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籍记载,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在汉宫廷中有一个名叫郭舍人的宫廷演艺人员。他是一个掌握了“骁”法的的人,当时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并不是很多。当时,他可以用一支箭反复投壶一百多次,也就是说,他能让壶的内壁将投出的箭弹回到自己手中一百多。难怪汉武帝喜欢看他投壶,还时常给他赏赐。
晋代,投壶进行了重大改革,增加了娱乐性。玩的人多了,自然有优秀的人。《晋书》上记载,西晋大文豪家石崇蓄养着一名歌妓,她最擅长的就是隔着屏风进行投壶,而且能够“百发百中”,真可算是“女中豪杰”。另外,晋人孙盛《晋阳秋》记载了一个叫做王胡的人,他的技能与石崇的家妓不相上下,不过他不是隔着屏风投壶,而是闭着眼。
南北朝时期,也有投壶高手涌现。当时汝南的周璝、会稽的贺徽就是投壶高手中的高手。他们都擅长“骁”法,一般情况下都能“骁”四十多下。贺徽更加厉害,可以隔着障碍物进行投壶,而且箭箭命中。南北朝时期,齐有一个竟陵王。他是一个喜欢娱乐的人,而投壶带给了他无限乐趣。一次,竟陵王观看侍臣表演投壶,竟然一时兴起,忘记了去上朝。等到他赶到朝上的时候,齐武帝非常生气,问他为什么迟到。竟陵王便说是因为看投壶,所以来晚了。没想到,齐武帝也是个投壶迷,便找来竟陵王的侍臣来大殿表演。这表演者也是个擅长“骁”法的人,齐武帝看得十分满意,重重地赏赐了他。
唐代时候,投壶高手的绝技更叫人惊讶。传说当时有个叫做薛眘惑的人,投壶的技术超过了晋代的王胡。《朝野佥载》记载:“薛眘惑者,善投壶,龙跃隼飞,矫无遗箭,置壶于背后,却反矢以投之,百发百中。”从中可以看出,薛眘惑的投壶技巧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甚至可以背对着壶使用“骁”法。这种技能相信已经无人能敌了。
明代也出过一个投壶高手,他的名字叫做苏乐壶。一看这人的名字就知道这个人是非常喜欢投壶的人。他不仅可以背对着壶投射,还能够“三箭三雕”,即同时用三支箭去投三个壶,而且从没失过手。这可谓强中自有强中手啊!
投壶之“礼”与“法”
投壶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多的是一种礼仪。在《礼记》、《大戴礼记》等古籍中都有关于投壶的专门描述。《左传》有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从中可以看出,在春秋时候,两国间的宴会要举行投壶之礼,而且是一种正规的礼仪。
投壶本身就源自射礼,所以投壶之礼和射礼在仪节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这两个活动中都有主持人司射,都用《狸首》作为投射的节度等。投壶本身不仅继承了射礼的很多礼仪规范,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中正修身的礼义
懂得了投壶是一种礼仪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投壶的方法和规则。投壶的方法、规则和用具在历史上有所改进。最初的投壶是用短箭投酒壶,后来随着投壶的盛行,人们专门设计了用于投壶的壶和箭。
在投壶的时候,投壶人一般距离壶至少有五尺(周代的尺度,下同),用规定数目的没有镞的箭轮流进行投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以“算”和“马”进行计数,最后谁投进的多谁就获胜,而输了的人要被罚喝酒。
上面说过,投壶是一种礼仪,所以在投壶过程中有着繁琐的礼仪程序。由主持人“司射”主持仪式,击鼓奏乐,来宾和主人根据“狸首”节拍,履行规定程序。程序的内容如下:
一、投壶之礼开始,投壶的宾主各就位。
二、“三请三让”。主人把箭拿到宾客面前。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以请。”宾曰:“某赐旨酒嘉肴,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对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一顿客套之后,宾客向主人施拜礼,然后接受主人送给的四支箭。主人还要还礼,之后宾主便为投壶做准备。
三、“进壶”。主持人“司射”把两个壶放到宾主对面,分别正对着对宾客和主人,之后回到“司射”的位置。主持人对宾主宣布比赛规则,然后再让奏乐的人奏起《狸首》(诗经名篇,瑟曲,已失传)。投壶人的动作应该遵循音乐的节奏。
四、宾主依次轮流投射。
投壶开始后,需要对比赛结果进行计数,这就用到了“算”和“马”。“算”是一种与箭杆相似的计数器具,一般长一尺二寸,有专门盛“算”的器具。战国时候,这种器具被叫做 “中”。它一般都被做成卧着的动物形象。那时候,大夫投壶用“兕中”,就是一个木刻的野牛;士投壶用“鹿中”,就是木刻的鹿。“中”的背上由八个圆洞,用于插“算”。
如果是两个人(一主一宾)进行投壶,那么只要八个“算”就够了,因为投壶时一个人只有四支箭。当然,人如果多了就要多加一些“算”。在宾主两人投壶过程中,如果宾客投中一支箭,主持人“司射”就从“中”中拿出一个“算”放在右边;如果主人投中一支箭,主持人也拿出一个“算”,但要放在左边。
除了“算”外,投壶时还有一种计数的器具叫做“马”。它是用木头制作的卧着的马。投中一支箭就放置一个“马”,最后谁放置的“马”多,谁就获胜了。
奇趣小贴士
中国古代尺度
读小说的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古人的身高而惊讶。例如张飞“身长八尺”,关羽“身长九尺”,按照今天的尺寸计算,他们的身高已达三米了。事实上,并非如此,清代钱泳《履园丛话》就说“尺寸古今不同”。钱泳以当时清廷工部的营造尺为标准,“将周制铜剑茎较于今尺则为五寸一分半;以曲阜颜氏所藏周尺较于今尺则六寸七分;以汉元延尺较今尺则七寸二分;以汉建初尺较今尺则七寸三分半;以晋尺较今尺则七寸六分半;以宋三司布帛尺较今尺则八寸九分半。”可见,古今尺度的差距还真是不小。
古今部分尺寸对照:唐、五代的1尺=0.933市尺;宋元 1尺=0.9216市尺;明代同唐;清代1尺=0.960市尺,清末营造尺 1尺=0.96市尺=32厘米,裁尺1尺=1.11营造尺=1.066市尺=35.5厘米。
4古代高尔夫--捶丸
捶丸盛衰史
很多人都知道有项休闲运动叫高尔夫,而且一直以为这项运动是“舶来品”。然而,他们可能想不到,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运动--捶丸,而且没准还是高尔夫的“祖爷”呢。
在前面的章节已经提到,唐代和宋代的球类运动盛行,而且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除了头脚可用的“蹴鞠”、手掷投的“抛球”、骑马杖击的“马球”外,还有一种类似于现代曲棍球运动的“步打球”,我国古代的“高尔夫”--捶丸正是由这项运动演变而来。
捶丸,难道是用锤子砸什么东西?当然不是。“捶丸”中的“捶”是打的意思,而“丸”就是球。这项球类运动的最早记录是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 宁志斋编著的《丸经》中,这是一本关于捶丸的专门论著。书中有“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说明在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之前,捶丸就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球类运动了,而且很盛行。
宋徽宗和金章宗算得上是这项活动的铁杆粉丝。两人平日“深求古人之宜制,而益致其精也”,就像现代人借助教练与教学录像改善球技那样,两位帝王以古为师,让球技精益求精。而他们的球杆,则都是以纯金打造缘边,顶上缀饰玉器。比赛结束后,他们的球具不装在球袋中,而是装在锦盒中。今天八九十万一套的名贵球具与之相比起来恐怕都会显得寒碜。
传说北宋官吏滕甫就喜欢玩捶丸,他的舅舅范仲淹几次劝他不要玩了,他就是不听。可见,这种游戏实在很有魅力。另外,在宋代传世的陶枕上有一幅儿童捶丸图,图中的小孩正手持小杖击球,这是北宋捶丸盛行的有力证据。
捶丸活动发展到元代,更加兴盛。当时上达帝王臣侯,下至三教九流,都对这项活动十分喜爱。当时的这一运动还被广泛用于散曲和杂剧中,例如在《庆赏端阳》剧中的道白有:“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么?”此外,在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有一幅壁画叫做《捶丸图》,图中呈现了元代民间捶丸的真实场景,至今仍栩栩如生。
进入明代,捶丸似乎有衰落的趋势。当时的捶丸仅在北方比较盛行,但是已经大不如前了。尽管如此,捶丸活动还在继续被维持着,在明代一直没有绝迹。明代万历年间周履靖重刻《丸经》时,曾经写了一个“跋”(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其中说:“予壮游都邑间,好事者多好捶丸。”“考诸传记无闻焉,以为世俗博弈之余技耳。”这说明当时捶丸活动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影响力已经很小了。
尽管捶丸在明代已不再那么盛行,但也不免有个别的皇帝青睐这种活动,还把它拿到宫廷中玩。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张《明宣宗行乐图》,图中的部分内容是绘制的捶丸活动。图中从场地面貌到玩者的位置都做了较为清楚的介绍,与《丸经》上所描绘的完全相同。这张图最大的亮点就是当时的皇帝明宣宗亲自持棒游戏,这表明当时的捶丸运动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捶丸活动经过了宋元的繁荣,到明代渐渐衰落。清代时捶丸仅能看到一些在妇女儿童间的简单活动了。
古代“高尔夫”详解
既然说“捶丸”是古代的高尔夫,那自然是因为它与高尔夫的玩法十分相似。试想一个古人正拿着球杆,悠哉地玩着高尔夫,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场面。
虽然捶丸活动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但是关于这项活动的著作《丸经》可以向我们全面展示捶丸,包括捶丸的历史、活动的场地、用到的器具、比赛的规则和各种各样的战术等。捶丸的历史前面已经介绍过,下面就来看看捶丸活动的用具、场地和规则。
我们都知道高尔夫要用到球杆,捶丸也一样。不过,捶丸用的不叫“杆”而叫“棒”。这种“棒”不是单一的,而是分为很多种,例如“杓棒”、“撺棒”、“朴棒”、“鹰嘴”、“单手”等。这些棒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打出不同的球,要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在比赛时,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全副、中副、小副球棒。全副有十根球棒,中副有八根,小副就是少于八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