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明察秋毫
13885800000034

第34章 不贪为宝的人

春秋时代,有个宋国人上山开凿石料,无意料,无意间发现一块精光灿烂、温润晶莹的东西,估量它是块难得的宝玉,心里非常高兴。

他带着它回去,请了个玉工来鉴别。那玉工接过一看,连声称赞说:“好宝贝!找不出一点毛病。不过听说你们这村里风气不好,你得小心一点,不要在别人面前露眼。”

那人平日很少交往,这次玉工突然在他家里出现,早已引起别人的猜疑。村里几个不务正业的人,时常进门来东张西望。那人明知道来者不怀好意,尽管早把宝玉藏好,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着实不安。

他担心迟早将会出事;但如拿宝玉去出售,自己又不知道时值价格,白白给商人占了便宜,盘算多天,他最后决定把宝玉送人,留个人情,这天早上,他避过旁人耳目,径奔都城而去。

他一路寻到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里,拜见子罕,献上宝玉。子罕好奇怪:“你我素不相识,为什么要送东西来呢?大概你有什么为难的事要我帮忙吧?我是从来不受任何礼物的!”

那人说:“不!我没什么事。这块玉我请玉工看过,说是宝物,才敢奉献给您,略表敬意。”子罕道:“我不能受。如果我受了你的,你我大家都有损失。”那人不懂话里的意思,呆呆地望着子罕。

只听到子罕又说:“我以不贪为宝(我把不贪作为宝贝),你以玉为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你自然失去了宝贝;可我受了你的玉,我就失去‘不贪’这件宝贝。这不是你我都有损失了吗?”

那人见子罕执意不受,没奈何只得实说道:“人小留着这东西,到处安身不得,早晚要被盗贼所害,所以要来献您。”子罕知道宋国治安情况不好,自己多少也有责任,心上感到惭愧,决心协助那人摆脱困境。

他让那人暂时留下,命玉工为他雕琢宝玉,然后替他上市场去卖掉。

最后,子罕打发侍从护送那人带着钱回家。那人一路上欢欢喜喜地叨念着:“难得这样‘不贪为宝’的人!这辈子,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