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贝利的名声早已为世界众多足球迷所知,但如果说,这位大名鼎鼎的超级球星曾是一个自卑的胆小鬼,许多人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让我们回到多年以前。
“我为什么总是这样呆呢?”那时的贝利可一点也不潇洒,当他得知自己已入选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竟然紧张得一夜未眠。他翻来覆去地想着:“那些着名球星们会笑话我吗?万一发生那样尴尬的情形,我有脸回来见家人和朋友吗?”他甚至还无端猜测:“即使那些大球星愿意与我踢球,也不过是想用他们绝佳的球技,来反衬我的笨拙和愚昧。如果他们在球场上把我当做戏弄的对象,然后把我当白痴似的打发回家,我该怎么办?怎么办?”
一种前所未有的怀疑和恐惧使贝利寝食不安,因为他根本就缺乏自信。分明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忧虑和自卑,却使他情愿沉浸于希望,也不敢真正迈进渴求已久的现实。真是不可思议,后来在世界足坛上叱咤风云,称雄多年,以锐不可挡的勇气踢进了1000多个球的一代球王贝利,当初竟是一个优柔寡断、心理素质非常脆弱的自卑者。
贝利终于身不由己地来到了桑托斯足球队,那种紧张和恐惧的心情,简直没法形容。“正式练球开始了,我已吓得几乎快要瘫痪。”他就是这样走进一支着名球队的。原以为刚进球队只不过练练盘球、传球什么的,然后便肯定会当板凳队员。哪知第一次,教练就让他上场,还让他踢主力中锋。紧张的贝利半天没回过神来,双腿像长在别人身上似的,每次球滚到他身边,他都好像是看见别人的拳头向他击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几乎是被硬逼着上场的,而当他一旦迈开双腿便不顾一切地在场上奔跑起来时,便渐渐忘了是跟谁在踢球,甚至连自己的存在也忘了,只是习惯性地接球、盘球和传球。在快要结束训练时,他已经忘了桑托斯球队,而以为又是在故乡的球场上练球了……那些使他深感畏惧的足球明星们,其实并没有一个人轻视他,而且对他相当友善。如果贝利的自信心稍微强一些,也不至于受那么多的精神煎熬。问题是贝利从小就太自尊,自视太高,以致难以满足。他之所以会产生紧张和自卑,完全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心只顾虑别人将如何看待自己,而且还是以极苛刻的标准为衡量尺度。这又怎能不导致怯懦和自卑呢?极度的压抑会淹没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天赋。
通过忘掉自我,专注于足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正是贝利克服紧张情绪,战胜自卑心理的法宝。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强者,而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能成为强者,正因为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贝利战胜自卑心理的过程告诉我们:尽量不要理会那些使你认为你不能成功的疑虑,要勇往直前,就算失败也要去做做看,其结果往往并非真的会失败。久而久之,你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医治自卑的对症良药就是:不甘自卑,增强信心,发愤图强。
常言说得好:是种子,就会发芽,就会破土而生;是希望就会生根,只要相信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灰心,努力拼搏,一切就皆有可能;只要相信自己,就会披荆斩棘,踏平坎坷。
林德曼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肌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关注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冒险,已经有100多名勇士相继驾舟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推断:这些遇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崩溃、恐慌与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的反对,亲自进行了实验。
100多年前的一天,林德曼独自驾着一艘小船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实验,预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觉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成功!”最后的结果想必大家都猜到了--他胜利渡过了大西洋!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条件,自信可让人处变不惊,反败为胜,并且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就如同卡耐基所说:相信自己是有才华的人,才对人类最有益。坚信自己我能行,要大声向自卑说不!
弱者困于环境,强者利用环境
德国有句民谚:“弱者困于环境,强者利用环境。”再好的条件提供给了你,如果你没有做下去的信心,那也不会有任何收获;相反,即使再恶劣的困难摆在你的面前,如果有征服它的足够勇气,最终你也会取得成功。赢得胜利的东西不在别处,它就在你的心中。
当女工把沙子放进蚌的壳内时,蚌感觉非常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蚌开始尝试着去把沙子包起来。
然而,渐渐的,当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时,蚌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当做自己,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
蚌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化的层次中处于很低的地位,但是连这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办法去适应一个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异己,转变为可以接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蚌都不如呢?
尼布尔有一句有名的祈祷词:“上帝,请赐给我们胸襟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能,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一位住在佛罗里达州的快乐农人,他曾将一个十分不利的条件改变了过来。当他买下农地时,他心情十分低落。土地贫瘠,既不适合种植果树,甚至连养猪也不适宜。除了一些矮灌木与响尾蛇,什么都活不了。后来他忽然有了主意,他决定将负债转为资产,他要利用这些响尾蛇。于是不顾大家的惊异,他开始生产响尾蛇肉罐头。而且,他名气越来越大,每年有平均两万名游客到他的响尾蛇农庄来参观。他的生意好极了。毒液抽出后送往实验室制作血清,蛇皮以高价售给工厂生产女鞋与皮包,蛇肉装罐运往世界各地。向外邮寄的邮件上的邮戳都盖着“佛罗里达州响尾蛇村”,可见当地人很是以这位把毒柠檬做成甜柠檬汁的农人为荣。
已故的作家威廉·伯利梭曾写道: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以你的所得做投资,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真正重要的是如何从损失中获利。这才需要智慧,也才显示出人的上智下愚。
伯利梭写这段话时,他已在一次火车意外中丧失了一条腿。
过了这些年,当别人问及他是否仍觉得那次事件是个不幸的时候,伯利梭说:“不!我几乎庆幸它的发生。”他说,经过了那个震惊与愤恨的阶段,他开始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生活。他开始阅读并培养出对文学的嗜好。14年来,他说他起码读了1400本书,这些书拓展了他的领域,他的人生比以前所能想象的还要丰富。他也开始欣赏音乐,以前只会令他打盹的音乐现在却使他感动。然而,真正最重大的改变,还是他有了思考的时间。“我一生中第一次,”他说,“真正用心看世界,并体会其价值。我终于体会到以前努力追求的很多事其实都没有真正的价值。”
由于阅读,他开始对政治感兴趣,他研究公共问题,坐在轮椅上发表演说。他开始了解人们,而人们也开始认识他。他坐在轮椅上,还当上了佐治亚州州务卿。
因此说,可怕的不是不利的环境,而是你心中产生了悲观的“我不行”的思想。如果是那样的话,全能的上帝也不能为你做些什么。相反,在面对不利环境时,如果你有信心改变它,那么,任何不利因素都不会成为你通往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换种心态,也许就会“柳暗花明”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别人的几句闲言碎语,或为自己的不幸而忧心忡忡……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不愉快,难免会遭遇挫折或不幸,如果一味沉湎于痛苦,总是哭丧着脸度日子,生活无疑会凄凉、痛苦、无奈。可如果能学会换种心态,就可让自己本来灰暗的心境变得亮堂起来。
苏格拉底还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思想,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7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最令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畦的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苏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乐乐的。
那人好奇地问:“先生,住七层楼是不是也有许多好处呀?”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可真不少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道:“为什么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是啊,如果你的心是快乐的,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你也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存在。
有一次,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家里不幸失盗,被偷走了许多东西。一个朋友闻讯后,特意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回信时是这样说的:“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快乐。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了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这是多么乐观的一个人!如果此时一味地陷入愤怒、难过的情绪里,也只能是于事无补。换种心态,无疑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门幽默的生活艺术,通过自慰实现自娱,化愤怒为快乐,使失望变成希望。
有个年轻人被判终身监禁,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他回想曾经走过的20多年,他的家人、亲戚、同学、老师,有谁曾对自己说过一句赞许的、鼓励的、温暖的话。这时他想:只要能搜索到一句,我就不死,我就要为了这一句话而活下去。最后,他猛地想起了半句,那是中学里一个美术老师说的。当他将一幅恶作剧的作品交上去时,老师说:“你画了些什么?色彩倒还漂亮些。”
这半句赞美的话成了年轻人搜索过去世界的一个落点,有了这个落点,他活了下来,后来,成为一名作家。
一念之差就会是天壤之别,可以让一个人从死回到生,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在很多时候,生活中隐藏着很多的机会,如果你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能抓住它,借此成就一番事业。
牛顿,面对掉在头上的苹果,不是像常人那样立刻抱怨,而是换了一个角度设想:“苹果为什么会向下掉呢?”凭借于此,他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成就了一番事业。
当代青年楷模张海迪身患疾病,高位截瘫,却能够笑对人生的不幸,自强不息,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感人的文章,激励着众多的青年战胜困难,搏击人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在双眼失明后,没有丧失信心,毅然让人代他笔录下自己的战斗经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