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是不算是非,就是说人的很多痛苦是因为介意自己的角色和周围人给你的评价所带来的。你陷于是非中,每天总在探讨是和不是,别人说的是和不是,以及你认为这件事的对和错。人一生的烦恼都来源于是非,而是非是让你睡不着觉的一样东西。为什么会有是非?因为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跟别人的期待有冲突,别人就会对你有评价,于是这个评价会也会给你正向的激励,加大你的焦虑。当一个人有是非以后,就开始不安,不安以后就要寻求外界和自己的一个平衡。这个过程就叫为是非而战、调整是非、议论别人是非的过程。这过程很痛苦。在一个有是非的世界里,永远有三个人在打架,一个是原我,原来本质上的真正的自己;第二个是自我,就是你认识的自己,你认识的自己已经有道德、有评判、有自我感觉,能自己欺骗自己;另外一个叫他我,别人怎么看你,这和你自己看到的永远是不一样的,别人看到更多的社会道德,更多外部的一些流行的观点甚至是恶意的观点。
三个“你”形象不统一,所以老打架,你的是非在这之间折腾。西方人的快乐源自于对自己的看法,中国人的快乐绝大部分来自于别人对你的看法,所谓唾沫星子可以淹死人,跟中国文化有关。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年轻女子,她尿急,路过天上人间,就跑进里面的洗手间,10分钟后出来了,恰巧被邻居或同事路过看见,问她:干吗呢?女子说:我在里面方便一下。她说的原本是事实。但路过的这个人心里暗自言语:这地方也敢来,现在真是世风日下,年轻人什么钱都要挣。于是回到单位或街道就开始议论。
女子就奇怪了,大家怎么都说我的闲言碎语?我没去坐台、没做坏事,我就去下洗手间,怎么就解释不清呢?大家从此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最后她陷入极大的痛苦。终于有一天,女子找到散播谣言的人:“你怎么到处说?”对方说:“我没说什么,不做贼你心不虚,你不是那种人你急什么?”于是她再次陷入中国传统的是非之中。所有人的评价和她自己原来的本质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只有两个办法能解释,第一自杀,以死明志,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为什么有这么多妇女投河、上吊的原因。自杀以后别人还会说:“没干就没干,犯不着这样啊,年轻人也真想不开。”弄得自己里外里都不是。再一个可以解释清白的做法就是杀人,把说是非的人干掉,干掉以后,法律上念其事出有因,可能判死缓。当年在新疆建设兵团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一个女职工为此拿枪杀了好几个人。
在人世间你内心有是非,外部有是非,于是就滋生很多痛苦。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不算小钱、不算时间、不讲是非,就幸福了,就自由了,就快乐了。比如说当别人说你是王八蛋的时候,你不在意是非,甚至哪怕像阿Q,说孙子才是王八蛋,完了也挺快乐;当别人打击你、诋毁你,说你是非的时候,你不以为然,你甚至用自己的是非驳斥他,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你也会快乐。
所有的自由来源于内心的自由,其次才源于你的物质手段。你有一定的钱,可以去旅行,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可以满足你基本的物质状态的幸福。幸福还分物质幸福和人际关系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幸福在于有归属感,被承认、被爱和被尊重、被需要。人际关系的幸福一旦被是非破坏,就不是钱能解决的了。一个人要追求自己的幸福,要获得自由的状态,内心要自由,也只有内心自由的人才可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幸福。小钱可以获得物质状态的幸福,时间可以让你这两种幸福都能自由地伸展。
幸福与道德
刚才已说到了,一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来源于别人对你的看法,特别是在中国。中国不光是一个特别道德化的社会,还有一个特别戏剧化的人群。所谓戏剧化,是说每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套程序,你要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合乎程序大家就给你正面评价,不合乎程序就不给正面评价。中国是熟人社会,中国人所有的行为模式都在伦理范围内,有规定的居住形态,比如村落、城池;熟人社会最大的约束是伦理约束,不是法律约束。刚开始做生意那几年,我睡在地铺上,有很多人进来打量后说:怎么这么困难,需不需要帮助?但接下来就会有一个评价:党培养你这么多年,你不去做科研,变成个体户了!这是个道德评价,让人联想到荒废学业,拎着包在外面乱跑的意象。当时听到这个评价我内心很不安,虽然我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但毕竟每天晚上走进中央党校大院的时候,当别人捧着书在搞所谓科研、在走道里坐着吃食堂发的鱼和肉的时候,我从外面黑灯瞎火地摸进来,会感到一种异样的眼光带来的压力。
最近我们到哈佛进修,听5天课,我们这个班叫做中国工商领袖什么什么班,边上还有一个国企班。后来一起聊天,国企班就有人说:不就是个体户么,也成了领袖了?虽然我们这些工商联的企业家内心非常强大,不会在意别人怎么说,但的确也清楚社会对我们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对私人企业、民营企业是轻蔑的态度。但是事实上,自我行为能力特别强的人习惯不断地用自己的眼光来评判世界、剪裁世界、征服世界、改造世界,别人越这么评价,他越兴奋、越有斗志,而且他在与人斗的过程中非常有乐趣,他希望改变这个社会的道德方向,愿意把一个新的道德观念加给别人,就像近代史上的一些政治强人们那样。
当自己的行为和社会的道德评价不一致的时候,多数人会怀疑自己,犹豫、自责、改变、陷入痛苦。经常听到的年轻人早恋问题,老师只是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就把学生叫来谈话。可能这件事原先并不存在,但是大家在议论,这个男孩没办法,于是跟这个女孩子倾诉。这个女孩向这个男孩子寻求温暖,最后就真恋爱了,或者其中一个由于抵御不住这种压力自杀了,然后另一个很痛苦,从此敌视、对抗外部环境,今生就没有幸福了。
最困难的是转型中的社会,是非观念也在转型。现在我们身边至少有三四套道德观念,西方价值观念、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教育。这几套道德观念让你有时候也会不知所从。但社会转型也带来一个好处,因为大家居住越来越分散,比如新买一个房子,谁也不认识谁,这时你的行为别人看不见也不议论。道德唯一的约束是熟人之间的舆论压力,当你感到不幸福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解决办法就是进入生人社会,大家用法律约束,不用道德约束,这时焦虑就会很少。如果我还住在中央党校大院里,我的压力会很多;现在住在新的社区里,没有什么是非,压力很小。要是到了国外,那就更没有熟人,也就更没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