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也看出了游击战的妙处,他在1937年冬的武汉军事会议上这样说:“应采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由军事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效”。
白崇禧的建议被蒋介石采纳,各战区陆续将部分部队化整为零,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
在抗战之初,当****处处被动挨打,而八路军的游击战却很快就收到了奇效。115师的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千余人;129师夜袭阳明堡,摧毁敌机24架;120师雁门关设伏,摧毁汽车500辆;刘伯承在七亘村三天内两次设伏,歼敌400人……尽管每次歼敌数量不多,但是累积起来,这一时期八路军歼敌将近一个联队,而此时的****却没有成建制地消灭过一个日军联队,八路军的战果不能说不辉煌。
****开始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但是****的游击战和八路军的游击战有很大不同。八路军的战术是依靠群众,藏兵于民,在白天,每一个八路军都是拿着锄头的农民;而到了夜晚,每一个农民都是拿起枪支的八路军。而****的游击战,则没有八路军这样的奇思妙想。八路军的游击战主要是小规模的设伏袭击,后来发展到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等,战果辉煌。这就是白崇禧所说的“积小胜为大胜”。
应该说,八路军的游击战比****的游击战更进一步,也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八路军的游击战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民间自卫武装,灵活机动,作风飘忽,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兵就是民,民就是兵,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些,都是****的游击队没有做到的。
八路军的游击战,更符合游击战的特点,而****的游击战,还是敌后阵地战。
1935年,一个名叫埃文森·卡尔逊的美国人来到中国观摩战法,他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派来的。
卡尔逊在台儿庄战役中看到了中国军队如何奋勇杀敌,深为感动。后来,他遇到了另外一个名叫斯诺的美国人,两人相谈甚欢。斯诺,就是写出了《西行漫记》,向西方介绍红军的那个美国记者。在斯诺的介绍下,卡尔逊来到了八路军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卡尔逊眼中的八路军是信心满怀的,他们尽管生活艰苦,但是没有抱怨,卡尔逊说,这些八路军能够熟练运用游击战的战术,他们的枪法很准,奔跑起来像一阵风,而且飞檐走壁。
外公说过,抗战的时候,八路军的脚后跟绑着两双火筷子,火筷子现在几乎消失了,就是用来夹煤块的筷子样的铁条,八路军脚后跟绑上火筷子后,退后几步,然后一跃而起,踩着土墙就攀上了墙头。北方的土墙高一丈左右,我每次看到土墙就想起了外公的话,现在即使给我十双火筷子,我也攀不上墙头。
卡尔逊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翻译是周立波,这是一个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一个作家,写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翻译有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精通俄语和英语。几乎所有老外来到解放区,都是周立波担任翻译,除了卡尔逊,他还担任史沫特莱和苏联塔斯社驻华军事记者瓦西里耶夫的翻译。这个周立波是一代文学大家,现在知道他名字的人已经很少。
周立波陪着卡尔逊在晋察冀根据地考察了50天,依靠步行和骑马行走了2500里,卡尔逊对八路军的游击战极为感兴趣,他对晋察冀根据地司令聂荣臻说:“我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无非是蹲在战壕里打枪打炮,你打过来,我打过去。我们这些士兵都像机器人一样,根本不动脑子,枯燥得很。你们这种搞法,实在有味道,很有战争艺术,一面打仗,一面考虑许多问题,不单着眼于军事,还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这是我从来没见过,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卡尔逊还说,他回到美国的时候,如果有战争,也要这样打游击。
周立波则把这次考察写成了一本书,叫做《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在1938年的汉口出版了,很快就成为畅销书。那时候汉口还没有沦陷。
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中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劫后的东冶头》,文章写道:“我们走进镇里,不见一个人影;原有好几百家烟火的市镇,凄凉像坟墓;许多房子虽然没有经过火烧和炮轰,但是门窗和一切木器,都被敌人用做柴薪烧掉了。睡觉的炕,都被捣毁,烧饭的锅炉上,撒上了许多大便。”“我们走到另外一间房子里去看,那里有一小仓小米,被敌人烧掉,细粒的小米,变成了整块的焦炭。”日本人不但烧光,而且还杀光,这篇文章继续写道:“多看他们一眼,他们杀,不懂他们的话,他们也杀。”东冶头并不是个例,还有比这个村庄更为凄惨的,“像崔家庄,简直烧成了一片焦土;被轮奸致死的女人,裸露的横尸在路上。有许多女人,裤子被扯得稀烂,可以想见当时挣扎的情形。在长岭,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也遭受了青年妇女同样的悲运。”
周立波的这本书籍也写到了八路军的战法:“我们的步兵在山路上移动很迅速,惯于奇袭、突击、夜战和埋伏。”“我们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掩蔽,可以迅速获得敌人行动的情报,又可以机密地封锁自己的军情。”“我们的将领和士兵,对于各处的地理和地形都十分熟悉。”
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手持梭镖的儿童,这不是艺术加工,而是实有其事。《晋察冀边区印象记》中有一篇文章《小哨兵》,这样写道:“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他们拿着刀矛,固执地检查路人,一定要看到你的路条毫无问题的时候,才放你走。”“北方的小溪流,冬天都给了冰。手持刀矛的小哨兵,没有行人的时候,他们在溪流里滑冰,有了行人来,他们马上走上来。”抗战时期,中国已经无兵可战,连正在贪玩年龄的儿童,也不得不卷入战争。
卡尔逊回国后也写了一本书,记录他在晋察冀根据地的观感,但是远远不如周立波写得好。
八路军的徒弟卡尔逊是美国二战历史中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卡尔逊决心成立一支游击队,美国海军陆战队任命他为第二近战营上校营长,运用在中国学到的游击战,无限度地接近敌人,然后突然袭击,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时,已经跑得无影无踪。卡尔逊依靠这种在中国学来的和美国截然不同的江湖绿林战法,取得了一连串让人吃惊的战果,所以这支部队被美国人称为“卡尔逊的近战兵”。
卡尔逊最著名的战例是奇袭马金岛,马金岛其实是一场佯攻,目的是让日军把瓜岛的日军调过来,以便取得瓜岛反攻战的胜利。卡尔逊带着他的营先乘坐潜艇,偷偷潜上马金岛,然后突然袭击,直取日军指挥部,炸毁军事设施,当瓜岛的大批日军赶来时,卡尔逊的营突然消失了,他们返回潜艇,沉在水下。在这次奇袭中,卡尔逊运用的都是八路军的战法。准确地说,这只是八路军游击战的皮毛,但是美国人就依靠这点皮毛打胜了。
奇袭马金岛后来被拍成一部叫做《工合》的电影,其实就是工农合作的意思,卡尔逊一知半解地把工农合作叫做“工合”,而美国人也以为“工合”的意思就是游击战。
如果美国人觉得奇袭马金岛值得拍成电影,那么中国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中,值得拍成电影的太多了,只是我们那时候的中国人连温饱都坚决不了,哪里有心思和设备拍电影。
卡尔逊以后还参加了塔拉瓦岛、塞班岛、硫磺岛的登陆战,“卡尔逊的近战兵”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后来,他被提升为准将。
八路军的战法这么好,自然是不缺徒弟的,美国人学,日本人也学,可是美国人学成功了,日本人却失败了。
日本人败在生搬硬套,败在他们的榆木疙瘩脑壳。
跟着八路军学游击战的是日军59师团,这个师团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八路军,师团部设在山东。1942年,日军将在中国的独立混成第10旅团和在日本国内的留守第1师团为基干组建第59师团。
59师团有一个独立讨伐大队,专门研究八路军的游击战,准备以游击对付游击。他们觉得研究成熟后,就出动便衣队去根据地寻找八路军,这群便衣队衣衫褴褛,冒充拾粪老汉,却每人顶着一顶崭新的瓜皮帽。八路军一看这副打扮,打!便衣队几乎被全歼。
那时候的日军便衣队经常冒充根据地的老百姓,有的还冒充八路军。我们在老电影《铁道游击队》、《地道战》中都能看到。
八路军的游击战,更是在接下来的百团大战中出色发挥。