的人物肖像画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与真人无异,是大赛几件“一等奖”中的佼佼者。我一边不停地啧啧称赞,一边忍不住环视四周,寻觅她的身影。不料,刚一回头,就见划婕恰好立在我的身后。兴奋之余,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赞:“哎哟,你真是才貌双全……”还没说完,划婕就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一溜而去。娇羞的划婕更加耐看,俏丽的面容如一枚深秋红叶,妩媚而空灵;婀娜的背影似一株微风中的翠竹,飘逸而挺拨。其实,我一向很少夸人,无论当面还是背后,即便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嘴上也很难说得出来。以前在单位,每逢遇上那些能言善语的马屁精溜拍领导,就别扭得恨不得赶快钻入地缝,我觉得他们真虚伪,怎能说出如此肉麻的话来,但不知怎的,自己竟鬼使神差地犯了一次浑。

在春风春雨的浸润下,在烂漫春花的映照中,五月已近在眼前。初来时的心理窘迫与课程面前如临深渊的慌乱已荡然无存,我的生活除了丰富,剩下的就只有充实了。四月二十七号这天,筹备已久的一台异常精彩的校园文艺晚会如期举办,晚会不仅内容丰富,连主题也丰富得不得了,用王老师的话说,叫做“迎五一、庆五四、迎新生、送老生”四合一晚会,由我们这届新生和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合办。按照通知,晚会定于晚八点开始,但在七点半左右,我就早早地去了小礼堂。我一向爱看晚会,电视节目中除了喜欢新闻类,再就是歌舞类了。我和一班的老姜坐在第三排,边聊边期待着晚会之幕的徐徐开启。老姜叫姜玉军,小我三岁,但两人都算得上是校园里难得一见的老字辈。老姜在一班,与我所在的二班大部分课程都在一起合上,如国际贸易、大学语文、大英四、英语写作、语法,等等。

在JM大学,美女可谓如云,但帅哥绝谈不上如林,男生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少得在有些班里都难得一见。如英语七班,全班30名学生中,仅有一名男生“打狼”。但奇怪的是,我所在的二班,则历史性地达到了12个,超过了三分之一。绝大多数班的情况是,男生都在四五名左右,老姜所在的一班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在为数不多的男生中,我俩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凑在一起,或上课,或上自习,或闲聊。再加上两人是同乡,彼此不存在方言阻隔,易于交流,所以没过多久就混得烂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老姜的身份比我优越,人虽身在校园,但依然是国家公职人员,是YZ铁路分局的正式职工,每月能拿到不到两千元的工资,只是奖金一分也没有。老姜的想法是,两年后,有好去处,就辞掉铁路工作,没好去处,就再回原单位上班,可谓进退有度、游刃有余。两人聊着聊着,场内的情况就逐渐发生了变化。舞台上渐次亮起的灯光与四周渐近满座的同学提醒我们,晚会即将开始。

但就在这时,班长侯杰却像个幽灵似的,猫着腰突现于身边,说让我去一下学生会,有人找我。我心里很不快,心想学生会找我干吗,该不是让我当主席吧,这可是我避之不及的差事啊。刚入学时,辅导员王老师让我当班长,我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都这把年纪了,学习都自顾不暇,还哪有余力去干那事。再说了,那个破职有啥干头,又不是没干过。为不拂王老师情面,我从班里找了几个看上去较能干的同学,捏了一个名单,交给了他,并协助他给众人分配了具体职务,总算推掉了这个差点烫在手上的寡差。由此来看,班长候杰算是我一手提拨起来的班干。路上,我问候杰,学生会找我有何贵干,候杰说他也不知道。学生会在电教楼一层,离晚会现场——小礼堂没多远,无非就是几分钟的路程。和候杰说话之间,就到了。

学生会的门敞开着,灯光从里边直射出来,在黑魆魆的楼道里划出一方格外醒目的光带。在门口,我看见屋内的电脑前围站着几个女孩,女孩旁边的桌子上,靠墙立着一块金底红字招牌,上书着“校刊编辑部”字样。一看到这块牌子,我就明白了,一定是为那篇投出去很久但一直泥牛入海、杳无音讯的稿子。三月下旬,校刊《继教之音》举办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主题叫“春天的旋律”。我写了一篇关于和妻相恋故事的文章,寄给了他们,但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渐渐忘了此事。果然,正如我预料的那样,一见面,几个女孩就开门见山地跟我说及此事。她们都是上届的学生,其中一位名叫冯灵秀,是校刊主编。候杰把我领过来之后,就先走了,屋子里只留下我一个男性。独自面对几个陌生女孩,我这个孤男颇有点难为情,不知该说什么,只好顺着她们的问话,一句一句地附和着。

很快,冯灵秀就切入正题,说看了我的文章,很受感动,编辑部的人都很受感动,众人一致决定,将我的文章评为本次大赛散文类“第一名”。这个消息,很让我高兴,心想总算没白写,没让大家失望,这段时间全班同学都知道我文笔不错,能写两下,如果所投的稿件没评上奖,肯定会授人以柄,让众人笑话我是个大拍子。现在不仅评上了奖,且还是独一无二的“第一名”,也算对得起了他们的期待。高兴之余,我忙向她们致谢。冯又说,这篇文章不仅获了大奖,还准备在下一期校刊显著版面全文刊载,但编辑部人手少、事情多,实在没时间输到电脑上,请我亲自往上打一下。我欣然同意,打就打吧,没什么!没什么!这天晚上,为了打字,我与向来心爱心怡的晚会失之交臂,整整干了两个小时,不是因为文章字数太多、篇幅太长,而是我的打字水平实在太差。

刚来时,除制定了一个两年学习规划之外,我还搞了一个自认为雄心勃勃的“徒步走京城”计划,准备在这两年,充分利用周末时间,把京城的大街小巷一脚一脚地量遍,把一个个叫得响的大小地名都熟悉了,以便日后更好地在此生活和工作。这是一个经过充分酝酿的计划,从踏上京城这片土地之日起就已成型,我决心两年之后留京发展,大干一番事业。京城的气温,在进入四月后开始直线上升,天空湛蓝明净,阳光和煦可人,在户外行走,时时刻刻都能体验到一种身心俱悦的感觉。于是,每逢周末,我就离开学校,独自来到城里,开始将这个深藏于心的计划一步一步地付诸实施,让承载身心休息的周末逐渐恢复了本来面目。不出来没什么感觉,一出来就忍不住激动,京城真是太美太美了!到处都是一派春光普照、亮丽可人的喜人景象,无论是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古街巷,还是现代气息扑面的新楼宇、新桥梁,无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异乎寻常的视觉冲击。尤其是站在金壁辉煌的天安门前和巍峨壮丽的前门之下,我竟激动得淌下了热泪,心里的喜悦与幸福溢得掬都掬不住。唉,这才是自己应该生活和为之奋斗的地方啊,这才是自己的根之所在啊。

连续三个周末,我分别走了三条路线,第一次选择长安街,从四惠东一直走到了玉泉路,第二次选择环绕二环路,第三次选择游二环路内的重点街巷。每一次行动,都耗时五个多小时。我边走边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街道两边的景物,同时用心识记着沿途的标志性建筑和单位,对一些重点路段和重点单位还载入随身携带的小本上,以便留有更深的印象。这是一件十分累人的苦事,无论对我的体力,还是毅力,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每次走着走着,就忍不住产生了放弃的打算,但每次都咬着牙有始有终地坚持了下来。走累的时候,就把报纸铺在马路上,席地而坐,边歇息边吃点随身携带的水和面包,等缓过力气和精神,再接着进行下去。等到当日结束行程时,整个人累得都几近散架了,两腿又酸又痛,又沉又重,连步子都无法迈开,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但心里却充实极了,觉得又做了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觉得生命中这个独一无二的宝贵日子又没有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