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1403900000018

第18章 疯狂暴力挑战极限--血腥刺激篇 (2)

与西方斗牛不同的是,印度斗牛并不是为了伤害牛,而是要抢夺系在牛犄角上的布袋,因为那里面装的是奖励。所以,年轻人一般会冒着受伤的危险前去抢夺,以展示自己的勇敢。斗牛在印度的旅游地区果阿曾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周日或者公共假日斗牛的时候,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观看呐喊。不像西班牙和葡萄牙,果阿版的斗牛没有涉及伤害或者杀死公牛。当地人称果阿版斗牛为“迪锐欧”。

2小虫也敢战金鸡--斗蟋蟀

小虫亮相千年前

斗牛虽有生死之际一闪而过的炫丽,然而炫丽背后需要的是勇气和战略计划,一般人上去,很可能会是悲剧收场,所以,那确实是很不好把握的一个游戏。不过现在我们讲的这个游戏趣味性更强,危险系数也低了很多,它就是斗蟋蟀。

古人喜欢斗各种东西,不仅斗兽,也喜欢斗禽虫。斗禽,如斗鸡、斗鹌鹑;斗虫,代表游戏就是斗蟋蟀了。禽虫虽然体积不大,但斗性很强,争斗起来时,或者肢残羽飞,或者横尸疆场,其勇敢拼搏的战斗精神,着实令人感动、怜惜。当中最为憨勇的,恐怕莫过于蟋蟀了。但凡亲眼见过斗蟋蟀的人就会知道,蟋蟀的勇猛精神绝对是不亚于任何雄禽猛兽的。这当然有据为证了。古人曾经记录过一则蟋蟀方首斗金鸡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蟋蟀以为自己战胜了金鸡,正扬扬得意,金鸡闻声而至猛然追击。方首机警地一跳,金鸡一脚踩上去,以为方首被自己踩在了脚下,正想高声大叫,却忽然伸颈摇冠,咯咯乱叫,不能自已。原来方首此时已经跃上鸡冠,紧紧叮咬着金鸡不放,最终金鸡败北。故事虽然稍显夸张,但写出了蟋蟀不畏强敌的精神。这也就难怪人们会给予蟋蟀“铁枪”、“无畏”、“威猛将军”的美称了。

而蟋蟀虽然兴起较晚,但对东方文化的影响却是非常大,也非常普遍的。乃至古代甚至出现了“蟋蟀宰相”、“蟋蟀皇帝”,而今天则出现了“蟋蟀协会”,成为古往今来,从宫廷到民间,千百万人喜欢的游艺活动之一。那斗蟋蟀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经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蟋蟀》一文了。古人观察到秋季转凉,蟋蟀入堂的规律,于是留下了“蟋蟀在堂”、“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汉初出版的《尔雅》,则称“蟋蟀”为“蛬”。到了魏晋时代,蟋蟀被习惯称为“促织”,亦称之为“趋织”,音与今俗称之名“蛐蛐儿”相近。而之所以得到这个名字,则是因为其鸣叫之声而起。

从“蟋蟀”名字的改变,就可以看出古人们对这个小昆虫有了兴趣。但开始时候的兴趣不是因为其好斗,而是因为其音乐般的叫声。这鸣声在不同境遇的人听来,有不同的共鸣。女人听到,就知道天气快转凉了,会早早开始缝制寒衣。深宫佳丽、异乡游子听到它,则会涌起悲戚之情。杜甫就曾感叹地唱道:“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古人开始养蟋蟀,目的就是为了听它的叫声。五代人王仁裕著的《开元天宝遗事》中有《金笼蟋蟀》条:“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由此可见一般。

后来人们在饲养过程中发现了蟋蟀的好斗特性,这才开始斗蟋蟀。宋人顾文荐《负曝杂录》中说:唐天宝间,长安人斗蟋成风,“镂象牙为笼而畜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喙”。那斗蟋蟀究竟源于什么时候呢?据可靠资料推断,应该有至少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斗蟋史上的名人

“蟋蟀宰相”

南宋是斗蟋史上最著名的时代。这个时候斗蟋蟀不限身份,达官贵人可以斗,平民百姓也可以斗。也正因此,才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蟋蟀宰相”,即南宋将亡之际的权相贾似道。关于这个人我们最熟知的历史就是他曾以右丞相之职领兵救鄂州(今湖北武昌),但畏敌如虎,最终私自举旗投降,答应称臣纳币,却谎称自己打败敌人凯旋而归。昏庸的皇帝从此将之任命为太师,国家大权集于其一身。贾似道却不以军国为重,无论政务大小都在私宅裁决。尽管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他依然悠哉地跟妻妾于闲堂斗蟋蟀。其间有人笑问他“此(斗蟋蟀)是军国大事儿吗?”贾似道竟然半点不脸红地继续斗下去。

贾似道终因斗蟋蟀误国,而落得个千古骂名。然而,作为这项游戏的忠实粉丝和参与者,他最终却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蟋蟀研究的专门著作--《促织经》,堪称中国昆虫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全书洋洋洒洒近万言,详细介绍了蟋蟀的捕捉、收买、喂养、斗胜、医伤、治病、繁殖等方法。其观察可谓细致入微,尤其对蟋蟀交配习性的发现,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现今昆虫学史的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帮助。

“蟋蟀皇帝”

时光流转,到了明清,斗蟋之风仍经久不衰,尤其在明宣德年间最为盛行。其间出了位酷爱斗蟋蟀的皇帝,曾教令苏州知府采办促织,即蟋蟀。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将此事写成了一篇短篇小说,起名为《促织》。内容说的就是在明宣德年间,里胥奉上级之命向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成名索要蟋蟀。成名到处捕捉,都捉不到。就在成名惶惶不可终日、“忧闷欲死”的时候,终于得到了一个上好佳品,谁知却被自己的儿子捏死了。儿子担心被父亲责骂,投井自尽了。他的魂魄变成了一只轻捷善斗的蟋蟀,成名得之,得了重赏。这段故事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堪称“蟋蟀佳作”。近人将其搬上荧屏,起名“蟋蟀皇帝”,可谓绝对地画龙点睛。

正规斗蟋蟀

大凡正规的斗蟋蟀活动,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这里简单介绍一些。首先,蟋蟀的养户们参加活动前都要把蟋蟀送到特定的棚户,必须先用萝卜熬的水给蟋蟀洗澡,再在棚户里公养5天。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些蟋蟀是服了兴奋剂进来的,这样能有效预防。这5天时间里事事由赌场的工作人员代劳,养户不必亲自动手操作,目的是为了防止作弊。5天后,蟋蟀就能“合法”地参与打斗了。

斗蟋蟀前,虫主先把自己事先选好的准备打斗的蟋蟀由工作人员拿到指定的桌上,由工作人加食,喂水。一个小时后,给蟋蟀称重量(必须是能称黄金的电子秤),重量单位叫“斟”。相差2斟属于正码(一个重量级别)。例如28和30,41和42就可以开斗,而35和38就不可以。在蟋蟀称重后,翻牌看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来配对,以示公平。配对的时候有相同重量的蟋蟀先配,然后把蟋蟀放进斗栅了。

场中共有3人,裁判与两只蟋蟀的主人,行话叫作“3草2别头”。之后比赛开始。

第一,裁判让打斗双方用由棚户提供的草撩拨蟋蟀的斗性,待两只蟋蟀起叫后(1分钟为限,如有一方到时不叫也得开打)起闸开斗。在打斗过程中,双方都不能用草。

第二,打斗中2虫分开,双方开叫(相差不过3秒)平,继续比赛;如果一方开叫,则赢半局。失局的一方可用草撩拨蟋蟀的斗性(以15秒为限),如有斗性则继续。如没有斗性,则输一局。再继续用草撩拨虫(1分钟),到时如果能斗的话则起闸继续,不再有斗性,那全局就输了。

第三,如果蟋蟀在先失半局后反败为胜,则夺回半局,其余如上所述。也有先失一局后转败的,也如上所述。

第四,也有双方各失一局的,俗称“双爆局”。在2虫打斗的过程中,在2虫跌(分)开时,不管哪方开叫都算为赢。哪怕输的一方还能继续在打斗也没用了。

奇趣小贴士

蟋蟀协会--“蟋蟀文化”的复起

纵观历史,北京斗蟋蟀的风俗可谓源远流长,这在明清的文献中可是屡屡被发现描写的痕迹。如明袁氏《畜促织》中说:“京师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而在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则记载着:“都人好畜蟋蟀,秋日贮以精瓷盆盂,赌斗角胜,有价值数十金者,为市易之。”

清朝的王公贵族,是在入关后才开始着迷斗蟋蟀游戏的。每年秋季,京师会架起大棚场,开局赌博,牵头的是织造府,一时之间北京城就成了以蟋蟀为主角的一座赌城。

等到了1949年,斗蟋蟀的风俗已接近绝迹。但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民间斗蟋蟀的风气又开始露头。上海出现了集聚上万人的蟋蟀市场,天津等一些城市则建起了蟋蟀协会,组织斗蟋大赛,大有盛况空前之势!斗蟋蟀一改往日的赌博面孔,变得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成为广大人民陶冶情操的文化生活。

3让心跳加速的游戏--斗鸡

“斗鸡”之事多记载

斗鸡这个游戏我们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看到过很多次,它同样也是老百姓最为熟悉的游戏之一。而斗鸡游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也算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说蹴鞠、拔河这种活动既能锻炼人的身体,又能刺激体育事业的繁荣,那在唐朝还有一项运动,同样具有这样的效果,与众不同的是,这项游戏的主角不是人,而是鸡。这个游戏就是前面说的斗鸡。

斗鸡游戏起源于亚洲,我们国家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在公元前770年,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季平子与邻昭伯因为斗鸡得罪了鲁昭公,最后竟然因此大打出手。另据山东《成武县志》记载:“斗鸡台在文亭山后。周渲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桓公以宋背北杏之会,曾搂诸侯伐宋,单伯会之,取成于宋北境时,斗鸡其上。”可见当时的奴隶主是多么喜欢玩斗鸡。

到了魏曹时代,魏明帝在太和年间,在邮都(今河北省魏县)筑了斗鸡台,赵王石虎玩斗鸡于此,这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的诗句为证。

到了唐朝,斗鸡游戏更是普及率极高,不光民间有众多的粉丝,皇室贵族中也有很多的拥趸。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公贵族们在斗鸡的时候,不光比金钱权利的多寡,还要比鸡是不是争气。也因此,因为斗鸡引起的皇室矛盾非常普遍。

唐高宗时期,斗鸡游戏在皇宫大臣中间异常风靡。有一次沛王与英王在群鸡会战中竞争非常激烈,大诗人王勃还专门就此为沛王写了一篇檄文,要讨伐英王的斗鸡。文章是这样写的:“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决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