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不快乐
14085700000015

第15章 懂得知足,平平淡淡才是真快乐(1)

真正快乐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那些不快乐的人,是只记得与此相反内容的人。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满足与不满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快乐与不快乐相差的程度却会相当大。

一、知足是一种心态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所谓知足,就是对现有的生活或者状态感到满足,不和别人攀比,能够时刻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知足能让你很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知足者有一种适可而止的精神,有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有一种恬静淡然的处世态度,有一种与世无争的高贵品质。知足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享受着那份快乐。所以,知足者常乐。而真正快乐的人,都有一颗知足的心。

但是如今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越来越少,在社会的喧嚣热闹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总是很难享受到快乐,因为总是有此起彼伏的欲望。人们为了名,为了利,上下奔跑,日夜烦恼,东西南北团团转,到最后期望的快乐没有如期到来,自己反而沦为了欲望的奴隶。欲望就像是一碗致命的毒酒,无论谁喝了都无药可医。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们总是在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产生另一个更大的欲望,然后用尽自己的全力来实现。当人们找到一份工作以后,刚开始想的是能解决温饱问题就行了,随着自己工作经验的日积月累,又想到如何才能升职、如何才能让老板为自己加薪、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太多的人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自己的现状永远不满足,烦恼也就随之产生了。著名作家刘墉曾借用坐火车诠释了贪婪的本质:火车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足之地的人会想,我要是能有一块站的地方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人会想,我要是能有一个座位就好了;有座位的人会想,我要是能有一个卧铺就好了;就连有卧铺的人都会想,这要是一个独立的包厢就太好了。生活中的一些人和这车上的乘客一样,总是不满足自己所拥有的,所以快乐也就离他们很远。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想要得到的太多,到最后也许什么也得不到,甚至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其实越想得到,就越容易失去。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和一些东西失之交臂,感情上的不如意,事业上的不顺心,总是会让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寻求平衡。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总有些东西是我们得不到的,所以不必苛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或办不到的事情,如果过于执著地追求,只能给自己徒增烦恼。得到和失去只在一瞬间,心态才最重要。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知足,很多的快乐建立在这两个字之上,如果你一辈子都在不停地完成自己一个又一个目标,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幸福可言,那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赢得了世界又如何

人与人的交往为什么会不断地产生摩擦与矛盾?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无论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愿望都能实现。不能实现,或者只实现了一部分,都会使他们产生不满,进而产生失衡,而斗争也在所难免——如果你给了我金银,何不把你手中剩下的那块玉也给我呢?既然你已经让我担任了办公室主任这一职务,何不把公司副经理的职务也让我兼任呢?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产生,就会发生争执,平添许多烦恼。

“知足”是指已经得到的东西在据为己有时,必须知道界限,并且无论怎样,都要感到满意。碗中的水倒得太多,就会溢出来;刀磨得过于锋利,就会卷刃。这就是所谓的界限。

身外的名声,与自己的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显得亲切?身外的财产,与自己的生命比起来,哪一个贵重?得到名与利,却失去生命,哪一样对我们更有害呢?为了满足自己无休无止的私欲,即使赚得了整个世界,却把自己的性命赔上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家有万贯,一日只食三餐;家有广厦千万间,一夜只宿一床。所以,只有在得到的时候就感到满意,并且知道其界限,才可以身不受辱,不遭遇危险。奢侈无度的人,有再多的财富也会感到不够用,而那些虽然生活清贫但已经很满足的人,却一定会生活得更快乐。

也许有的人认为,现代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够达到足够呢?说什么知足常乐,如果什么也没有,难道会有快乐吗?

这意味着,我们这些现代人已经在一点点失去简朴中的乐趣,即已经没有精力去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能做到的,只不过是用一次又一次的财富与感官的刺激,去暂时安慰那苦闷的心灵。这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弄清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体会生命的真正含义,还是为了追求财富与感官的刺激。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就可以摆脱物欲的诱惑。

快乐的生活绝不是仅靠物质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的,否则,在电器、汽车诞生之前,就没有人是快乐的,而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科学的进步与幸福的程度也并不总是成正比的,人的幸福关键在于心境的改变,在于不受污染的心灵。知足的人最幸福。

三、退一步思维

有个年轻人常为自己的贫穷唉声叹气。

“你具有如此多的财富,为什么还愁眉苦脸?”一位智者对他说。

“我的财富在哪里?”年轻人急切地问。

“你的一双眼睛,只要能把你的一双眼睛卖给我,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不行,我不能失去眼睛!”年轻人答道。

“好,那把你的一双手给我吧!我用一袋黄金作补偿。”智者又说。

“不行,我也不能失去双手。”

“现在,你看到了吧,自己有多么丰富的财富啊!”智者微笑着说。

这个故事教给了我们一个“退一步思维”的人生态度。生活中如果能降低一些要求,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真正的满足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物质的满足,物质是永远无法让人满足的。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说的就是知足常乐的道理。这个道理广为人知,可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许多人不能说他们不聪明,但却由于不知足,贪心过重,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每日抑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

有人偶然在地上捡到一张百元大钞,很是得意,因此以后总是低着头走路,希望再次遇到这样的运气。

然而,长此以往,低头走路便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若干年后,据统计,他总共捡到纽扣近四万颗,针四万多根,钱则只有几百块,可是他却成了一个严重驼背的人。而且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从没有好好地欣赏过春天万物复苏的美景、夏日鸟语花香的清新、秋天果实累累的枝头、冬天银装素裹的世界。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任其膨胀,必将后患无穷。人有了贪欲,就永远不会满足,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那么也就快乐不起来。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较而来。因此,若想让自己快乐起来,就要学会“退一步思维”,不要看自己没有什么,而要退一步看到自己所拥有的,那么一切烦恼自然会烟消云散。

四、顺从自然的本心

人的需求其实是很低的,但人的欲望却是无限膨胀的!人应该学会尽量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尽可能地抑制无限膨胀的欲望,顺从自然的本心,快乐地生活!

有一户从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家,男人做的是城里人都不愿做的清洁工,每天拖着垃圾车往垃圾站转运垃圾。女人刚来时怀有身孕,生了孩子后,就出去给人擦皮鞋。他们租住的房子是一户人家在围墙边搭建的简易房,房子很小,里面只能放下一张双人床,他们的家具都是别人丢弃的,根本就放不进房间里面,只能放在屋外。他们连吃饭的饭桌也没有,有了也没地方放,只能在屋外吃饭,有时将菜碗放在板凳上,有时干脆将炒菜的锅当菜碗用,在锅里吃。

他们属于那种城市贫民,是城市里的边缘人,可是他们看上去没有一点儿愁苦的感觉。他们住的地方是一个宿舍大院的大门口,经常人来人往,那男的每天哼着小曲,忙进忙出,跟来来往往的人们打着招呼,而且有求必应,特别热心,也特别快乐,一脸的满足。

这对夫妻的财富和那些腰缠万贯的人比起来一贫如洗,可他们的快乐却比腰缠万贯依然愁容满面的人多了许多。这是为什么?

其实人的需求是很低的,远远低于人的欲望。你的房子再多再大,你也只能在一间屋子里的一张床上睡觉;把世界上所有的山珍海味都摆在你面前,也只能吃下你胃那么大的东西;你的衣柜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高档名牌时装,也只能穿一套在身上;你的鞋子有无数双,也只能穿一双在脚上;你的汽车有无数辆,也只能开着一辆在街上跑……

可是,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那种无穷尽的欲望,有时却使人们的财富变成一种累赘。买了大房子还想买更大的房子,屋子装修了一遍又一遍;小汽车换了一辆又一辆,家具换了一套又一套,家用电器更新了一代又一代。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有钱,只是希望那些东西、那些身外之物看上去更气派、更豪华、更先进。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你那无限膨胀的对财富的欲望,影响了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家庭、你的快乐,让你整天为此疲于奔命,让你寝食难安,带给你无限的烦恼。更有甚者将这种欲望变成了一种无法满足的贪欲,促使其走上了犯罪道路,毁掉了他的一生。这种生活方式对人们来说就太不值得了!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这是源于圣经的经典,世界其实很简单,钱本无善恶,钱能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钱能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能买到床,但不能买到休息——钱不是万能的!人生必不可少的东西其实很少,也很便宜。认识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活得从容一些,不那么忙碌,不那么心浮气躁。因为不管社会怎么发达,物价如何上涨,你只要具备一颗平常心,顺从自然的本心,追求一种平常生活,做到一生衣食无忧,快快乐乐地生活就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五、放下那些无谓的执著

心中的欲念常常让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欲望与执著,使我们一直受到束缚,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将自己的双手张开,放下无谓的执著,就能逍遥自在了。

执著二字,对人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人都十分重视执著二字。在悠悠的历史长河里,无数的圣贤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人生路上不设定目标不行,目标选定后没有勇气不行,光有勇气没有千斤压顶不弯腰的执著精神不行。世间万事唯有执著地追求,才能使目标实现。“执著”二字在我们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但是有些执著是不需要坚持的,放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女孩为了自己喜欢的男孩,跑到上帝面前,恳请上帝能给她机会做一棵树,就在男孩家的门前,这样,她就能天天看到他了。女孩的执著感动了上帝,于是女孩变成了一棵树。女孩能天天看到他所深爱的男孩,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

可男孩从来没正眼看过女孩一眼,每到秋天,女孩都会哭,她那枯黄的泪随着秋风飘下,女孩是多么希望男孩能拥抱她一下啊。可是女孩却一次次地失望。可她不甘心,又跑到上帝面前,再次恳请上帝,希望自己变成一块石头能让男孩歇歇脚,于是女孩变成一块在男孩家门口的石头。

同样,男孩还是不看她一眼,风吹雨打,饱经风霜,女孩从无怨言,可她太伤心了,终于因忧郁而崩溃了。就在这时,一个珠宝商人看见了她的心,那是一颗十分名贵的蓝水晶。后来,这个水晶被加工成一枚名贵的戒指,而戴上它的,却是男孩的女朋友,是男孩送给女朋友的结婚戒指。女孩这次真的伤心欲绝,她不知道自己哪儿错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世界这样不公平,自己多年的等待换来的只是一场空。

上帝来了,他问女孩,你没有觉得自己很傻吗?女孩哭了,她真的觉得自己很傻。上帝告诉女孩,另外有一个男孩,已经为你守候更长时间了……

放弃那些无谓的执著,不是你对现实的投降,而是将你的境界调整到一种更高的层次,将自己的心态处于一种少烦恼的状态。让自己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困境,遇到什么样的烦恼,碰上什么样的悲伤,将这些困境、烦恼、悲伤都不放在心上。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无奈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你不懂得放弃也许就意味着毁灭。

有些人总想什么都得到,凡事都放不下,结果越是放不下,越是得不到。而有些人凡事随遇而安,不但可以绝处逢生,而且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放下那些无谓的“执著”,以此来增强我们幸福的感觉吧。

六、拿得起,放得下

我们常说:“拿得起,放得下。”其实,所谓“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踌躇满志时的心态;而“放得下”,则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或者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态度。一个人来到世间,总会遇到顺境逆境、进退之间的各种情形与变故。该放下的放不下,有时候反而是你的一种负累。你什么都想“拿得起”,最终有可能一样也拿不起。生活给予你的是有限的生命、有限的资源,所以你必须放下一些不该拥有的,选择一些适合你自己“拿得起”的。想“拿得”太多,你的生命何以堪?什么也“放不下”的人,常常会失去更有价值的东西。

你抱怨生活太累,其实是你没有学会放下,你何不尝试放下一些包袱和拖累,轻装前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