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1398900000009

第9章

第一篇第8章绿色陷阱——沼泽

沼泽一般是指因为地表过湿,而生长着沼泽植物,并伴有泥炭形成以及堆积的山区。在沼泽

物质中,水大约占85%~95%,干物质(主要指泥炭)大约占5%~10%。全球沼泽面积约有11 22

0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08%。

中国的沼泽约1 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

、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三江平原

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

的淡水沼泽分布区,1990年尚存沼泽约113万公顷。三江平原无泥炭积累的潜育沼泽居多,

泥炭沼泽较少。沼泽普遍有明显的草根层,呈海绵状,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强。大、小

兴安岭沼泽分布广而集中,大兴安岭北段沼泽

率为9%,小兴安岭沼泽率为6%。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我国面

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特别是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谷,沼泽布满整个谷底

,泥炭层深厚,沼泽率达20%~30%。若

尔盖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场。海滨、湖滨、河流沿岸主要为芦苇沼泽分布区。滨海地区的

芦苇沼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鸭绿江口的淤泥质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冲积三角

洲地区。我国较大湖泊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分布。另外,无论是外流河还是

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世界上沼泽主要集中在亚洲,以亚洲西西伯利亚的面积最大。在欧洲和美洲也有沼泽分布。

沼泽地一般可以生长庄稼。在有的沼泽下面是没有底的泥潭,看过去有如绿色地毯,只要

人一踩上去,就会陷下去。人们称它为“绿色的陷阱”。

1935年8月下旬,红军在长征途中进入了大草地。大草地水草纵横,一望无际,茂密的

草茎以及腐草下面,全是淤黑的积水,表面非常松软。人走在上面,只要不小心,就会有陷

下去而出不来的危险。类似的这种草地,就是一种沼泽地。

沼泽的形成

沼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状况以及地貌,其中水分条件是沼泽能够形成

的最主要因素。因为过湿的地表才能引起一些喜湿植物的侵入,从而导致土壤通气状况的

小变化,并且在生物的不断作用下,产生泥炭并堆积。沼泽的形成大约分为水体沼泽以

及陆地沼泽。

在一些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带着许多泥沙流入湖泊。而且在湖边或河口地区,因为

水面突然变宽或者水流速度突然减慢,使得泥沙在湖边沉积下来,逐渐形成浅滩。其中一部

分细小的物质,就会随着水流漂到湖泊比较开敞的地方,然后沉淀到湖底。这样经过年深日

久,就可以使湖泊变得越来越浅。伴随着湖水深浅的各不相同,各种各样水生植物也逐渐繁

殖起来。在一些沿岸浅水区,还生长着芦苇、香蒲。在一些较深的地带,还生长着睡莲、浮

萍以及水浮莲。在湖泊的深处还生长着一些眼子菜之类的藻类。这些植物不停地生长、死亡

,大量腐烂的植物残体开始不断地在湖底一点点堆积,慢慢形成泥炭。随着湖底的逐渐淤

浅,于是又有新的植物开始出现,从四周向湖心发展,最终湖泊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浅

。而当湖泊中间的沉淀物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原来水面宽广的湖泊很快就变成浅水汪汪而

且水草丛生的沼泽了。以上这些就是水体沼泽化。

还有,在低洼平原上的一些河流沿岸,例如在河水浅、流速慢的一些地带,会产生积水,

使得水草生长很快而慢慢形成了沼泽。

在沿海低地的一些地方,反复的被海水淹没,而且海滩上水分的蒸发量也小于水分积聚,从

而杂草、芦苇丛生,最后就可形成盐沼泽。

在有些高原、高山地区,因为冬季地面积雪,直到次年春夏季节冰雪才开始融化,地面开

始积水,这时短草伴着苔藓植物丛生,也同样可以形成沼泽。

沼泽的功能

一提起沼泽地,人们自然会把它与“大酱缸”和“烂泥塘”联系起来,视它为“无用之地

”——既不能养鱼虾,也不能种植什么农作物。

其实,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是很不公平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事实上,沼

泽与森林、湖泊、草原一样,都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

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因此,对这个“大酱缸”,不仅要科学的开发利用,而且应当加以保护

沼泽到底有哪些功能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沼泽与人类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由于沼泽是水域与陆地间的纽带,水

生生物如芦苇、鱼虾等,通过食物链维系着沼泽环境中有机质的循环,从而使沼泽为人类提

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水产品。比如,你现在阅读的这本书,它的材料是纸,造纸的主要原材料

之一就是芦苇,一个大型造纸厂一年需要的芦苇,就需要10多个县的芦苇荡来提供,芦苇荡

就是大面积的沼泽地。没有沼泽,干地是长不出芦苇的。

沼泽还可以净化水质,特别是沼泽中的泥炭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它可以净化水中的油

渍和金属化合物等。泥炭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以及空气中的病菌,起到净化大气的作

用。什么是泥炭呢?泥炭就是沼泽植物残骸在空气不足和大量水分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不完

全分解而成的“泥巴”。我们知道防毒面具能过滤空气,主要是它利用了炭的强吸附能力,

阻止了毒气进入人的呼吸道。泥炭的“过滤”作用与此相仿。

此外,沼泽是良好的蓄水库,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既能减弱洪峰的袭击,又能为江河湖泊

提供水源,还能调节气候,防止环境干燥。

沼泽还是许多珍稀动物和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比如白鹳、黑鹳、朱NB051、白尾

海雕、白头鹤等,其繁殖和生活区域之一就是大片开阔的沼泽地。

有些沼泽地还是古代文化、气候、

景观的自然遗存场所,今后还将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呢!

沼泽自救

不论在高地还是低地,都会有危险的沼泽,不小心掉进去,也是有可能丧命的。活命的方法

与身陷流沙时的情形是一样的:不要挣扎,应采取平卧姿势,尽量扩大身体与泥潭的接触面

积,慢慢游动到安全地带而脱险。

(1)识别危险的泥潭。泥潭一般在沼泽或潮湿泥泞的荒野地带。看见寸草不生的黑色平地,

就更要小心了。

同时,应留意青色的泥炭藓沼泽。有时,水苔藓满布的泥沼表面像地毯一样,这是最危

险的陷阱。

如非要走过满布泥潭的地方不可,应沿着有树木生长的高地走,或踩在石砬子或草丛上,

因为树木和石砬子都长在硬地上。如不能确定走哪条路,可向前投下几块大石,试试地面是

否坚硬;或用力跺脚,假如地面颤动,很可能是泥潭,应绕道而行。

(2)身陷沼泽自救。

在广阔的沼泽地带,最大的威胁是潮湿寒冷的天气。若弄湿了衣服,又暴露在寒风之中

,就会很容易冻坏。

应尽快寻找动物躲避风雨的地方,如树林、矮树丛、洞穴、岩石、堤岩等。沼泽地上

的羊圈、牛棚也是避风的好地点。

收集雨水或把冰雪融化来作饮用水。但在大雨、大雪或浓雾的情况下,若非必要就别

冒险走出去。待天气好转,再走到附近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