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吧,张小砚
1387600000004

第4章 风从哪里来(2)

每每一抬头,看到山顶的寨子还那么远。阿亮总是胡乱说:“砚台,你看我们已经爬了三分之一了,照这个速度我们很快就到山顶了。”一会儿又说:“你看越来越近了。”

一个小时后,他不太说话了,因为离寨子还很远。

当地人爬小路上去据说要两个多小时。我们预计三个小时无论如何必须上山,那时候应该是七点钟。这边八点钟天就完全黑了。

沈前同学估计心肺不好,脸色煞白,落在最后望都望不见。我虽然个子瘦小,还能坚持,几次爬到高处,还能上气不接下气地唱歌给下面的同伴打打气。

七点钟的时候,我们爬到了寨子上。要不是我们企图抄近路,又折回来,能节省20分钟,也就是说我们的爬行速度已经接近当地人。我们一算时间顿时又得意起来了。

但是,越往上走心越凉,这里真的没有人了。家家户户门都大开,无人居住的寨子,杂草疯狂生长。很多人家大件的家具运不走,扔在家里,已经开始破败了。路上遗留了一些背笼、竹器家什、摔破的碗碟,能感觉到直台人迁移时的慌乱与茫然……

人家门前的树上结满了苹果,去年孩子们时常带果子来送我们。失去孩子的果树,即使果实累累也显得凄凉。想起最后一堂课,羌族小女孩何美美写了一封《给苹果树的信》,她说:“苹果树,你要好好开花好好结果,我要好好学习好好生活……”。那封永远不会抵达的信,触动了每个志愿者的心。善意的传递,最后会由谁来回应呢?一定要有谁来回应吗?如果没有人回应,还会为自己的这种善意感到幸福吗?

空寂无人的寨子,在黄昏显得非常阴森。我爬到高处一户人家屋顶上,冲四面大喊:“喂!山上有人吗?”让阿亮他们也跟着喊,朝不同的方向大喊。

隔了一会儿,山顶隐隐传来声音:“你们找哪个?”

我们三个人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循声往上爬,一边爬一边哇哇喊着,好让人家定位我们。终于在荒草中,某个人家的屋顶上,我们接上头了。是在山上放羊的人,看到我们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也很高兴。他告诉我们山顶上还有两个人。他们三个人在这里放羊,村里人搬走后,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上山来。

跟随他去山顶放羊的地方。阿亮很得意,说:“我就说了,山上不可能没有人嘛。这里的资源养活一村人难,但是养活少部分人还是很宽裕的。而且这里这么多果树和花椒,全部扔了太可惜。肯定有人留下来的。”他说的也有理,不过少部分人也只是这三个无家无当的光棍在这里而已。

终于爬到了山顶,牧羊人刚做好土豆糌粑。盛情邀请我们共进晚餐。当下也不推迟,让沈前把我们背包里的吃食拿出来共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