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市委管家权力博弈:秘书长(大结局)
13938300000036

第36章

徐其哲秘书长说的改革,其实就两项。一是用车,一是发文程序。按程一路看,也只是对中层干部的一个约束,对其他两位副秘书长和办公厅的副主任,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他们本来都有专车。但是,程一路考虑再三,取消了办公厅副主任的专车,但是副秘书长的专车,仍然是保留着的。副秘书长是对秘书长负责,换句话就是对省委负责;而办公厅副主任,则是对程一路负责。这情况完全不同,因此改革的方式也不同。在发文上,程一路对原来的发文程序进行了修订。除了副秘书长分工联系的工作,由各位副秘书长直接签发外,办公厅文件,原则上由办公厅主任签发;或者由办公主任审核,提交秘书长直接签发。

程一路这样做的目的,无外乎是节省开支,理顺程序。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事会有人在其哲秘书长面前提意见。本来,下一步,他还打算对办公厅内部人员进行一次轮岗,看来现在是不好这样干了。如果再干,别人就可能不是在其哲秘书长面前说了,而是要到卫东书记面前去说了。不过,轮岗还是要进行的。他在南州时,每次到省委办公厅来,就感到一种特殊的氛围,浓厚的官僚气息,和彼此间积存的隔阂。他看着也不舒服。相信其他地市的领导来,也不会看着舒服的。既然自己有这方面的经历,那就必须要扭转这种局面。至少要通过轮岗,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危机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让来办事的人满意,让各地对办公厅形成一种更加合适的印象。

然而,其哲秘书长也说了,这事只有暂时缓下来了。

按照刘凯副书记的布置,程一路决定动身到西江。临走之前,他召开了办公厅主任扩大会议,包括两个巡视员和各位处长。

会议一开始,程一路就把徐其哲秘书长的话,原原本本地给各位进行了传达。他一传达,大概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少见。怎么会把领导的批评,完完全全地告诉给大家呢?这乍看起来,不是没面子吗?其实,这一招恰恰体现了程一路的风格。欲取之,先予之嘛!

果然,程一路话锋一转,“办公厅的改革,也仅仅只是制度层面上的一些调整,怎么就涉及到了副秘书长与办公厅之间的协调呢?我看,我们的有些同志在意识上还是有距离。会议上赞成改革,内心里墨守陈规。表面上积极改革,内在里消极应付。甚至,有些同志怕这种改革下一步深入下去,会触及到某些利益。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办公厅内部的改革是必须坚持的。而且,请为平同志和来琴同志考虑,对办公厅内部副处以上干部,实行轮岗。”

齐为平点点头,来琴正在看手机。程一路继续道:“大家对轮岗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综合考虑,统一调度。一旦决定,坚决执行。”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齐鸣。

程一路只好停了话,接了手机。齐鸣问:“听说省纪委……”

“啊,我正在开会,稍后回你电话吧。”程一路说着就挂了。

“我们的改革,不是要让大家难堪,而是要让大家都能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工作能力,扎实地干好工作。同时,我再一次重申:办公厅的改革仅仅限于办公厅本身。有了改革方案拿出来后,要进行集体讨论,然后提交其哲秘书长最后定。”程一路说完,看了看表,“今天因为我马上要到西江,会议到此为止。请大家深入思考,多提意见。散会。”

说是办公厅扩大会议,结果仅仅就程一路一个人说了一通话。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是告诉大家,我程一路是开诚布公的,包括领导的批评,我也是公开的;二也是向大家打个招呼,改革不会因为个别人的意见而改变。办公厅本身情况复杂,特别是些老处长,正处都十几二十年了,关系熟,人情多,纪律性不强。加上副秘书长后面跟的秘书,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本身又是办公厅的,但又长年跟着副秘们,办公厅对他们的约束几乎是零。如果不从制度上加强建设,办公厅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

昨天晚上,程一路陪同卞卫东书记出席一个酒会。过后,他简单地把办公厅改革的情况向卫东同志进行了汇报。卞卫东书记说:“这很好嘛,省委办公厅,就要有很高的工作效率,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有很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很认真的工作态度。这个改革,我支持。”这也是今天上午程一路开这个扩大会议的底气。而且,他私下认为,卫东同志看问题相当准,办公厅改革要实现的就是上面的四个有。这四点都做到了,办公厅的改革就成功了。

路上,程一路给齐鸣打了电话。齐鸣似乎很急,一接到电话就问:“省纪委那边是不是介入了?省委没研究吧?”

“没有。至少省委没有研究。”程一路肯定地告诉齐鸣,同时问,“怎么回事?这么急?是不是有……”

齐鸣叹了声,“唉,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太……可是马上要召开人代会了。这样一搞,很不好啊。天白同志,你是清楚的。人很固执,也很原则。我一直是支持查南线工程的,但是方式方法上还是要注意。我听说他们搞到了一个小本子,就向省纪委汇报了。这不是把我们南州市委完全撇在一边了吗?这……”

“齐鸣同志啊,这事……啊,我也不好多说。有情况我再向你通报吧。好吧?”程一路知道,再往下说就不太合适了,齐鸣的话,听到这个份上最好。至于他自己,除了如实地说明情况,他不会再对南线工程发表看法的。人已经离开了,再发表看法,那是很愚蠢的行为。何况在南线工程上,程一路清白得就像一碗水。他有什么可说呢?

到了西江,程一路对王浩说:“才几天又见面了,哈哈,看来我对王浩同志还是很有感情的啊!这次来西江,主要是受刘凯副书记委托,想搞个关于房地产业的情况调查。除了西江,我们还将到另外两个地市去。还请王浩同志多支持啊!”

“哪里话?一路秘书长能到西江来调研,也是我们高兴的事啊。只是招呼打得太迟了,搞得我们很被动哪。”王浩道,“谢旭书记这两天也到海南谈一个招商项目了,我全程陪同秘书长调研吧。”

“这就不必了吧?你忙。请德志同志陪着就行。”程一路道。

谢德志是西江市委的副书记,早些年曾是省水利厅的副厅长。这会儿,谢德志也笑着,说:“程秘书长来了,王浩同志自然要陪。这样吧,我陪着下去,在市区的调研,就由王浩同志亲自参加吧。”

“那也行。就这么定了。”王浩又叮嘱谢德志,一定要将西江房地产的真实底子交给一路秘书长。“这样才叫调研,也好为省里面出台政策,做一点贡献。”

上午,程一路带着省委政研室的杨主任,还有办公厅的张科长,会同谢德志副书记,先在一块儿商定了主要的调研点。确定了三种类型:一是县级房地产开发,跑一个县;二是西江市房地产开发的概况;三是重点开发类型的比较。在第三类中,又选择了三种:一是商业性开发;二是公益性开发;三是置换性开发。

这个调研方案,目标很明晰,思路也很清楚。谢德志也没提什么别的意见。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到场,陪同程一路一行,下到了西江市下属的西平县。从西平回来后,直接在市里召开了西江市房地产开发情况汇报会。西江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刘乐作了专题汇报。在汇报完后,一些房地产企业老总相继作了发言。总体的发言方向,正如程一路预料的那样,西江房地产开发整体是健康的,操作是光明的,特别是三种类型的开发方式,分别有所长,也有所短。但无论是长还是短,都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尊重老百姓意愿进行开发的。而且,用其中一位房地产开发企业老总的话说:“我们西江的房地产开发在全省是最成功也是最好的,关键就是我们建议了一种与政府利益共享的体制。我们的房价全省最低,老百姓得的实惠也是全省最多的。”

程一路插话问道:“什么叫与政府利益共享?”

这老总一下子懵了,好在王浩马上接过了话头,“所谓的利益共享,这个说法是不太确切的。应该是房地产开发,三方分享。政府获得了税收,房地产企业获得了利润,老百姓获得了实惠。”

这个解释近乎完美。程一路笑了下,说:“如果房地产开发真正都能做到这三方分享,那么就很成功也很健康了。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