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13950800000096

第96章 管中窥豹

【释义】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从管中看豹,比喻看到的只是局部而不是全部。有时与“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中可以推测全部。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献之传》。

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世称“二王”。

王献之年幼时就很聪明伶俐。有一次,他和两个哥哥徽之、操之一起去见宰相谢安。当时,徽之、操之都说了不少家常琐碎的事,而献之只问候一下就不作声了。他们走了以后,有人问谢安三个孩子中哪个较好。谢安说:“最小的一个较好。”

有人问谢安为什么,谢安说献之说话不多,但并不腼腆,所以说他好。

又有一次,献之和徽之在房中谈话,突然发生火警,徽之吓得连鞋也没穿就急忙往外跑,献之却一点也不惊慌,很镇静地慢慢地走出去。另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潜入他的卧室,把所有能偷的东西都偷了。小偷正要走,献之低沉地喝道:“小偷,青毯是我家的旧东西,留下吧!”

小偷吓了一跳,什么东西也没偷就跑了。

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一起玩一种赌博游戏,年仅几岁的献之在一旁瞧着,忽然对其中一方说。

“你这方赢不了啦!”

那些学生们见他年纪这么小,竟也看出了胜负的结果,便取笑他说:“这小孩从‘管中窥豹’,也看到了豹子身上的斑纹哩!”意思是虽不全懂,也知道一点。

后来,就有了“管中窥豹”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